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361179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 少儿国学知识决赛题库 (说明: 除常识选择题和常识判断题外, 其它题型的内容均出自本届少儿国学文 化节指定的十二本少儿必读国学经典,除蒙学类弟子规、三字经、百 家姓、千字文及佛经类心经取自全文内容外,其它书目均为指定节选 内容。决赛时,80%试题均来自本题库,另外 20%试题的出题范围均来自上述书 目及所选内容。) 一、选择题 (一)句子出处选择题 (说明: 除常识选择题和常识判断题外, 其它题型的内容均出自本届少儿国学文 化节指定的十二本少儿必读国学经典,除蒙学类弟子规、三字经、百 家姓、千字文及佛经类心经取自全文内容外,其它书目均为指定节选 内容。决赛时,80%试题均

2、来自本题库,另外 20%试题的出题范围均来自上述书 目及所选内容。) 一、选择题 (一)句子出处选择题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此句出自:() A、三字经B、弟子规C、千字文D、孝经 2、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此句出自:() A、孝经B、三字经C、论语D、弟子规 3、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此句出自:() A、百家姓B、弟子规C、千字文D、诗经 4、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此句出自:() A、大学B、百家姓C、诗经D、千字文 5、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此句出自:() A、论语B、弟子规C、孝经D

3、、三字经 6、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此句出自:() A、三字经B、弟子规C、心经D、老子 7、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 A、大学B、心经C、孝经D、老子 8、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此句出自:() A、孝经B、心经C、千字文D、诗经 9、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句出自:() A、古文观止B、诗经C、大学D、千家诗 10、 “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此句出自:() A、诗经B、心经C、老子D、论语 11、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

4、、千字文D、孝经 12、 “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此句出自:() A、心经B、老子C、千字文D、诗经 13、“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此句出自:() A、老子B、百家姓C、千字文D、孝经 1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此句出自:() A、古文观止B、诗经C、大学D、老子 15、“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孝经 16、“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此句出自:() A、老子B、心经C、千字文D、诗经 17、“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

5、字文D、论语 1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 已。”此句出自:() A、孝经B、老子C、论语D、大学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此句出自:() A、论语B、大学C、老子D、孝经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出自:() A、大学B、老子C、论语D、诗经 2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句出自:() A、论语B、老子C、孝经D、心经 2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句出 自:() A、孝经B、论语C、老子D、大学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6、矣。”此句出自:() A、心经B、大学C、论语D、千家诗 24、“吹笙鼓簧 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此句出自:() A、诗经B、老子C、千字文D、千家诗 25、“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此句出自:() A、老子B、古文观止C、诗经D、千家诗 26、“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此句出自:() A、老子B、百家姓C、千字文D、诗经 27、“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心经 28、“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老子 29、“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 伤如之

7、何 寤寐无为 涕泗滂沱。”此句出 自:() A、心经B、孝经C、千字文D、诗经 30、“公孙乐正 轩辕令狐 钟离闾丘 长孙慕容”此句出自:() A、百家姓B、千字文C、诗经D、老子 31、“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此句出自:() A、孝经B、古文观止C、千字文D、诗经 32、“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此句出自:() A、百家姓B、千字文C、诗经D、论语 33、“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此句出自:() A、百家姓B、诗经C、千字文D、老子 3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句出自:() A、诗经B、心经C、千字文D、古文观止 35、“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8、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此句出自:() A、诗经B、心经C、百家姓D、千字文 36、“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此句出自:() A、心经B、诗经C、千字文D、百家姓 37、“鲜于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此句出自:() A、心经B、诗经C、千字文D、百家姓 38、“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古文观止 39、“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此句出自:() A、老子B、大学C、千字文D、诗经 40、“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此句出自:() A、千字文B、心经C、诗经D、百家姓 41、“海内

9、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此句出自:() A、心经B、古文观止C、诗经D、千家诗 42、“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此句出自:() A、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古文观止 43、“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此句出自:() A、百家姓B、千字文C、诗经D、孝经 44、“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此句出自:() A、百家姓B、诗经C、千字文D、古文观止 45、“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此句出自:() A、心经B、百家姓C、千字文D、诗经 46、“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此句出自:() A、三字经B、弟子规C、论语D、大学 47、“能亲仁

10、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此句出自:() A、三字经B、弟子规C、千字文D、千家诗 48、“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此句出自:() A、古文观止B、弟子规C、千字文D、三字经 49、“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此句出自:() A、三字经B、弟子规C、论语D、老子 50、“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此句出自:() A、心经B、老子C、千字文D、千家诗 (二)接句选择题 (二)接句选择题 1、 “自羲农,至黄帝”接句为:() A、号三皇,居上世;B、号二帝,相揖逊;C、称三王,下传子;D、称盛世, 下有禹; 2、 “敏而好学”接句为:() A、慎终追远 B、言而有信 C、行之不远 D、

11、不耻下问 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接句为:()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B、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C、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D、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接句为:() A、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B、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好之 者不如知之者 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接句为:() A、仁者爱人 B、知者动,仁者静。C、知者乐,仁者寿。D、知者静,仁者动。 6、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接句为:() A、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B、夫孝,始于事亲,中于 事君,终于立身。C、夫孝,德之本也

12、。教之所由生也。D、立身行道,扬名于 后世,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7、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接句为:() A、制节谨度,满而不溢。B、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C、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D、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8、 “待婢仆 身贵端”接句为:() A、虽贵端 慈而宽 B、势服人 心不然 C、理服人 方无言 D、见未真 勿轻言 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接句为:() A、己欲仁而达人 B、己欲立而达人 C、己欲达而立人 D、己欲达而达人 10、“见未真 勿轻言”接句为:() A、事非宜 勿轻诺 B、知未的 勿轻传 C、事非宜 勿轻传 D、苟

13、轻诺 进退错 11、 “我非生而知之者, ”接句为: () A、好古,敏以求之者也。B、学而知之者也 C、好学也 D、生而学之者也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接句为:() A、其不善者而改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 13、“闻过怒 闻誉乐”接句为:() A、损友来 益友却 B、闻誉恐 闻过欣 C、直谅士 渐相亲 D、益友来 损友却 14、 “三军可夺帅也”接句为:() A、匹夫不可夺志也 B、三军不可夺志也 C、匹夫不可夺帅也 D、匹夫可夺志也 15、“问渠那得清如许”接句为:() A、半亩方塘活水来 B、为有源头

14、活水来 C、半亩方塘一鉴开 D、天光云影共徘 徊 16、“首孝弟 次见闻”接句为:() A、知某数 识某文 B、一而十 十而百 C、谨而信 泛爱众 D、有余力 则学文 17、“将加人 先问己”接句为:() A、己不欲 即速已 B、恩欲报 怨欲忘 C、报怨短 报恩长 D、己不欲 怨欲忘 18、“三才者 天地人”接句为:() A、三纲者 君臣义 B、三光者 日月星 C、父子亲 夫妇顺 D、三学者 儒道佛 19、“事虽小 勿擅为”接句为:() A、苟擅为 子道亏 B、苟私藏 亲心伤 C、苟擅为 亲心伤 D、物虽小 勿私藏 20、“克己复礼为仁。”接句为:()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何事于仁,必 也圣乎! D、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1、“玉不琢 不成器”接句为:() A、为人子 方少时 B、人不学 不知义 C、亲师友 习礼仪 D、为人子 习礼仪 22、 “名不正,则言不顺; ”接句为:() A、言不顺,则事不成;B、言不顺,则礼不兴;C、事不成,则礼乐不兴;D、 事不成 则言不顺 23、“养不教 父之过”接句为:() A、子不学 非所宜 B、幼不学 老何为 C、教不严 师之过 D、教不严 师之惰 24、 “无欲速,无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