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3608226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文化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_冯爱东(诉智内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09C本期关注变这种批改的方法。把作文批改的机会让给学生,教给他们批改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批改作文。 平时我要加几天班改完的作文,现在交给学生只要三十分钟左右。孩子们改起作文来有板有眼,兴致盎然。眉批、总批细致周到,娓娓道来,有些学生写的评语都超过了作者的字数。而我只是通过对学生批改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适时地纠正学生批改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或者在学生批改热情稍减的时候火上浇油,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次作文本发下来成了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 争着看别人是如何给自己批改的,这自然又少不了人声鼎沸的争论与欢笑。通过几年的研究,这种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已日趋成熟,2005年我申报了市级课题

2、“初中学生作文批改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 2007年顺利结题。 对于学生批改作文,不少领导不同意, 认为学生的批改质量不会很高,而且作文都让学生改了,老师就无事可做了。 不少一线的老师也不放心,认为作文许多的优点或缺点学生发现不了。其实在作文批阅过程中,老师改得再详细,再认真,不少学生也就是看看而已。而如果老师指导学生改的话, 即使学生改正了一个错别字,那也是学生的收获啊!更何况学生改正的不仅仅是错别字呢,还有对篇章、对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在一次作文批改中学生不可能改得完全符合要求,但从学生一段段丰富细腻的评语中,我们可以欣慰的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一点一滴地提高。作文批改方法改革取得成效后,我

3、又开始尝试将练习与试卷的出题和评讲交给学生,把评讲变为讨论,在一次次的争辩中,学生的错误率在不断降低。 在新课改的推进中,我变得轻松了。现在, 每学年初我都会对我的学生说,我这个人很“懒”,不要指望我事事都为你们做好,学生们听了一脸的失望。后来,学生的成绩渐渐提高了,能力逐渐增强了,也就明白了我“懒”的用意了。 学期末总结时,我又对学生说,我很懒,语文老师中就数我悠闲了,学生们听了嘴角上翘,一脸的自豪与得意。 孩子们乖巧地说:“我们喜欢你这样的懒老师。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愿做一名快乐的“懒”老师。(陈军,泗阳县城厢初级中学,223708)杨孝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孔子文化的形成

4、和建立,在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想这一定和学校紧邻夫子庙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冯爱东:是的,我们选择孔子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首先,跟我们学校的地域文化有联系。 夫子庙小学有着百年的历史,建于1907年,当时学校就建在大成殿的后面, 大成殿的明德堂就是学生读书学习的礼堂。1958年, 学校从大成殿的后面搬到现在的地方。 1990年,学校又进行了重新翻建。 一百多年来,学校孔子文化与地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这也是我们选择孔子文化的天时、地利优势。其次,从我们学校的校名来看。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我们考证了全国各地,还专程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 也没有找到一所

5、以 “夫子”命名的学校,这也是我们选择孔子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从我们学校百年发展来看。 从建校到现在,夫子庙小学一直处于南京市领先地位。 有个老校友, 1935年在夫子庙上学,现已经九十几岁了,定居在美国。他给我们来信,回忆起老校歌,讲述了当时的故事,在信中非常自豪地说当时在整个南京市最有名气、最好的学校就是夫子庙小学。那时虽然没有校服,但他们背的书包、用的杯子都是夫子庙小学特有的。当时的老校歌就是学校传扬孔子文化的历史见证。由此来看,我们选择孔子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的选择。杨孝如:夫子庙小学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历史渊源也非常深厚,但我想,区域文化毕竟是学校发展的

6、外部环境, 夫子庙小学选择孔子文化作为自己的特色文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哲学考量?冯爱东: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校名,使我们具有了孔子文化的基因。 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将孔子文化和当今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这点,我们立足当下,尝试不断返回孔子,不断返回论语,要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文化灵性和历史厚重感。在这种精神的回归中,逐步明晰了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格健全的人, 是人格健全的中国人,是具有世界胸怀的人格健全的中国人。在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血脉,充溢着丰沛的古典人文精神。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人

7、,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人,更是一个有着实践精神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哲学。我们返回孔子, 就是为教育寻根。 我们寻教育之根,就是为了教育的枝繁叶茂。 孔子文化的熏陶,教育哲学的厘定,为夫小这艘航船确立了航向。我们重新寻我的新课改28201109C特色学校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找、梳理、发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不断给予孔子教育思想以科学、创新的解读,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到当下夫小师生意识和精神视野中。杨孝如: 孔子文化虽然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 可很多理念与当下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这应该是你们传承孔子文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冯爱东:是的,孔子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 以服务为宗旨的

8、教学观、以激励为原则的动力观及终身从教孜孜以求的教育情怀等,对我们当今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四个方面,把孔子文化的精髓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结合, 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我们学校传承孔子思想,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具体做法。杨孝如:“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它们的核心内涵和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冯爱东:孔子文化博大精深,在系统学习和整理中,我们认识到,学校文化不仅要具有特色性、内涵性,还要有系统性,更要着眼于整体建构。 于是,我们在传统中挖掘、在实践中提炼、在展望中设计时,找到了学校对教育理想和教育哲【

9、学校名片】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 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 学校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角度,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构建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显示出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 学校现已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名校,国家教育部领导赞赏学校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全国中小学中具有最显著的办学特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孔子文化?

10、受访:冯爱东( 南 京 市 夫 子 庙 小 学 校 长 )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29201109C特色学校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学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表述,找到了学校孔子文化的灵魂和精神,那就是“仁”和“学”。“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亲仁”、“尚礼”的归根点在一个“仁”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最高境界。 于是,我们选择了“仁”。 在学生层面,我们教育学生亲圣人,亲友人,亲长辈,教会他们从小学会爱天下所有人;在老师层面,我们引领教师爱教育、爱学生,将仁爱作为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学”,是孔子教育哲学的本源性基础。 孔子对“学”有过很多独到的论述

11、和实践,譬如大家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志学”和“善艺”的着重点在于“学”。 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做学问的。做人的核心是“仁”,做学问的核心是“学”。“仁”和“学”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四大块的核心,是我们学校的文化内核,是夫小人立身为学的最高境界。杨孝如:昨天有幸参加你们学校的学期总结会,都是老师一手策划的,准备工作你一点也没参与,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学校的老师常常对你说:冯校,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可见,在日常的管理中, 学校已进入一种自动化的状态。你是怎样让教职员工把学校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冯爱东:孔子一直本着主体性原则、以人为出发

12、点去探索和研究治学、治国之道。 我们学校本着“仁爱”的理念,追求一种仁爱的境界。 仁爱的管理,让夫子庙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达到一种自觉的行为状态。 讲个简单的事例,学校出勤管理根本不需要我校长刻意地去问, 因为老师上、下班从来不迟到或早退,即使偶尔一次,我都能理解,不是家里有事,就是在路上遇到堵车。 还有我们的总结会,不是校长从学校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站在上面读读、讲讲,因为这样的总结,老师们心里不一定认可,这样就难以转化为自觉行动。 我们的总结会是各部门与老师自觉行动,共同参与组织,一起分享工作的快乐,品味丰硕的成果,感受做学校的主人、做夫子庙小学教师的快乐。 其实,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还

13、是学校的教科研、德育,都能处处体现“仁爱”。 正因为在“仁爱” 思想的引领下, 学校教师才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行动,学校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我们学校老师、主任与校长在工作中是伙伴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 大家情感上处理得非常融洽,工作上互相信任。 学校每一项工作,他们都主动去做,而且会创新、发展地去做。 昨天的总结会,大家有很多的意外,很多的惊喜,很多的收获。 我跟老师们说,工作三十来年,我没有在学校流过眼泪,可是那天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因为感动有这么好的同事,这么好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这么开心。 学校的“仁爱”管理体现在很多细节上,这些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启发,一个鼓励,结果就是

14、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我校长去管,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杨孝如:我听出来了,其实这个“仁爱”管理的基础就是平等、民主,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老师才可能将学校看作是自己的家。 这就是学校管理中的“亲仁”,那么“尚礼”呢?冯爱东:孔子教育思想重视“礼”,形成了中华民族重道德讲礼仪的优良传统。 我们非常注重礼的教育,重视仪式的教化价值,利用好各种仪式来对师生进行心灵的教化,意在熏陶和涵养亲仁、乐学的精神。 我国古代就形成了一套习俗性的教育仪式,进入现代社会,其中相当一部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甚至被当作糟粕而加以剔除。 其实,从仪式到精神,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化人过程。 “开笔

15、礼”、“成童礼”、“状元礼”是我们学校的三大经典礼仪,也是我们学校文化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这三个“礼”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礼仪,增加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同时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达到精神自我教化的效果。 我们把三“礼”串了起来,并尝试赋予它现代的内涵。 经过近几年的探寻,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经典礼仪活动, 并逐渐形成我们学校的“尚礼”特色文化。杨孝如:我觉得“礼”这种仪式和你们“仁”这个核心的教育哲学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在里面。 你刚才说到你们每一个“礼”都有一系列的仪式,这种仪式对学生的情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过来又能够使学生形成某一种情感,某一种素质

16、,对“仁”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冯爱东:是的,对“尚礼”的理解,我们觉得不单单是仪式,而是通过一些文化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仁”的品质。 “仁”、“礼”是孔子思想的两大核心,孔子的思想首先强调“仁”,其次就是“礼”,有“仁”的人自然要有“礼”,“礼”是“仁”的外显。例如,在我们“开笔礼”中,有一个环节是用古代的仪式敬孔子。 一年级学生行这个礼,他一定感到很神圣,心灵受到震撼。 他外在的表现是毕恭毕敬的,内心一定会庄重严肃,这种庄重感他们会深深记住的。 “成童礼”中让学生拥抱大树,在拥抱大树的那一刻, 他们会想到为什么抱大树?30201109C特色学校大树是什么? 大树是有生命的东西,那就要珍爱生命。 “状元礼”上,当学生登上状元台的那一瞬间,外在的表现是自信地面对全校师生,对他来讲,意义在于今后要表现得更好,是一种启发,一种鼓励。 三个“礼”中,学生都会从礼的某一个形式上受到震撼, 会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起到通过外在仪式而达到精神自我教化的作用。当然,我们“尚礼”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类课程: 一类是传统礼仪课程,如刚才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