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61189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塘五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莲塘五中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8 分)(一)按要求填空(一)按要求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1. 海内存知己, 。2. 抽刀断水水更流, 。3. ,松柏有本性。4. ,谈笑无还期。5. 念天地之悠悠, 。6. ,欲上青天览明月。7. ,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 五柳先生传8.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无数诗人写下了大量脍炙 人口的爱国诗歌。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二)(二)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 分)A. 绯红(fi)匿名(n)解剖(p)下咽(yn)B. 诘责(ji)绰号(cu)恐

2、吓(xi)杳无消息(yo)C. 嬉戏(x)文绉绉(zhu)黝黑(yu)深恶痛疾()D. 禁锢(g)颔首低眉(hn)搓捻(cu)锃亮(zng)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三)(三)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 ( ) (2 分) A. (我)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反语)B. 这对眼睛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可以在忧郁时黯然失色。 (比喻、排比)C.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睛。 (夸张)D. (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四)(四)名著阅读。名著阅读。 (2 分)法国作家 的名人

3、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 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五)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改写下面划线句子的(五)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改写下面划线句子的 内容。内容。 (2 分)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从现在起,既要注重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 力。改为强调要注重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二、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10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 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4、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2 分)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欲辨已忘言 C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 D其真无马邪 7 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2 分) A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没有妨碍。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那急流像箭一样快,那迅猛的波浪 比马还快。 C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嘤嘤地唱出 和谐动听的歌

5、。 D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边两岸的高山,都长满了寒带的 树。 8 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本文是一篇述说旅行所见的书信,作者用简洁传神的文笔, 描写了富春江两岸清明秀丽的景色,使人读后如身临其境,无限 向往。 B 作者写奇山异水的顺序是由近及远,先写近处的水,在写 远处的山,说明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游览顺序。 C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水,以“猛浪若奔”突出其汹涌 气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山,用“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表 现出了群峰耸峙、一比高下的雄奇景象。 D 全文最后四句,仍落在写景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9 本文与三峡中对夏季江水的描写“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

6、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相类似的一 句是 (2 分)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和情怀?(2 分)答: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题。三、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10 分)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7、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祼祼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

8、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1.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选下列哪项最合适(1 分) ( )A. 表转折B. 表解释说明C. 表话题突然转换12. 文中的带“ ”的“珠宝”指的是(1 分) ( )A. 甲壳中的珍珠B. 其他部件C. 眼睛13. 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_。 (1 分)14. 选出下列加点字在词语中的含义(2 分)(1)广袤无垠A. 古代以南北长度为袤。 ( )B.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袤。(2)微不足道A. 足够B. 值得 ( )15. 文中带横线的语句写出了托翁的什么特点,下列哪项理解最准确(2 分) ( )A. 他的匕首可以直接刺中要害。B. 他的文学创作很有

9、力度。C. 他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准确而深刻的。D. 他的文学创作比匕首还有力度。16. 结尾带“ ”线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 (12 分) 听泥土说话听泥土说话(1)儿子失败了,带着沮沮丧从那个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儿子。(2)这一夜,儿子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土。儿子望着泥土出神。后来,他仿佛感觉到泥土在跟他说话。是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输光了一切,家乡的泥土输不掉。就算不被任何城市收

10、留,这块泥土会接纳他。就算失败如影相随,只要是块泥土,播下种子总有发芽的机会。儿子看着泥土一夜没睡,对着月光想了一夜。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3)第二天,儿子走了,_。(4)带上那把泥土上路。儿子的心如泥土般踏实,性格如泥土般坚韧,待人如泥土般诚恳,为人如泥土般坦荡。 (5)十年的挣扎、打拼,儿子成功了。一身光亮从城里回来,得意洋洋。(6)母亲从菜园回来,显然较之十年前已苍老了许多。儿子接过母亲的锄头,怨责母亲, “您老这是何苦?这锄头您今后再也用不上了。 ”说完,就要把锄头扔了。母亲比比划划,感觉到比划不清时,又把锄头重新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送给儿子。(7)一如十年前

11、的那个夜晚,月光照亮了儿子屋里的小方桌和方桌上这块新的泥土。眼前的情景让儿子想了又想,又和泥土对了一夜的话。泥土永远处在低处,所以不会从高处落下来,跌得很痛。月光下,只有泥土黑漆漆一片,它不以光亮示人,它的光芒永在内心,才有质朴浑厚的力量。泥土不会因为身处山峰而自傲,也不会因为身处低谷而自卑。每一块泥土都很自然、平静、从容,所以才如此博大、深厚。(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

12、很稳。(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 ”儿子常对朋友们说, “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17.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1)沮丧( )(2)内敛( )18. 文中带波浪线的语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 分) ( )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对比19. 文章构思巧妙,两次写儿子在不同经历中倾听泥土说话,第一次在_后倾听,听到的是_。第二次是在_后倾听,听到的是_。 (2 分)20. 阅读全文,仿照第(8)段,将第(3)段的句子补充完整。(1 分) 第二天,儿子走了,_。21. 文中“泥土”仅指自然界的泥土吗?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哪项最恰当(2 分) ( )A. 仅仅指自然界的泥土。B. 指广大的农民。C. 仅仅指母亲。D. 不仅指指自然界的泥土,更是母亲的化身。她平凡朴实如泥土。她巧借泥土告诫儿子如何做人。22. 文末带横线的语言该怎样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3 分)四、写作四、写作(50 分) “假如我只剩三天光明” 要求:以“假如我只剩三天光明”为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写 一篇记叙文,把自己失明的原因、当时的心情、语言、动作 等生动地描绘出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 表达方式。600 字以上,书写工整,标点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