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3667232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指导第十五讲:实词虚词,各有侧重 考 点:理解课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知识要点:、理解新课标规定的基本文言文篇目中重点实词。、根据语境理解课外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之”、“者”、“于”、“以”、等虚词的用法。 考试说明:、判断对文言实词或虚词理解的正确与否。、从所给选项中选出对文言实词或虚词理解的正确选项。、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古今义。、按要求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或虚词。 考点例析 一、阅读课外文言文草书大王,然后答题。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

2、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u):责骂。胡:为什么。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2) 使侄录之。 ( ) 3) 侄罔然而止。 ( ) 4) 执所书问曰: ( ) 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代词。 1) 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3、 这则故事该责备的是谁?为什么? 简析:本题要求在阅读课外文言文之后

3、,按要求答题。第题属课外文言实词的考查。第题是对课外文言文代词的考查。答案是:、)喜欢;)叫、让;)迷惑(迷惑的样子)(迷惑而无所得);)拿、持。、)“之”指“他”;)“其”指代“他”、“他的”;)“汝”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余”指代“我”。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性考查,这方面,前面第十讲已有不少分析,故略。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相关习题。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 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也。”晏子曰:“何 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 遂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

4、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日:“吾闻士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三年为2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容,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 (晏子春秋内篇第五) 【注】牟:地名,在山东。刍:柴草。越石:地名。骖: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暴:猛、急。诎:通“屈”,屈服。信:通“

5、伸”,伸展。鬻(y):卖。行:德行。辞:谢罪、道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越石父怒而请绝(绝交) B今兔子于患(祸害) C省行者不引其过(过去) D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晏子使人应之曰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B息于途侧者 不求闻达于诸侯 C吾以子为忘 以我酌油知之 D今又不辞而入 而吾以捕蛇独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l)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2)夫子礼之,敢不敬从? 4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简析:本题的阅读材料来自于课外,第 1 题要求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作正误判断。根据语境,选项中的“绝”应是辞去,离开的意思;选项中的“过”应是过失的意思,故第题的答案是:。第题要求对文言文虚词作比较,选取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项。其中选项中前一句中的“之”代指“越石父”,后一句的“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选项两句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选项中前一个“以”是以为的意思,后一句中的“以”是“凭”的意思;选项中前句中的“而”是顺接连词,后句中的“而”是转接连词。故本题的答案是:。 第、 题涉及到对文章内容、主题、形象的理解,而这些内容 在前面第十讲中已有详细分析,故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