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612067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多春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法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年三年级级下册下册语语文教材教法分析文教材教法分析奇台奇台县县第六小学第六小学 赵赵多春多春一、三年一、三年级级下册教材的学下册教材的学习习目目标标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 8 个专题的思想。2认识 200 个字,会写 300 个字。累计认识 2200 个字,会写 1600 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

2、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 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二、教材的

3、基本二、教材的基本结结构构本册共有课文 32 篇,其中精读课文 24 篇,略读课文 8 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 8 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2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

4、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三、三、专题专题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每个(每个单单元都元都详细说详细说一一课课,说说透怎么教)透怎么教)第一第一组专题组专题是是围绕观围绕观察家察家乡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共选编四篇课文,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下同)。选读课文中的山城的雾可与之同步阅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本组涉及到的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认识 16 个生字,会写 33 个字;掌握一批词语(见课本附录,下同)。正

5、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常规要求,下同),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常规要求,下同),如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学习观察、展开想象,如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体会“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好,感叹“冒”用得真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如要求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等等。教学时要注意:落实导语中的要求(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理解燕子古诗咏柳等课文的实质是礼赞春天、赞美辛勤的劳动、赞美创造;把握荷花形象生动、容易在脑中形成画面的特点;弄清选编珍珠泉的主要用意是引导学生注意身边的美景美物,为后面

6、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铺垫。“口语交际”提示了交际过程,强调了注意倾听的要求;“习作”暗含了写作方法的导引,如抓特点写、按一定顺序写,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日积月累”中的量词填空是夯实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的举措之一(其他组还有类似的安排);“宽带网”列举中外名家的精彩描写,并要求学生经常积累,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比如以比如以 荷花荷花 为为例例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围绕观围绕观察家察家乡乡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这个个专题应该专题应该怎么教。怎么教。3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

7、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 会认 3 个生字,会写出 1 个生字。能正确读“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翩翩起舞、蜻蜓”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字里行间领悟语感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教学难难点: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引课:1、谜语 2、欣赏荷花 边欣赏边想:你看到的是怎样的荷花

8、?学生汇报。过渡:是呀,多美的荷花,现在我们跟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爷爷从字里行间再去品味荷花的美。板书课题学文1 老师检测一下昨天回家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理解)2 看看那作者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看荷花的。自由读文学生汇报3 文中从哪看出他是仔仔细细地、认真地看荷花的?2、3 段(边汇报要读出来)(一、感受感受语语言,触言,触发语发语感。从感。从语语感培养的角度来感培养的角度来说说,通,通过读过读、看、听、看、听对课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粗浅的、朦文内容有一个粗浅的、朦胧胧的感知,要的感知,要让让学生学生对课对课文有一个文有一个语语言上的言上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还还靠学生个体不同形式地

9、靠学生个体不同形式地读读, ,让让学生直接触摸学生直接触摸语语言言过过程中来触程中来触发发学生学生对语对语文情感、内涵、文情感、内涵、质质地、形象、地、形象、结结构等一种感悟,一开始构等一种感悟,一开始让让学生学生读读、 、问问,我是()看荷花,学生,我是()看荷花,学生读读完后有完后有4一个整体把握、感一个整体把握、感觉觉。如:。如:认认真地看、仔真地看、仔细细地看、如痴如醉地看等,并能找到地看、如痴如醉地看等,并能找到相相应应的段落,的段落,对课对课文文语语言感言感觉觉已已经经被触被触发发起来。起来。 ) )4 过渡:刚才我们体会到了文中的作者是认真、仔细地、想象地、投入地看荷花那才叫美,

10、看荷花这样老师认为读荷花也应如此,咱们再仔细、有滋有味地看 2、3 段,一边读一遍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美?学生交流。5 重点点拨“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 “冒”字还可以说成什么?学生汇报(窜、长、伸挤、露.)怎样的长才叫“冒”?交流(快速地、迫不及待地、心花怒放地)师:是呀,这样的长才叫冒出来。冒出来的荷花此时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自由交流。同学们此时你们就是池中的荷花,在大圆盘中冒出来了,(动作)心情怎样?(高兴),其次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读中感受荷花的美,触发自身语感。师:多美的荷花,多美的心情再来品味字里行间的美,好吗?齐读2、3

11、 段。 (二、品味(二、品味语语言,言,领领悟悟语语感,老感,老师师从从语语言运用角度,精言运用角度,精选课选课文中文中语语感因素感因素强强的地方,比如的地方,比如说说有些有些词词非常的丰富,有些句式在表达上与平非常的丰富,有些句式在表达上与平时时不一不一样样、特殊,、特殊,有些表达技巧上有推敲的地方,老有些表达技巧上有推敲的地方,老师紧紧师紧紧扣住扣住语语感因素感因素强强的地方,来感受他的地方,来感受他的分寸感,情味感,使孩子的分寸感,情味感,使孩子语语感得到感得到发发展。如:白荷花在展。如:白荷花在这这些大些大圆盘圆盘之之间间冒出冒出来,来, “冒冒”字字传传神,神, “冒冒”还还可以可以

12、换换成什么字(成什么字(.) )细细品品“冒冒”跟跟长长、 、窜窜等不一等不一样样, , ()()地地长长才叫冒出来,体会荷花才叫冒出来,体会荷花长长出来的那种神韵,出来的那种神韵,.冒出来,仿佛想冒出来,仿佛想说说学学生想象丰富、真切、具有个性化。生想象丰富、真切、具有个性化。 ) )过渡:站在荷花池边,我深深地陶醉了,忽然觉得自己就是.56 自由读第四段7 你喜欢哪句,再好好的读一读。学生交流句子训练:还有哪个小动物来了,告诉我什么?此时的我已是人在画中游,在来美读第四段。8 读最后一段,完成板书总结欣赏完了荷花的美,你最想说什么?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三、(三、积积累累语语

13、言、言、积积淀淀语语感,只有把文感,只有把文中典范的、精美的中典范的、精美的语语言熟言熟读读、 、烂读烂读达到文章如出我之口,只有达到文章如出我之口,只有这样语这样语言得到言得到积积淀,淀,推推动语动语感,从而得到感,从而得到发发展。)展。)第二第二组专题组专题是是爱护爱护周周围环围环境。境。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单元主题内容比较宽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容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联系。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选读课文中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与之同

14、步阅读。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例:教学例:教学语语文园地二中的有关文园地二中的有关环环保口保口语语交交际际及及习习作作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

15、“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 “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 5 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6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教学重难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

16、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教学设计思路:口语交际:围绕本组的专题,安排了以“我们能做点什么”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有关这次训练,教材在本组的导语、综合性学习提示中已经作了相关的说明。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意在使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效迁移,结合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与同学就家乡的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和交流。习作:本次习作,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来写,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本次习作,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1 激发习作兴趣。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