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6370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LCD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中国 LCDLCD 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液晶屏行业研究报告2010-11-25一、LCD 液晶屏行业概况(一)LCD 液晶屏的概念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屏也称液晶面板, 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 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是液晶显示器的最主要部件 。采用 LCD 技术制造的显示器相比于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具有体积更小、更轻薄、辐射低、功耗低等优点,但价格相比较高。(二)LCD 基本原理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

2、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图表 1 LCD 液晶屏结构图来源:资料整理LCD 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两块导电玻璃之间填充液晶材料,利用液晶材料在外界电场发生变化时其可以阻挡或改变通过光线的特性来实现显示。上下导电玻璃通电时会形成电场,当电压改变时,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列状况随之发生变化,分子在不同角度下表现出不同的遮光和透光性,形成错落有致的图象。当在两导电玻璃上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就可显示彩色图象。(三)LCD 液晶屏主要种类LCD 液晶屏的分类方法有多种。LCD 液晶屏通常按大小分为大尺寸、中小尺寸两类。显示区域对角线长度在 10.4 英寸以上的称为大尺寸,10.4 英寸以下的称为中小尺寸。不同尺寸

3、的液晶屏应用领域有所不同,大尺寸主要应用于电脑与电视显示器,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中小尺寸 LCD 液晶屏大多数是非标准化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常见用于手机、MP3、GPS 导航仪等产品,按控制方式不同,LCD 液晶屏分为被动矩阵式与主动矩阵式两种。被动矩阵式 LCD 在亮度及可视角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反应速度也较慢。由于画面质量方面的问题,使得这种显示设备不利于发展为桌面型显示器,但由于成本低廉的因素,市场上仍有部分的显示器采用被动矩阵式 LCD。被动矩阵式 LCD又可分为 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 LCD)、STN-LCD(Super TN-LCD,超

4、扭曲向列 LCD)和 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 LCD)。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动矩阵式 LCD,也称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薄膜晶体管 LCD)。TFT 液晶显示器是在画面中的每个像素内建晶体管,可使亮度更明亮、色彩更丰富及更宽广的可视面积。图表 2 LCD 分类来源:资料整理(四)LCD 液晶屏制造工艺1、TN/STN 液晶屏生产工艺流程图表 3 TN/STN 液晶屏生产工艺流程图来源:深圳宇顺电子招股书2、TFT-LCD 生产工艺流程TFT-LCD 通常采用两个加工过程并行进行加工成成品,如下图所

5、示。图表 4 TFT-LCD 生产工艺流程图来源:中华液晶网 通过前玻璃基板/彩色滤光基板工艺过程形成精确排列的彩色滤光层。 薄膜基板工艺形成薄膜晶体管液晶(TFT)阵列及显示器像素控制所用其它电子元件。每个像素一般对应三个薄膜晶体管液晶(TFT) ,每个像素控制一个共同构成一个像素的“色点”。薄膜形成工艺采用与半导体制造技术相类似的 CVD、Etch 及 PVD 等工艺技术。此类工艺步骤应反复数次,连续膜层方可形成一个功能元件。 两块基板合二为一,中间注入液晶材料。 最后组装背光及驱动电子元件,制造出 TFT-LCD 模块。(五)LCD 液晶屏核心技术LCD 液晶屏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

6、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要求高。1、 TN/STN-LCD 核心技术TN/STN-LCD 面板的核心技术包括清洗技术、电极图形技术、定向技术、成盒技术、灌液技术、COG 绑定技术、防腐蚀技术、静电防护技术等2、 TFT-LCD 核心技术(六)LCD 液晶屏应用领域图表 5 LCD 液晶屏应用领域大屏产品通讯终端数据产品家电产品仪器仪表其他液晶电视手机学习机冰箱工业设备车用仪表 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游戏机洗衣机工控产品POS 机 电脑监示器对讲机电子玩具微波炉水表税控机 监视器手持仪器电子词典电磁炉电表传真机 网络电话数码相机小家电气表复印机 视频电话数码摄像机万用表 数码相框血压计(七)LCD 液晶屏

7、发展历程液晶技术发现于 19 世纪末,但直至 20 世纪后半叶才开始商品化。1968 年,美国 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公司发布一款以液晶为材料的手表,从此液晶正式迈入商业化及实用化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将正在兴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液晶相结合,以“个人电子化”市场为导向,开发了一系列商品化产品,LCD 产业开始在日本兴盛。1973 年,精工爱普生发布一款以 TN-LCD 技术制造的电子表,同年,日本夏普也开发出以 TN-LCD 技术制成的 EL-805 电子计算机,成为世界上最早量产 LCD 电子计算机的厂商。20 世纪 70 年代的 LCD 是小尺寸(2

8、 英寸以下)时代,主要应用于各种仪表显示,产品仅能显示简单的符号与数字。80 年代后,LCD 的功能与尺寸随着需求而提升,从 TN-LCD 开始发展到 STN-LCD,进而到目前主流的彩色效果TFT-LCD,面板尺寸逐渐发展到 8 英寸为主,再到 10 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产品应用扩展到掌中宝、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其时被称为 LCD 的中小尺寸时代。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LCD 产业正式跨入大尺寸时代。至今为止,LCD 电视、电脑显示器、手机、投影仪等产品皆采用 LCD 显示元件。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韩国企业的加入和 2000 年后中国台湾企业的加入,全球 LCD 行

9、业至今形成了韩国、台湾、日本三强鼎立的格局,出现了日本索尼、韩国三星、LG 电子等世界液晶屏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的 LCD 产业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的产业结构。日本和韩国占据了 LCD上游材料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在大型 LCD 面板生产上占据绝对优势,台湾在中小面板上占有优势,同时努力向上游材料和大型面板生产上发展,而需要较多人工的面板后段工序渐渐转移到我国国内。二、全球 LCD 液晶屏产业发展状况(一)市场容量及增长趋势图表 6 2005-2011 年全球 LCD 液晶面板主要应用市场需求预测来源:Display Search(二)细分行业市场表现1、TN/STNLCD 液晶

10、屏市场目前 TN/STNLCD 液晶屏应用较多的是通讯终端、家电产品、仪器仪表及车载产品等。这类传统领域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稳定的需求,通讯终端及车载产品将受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讯终端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扩大对液晶屏的需求。另外,随着精密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的进步,精密仪器和智能化电子设备大量出现,TN/STNLCD 液晶屏也将在此类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增长点。2、中小尺寸 TFT-LCD 液晶屏市场中小尺寸 TFT-LCD 液晶屏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框、游戏机、学习机、GPS、车载显示器、PDA 等。全球中小尺寸 TFT-LCD

11、 液晶屏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其中以彩屏手机为主要带动力量,份额维持在 65%以上。另外在 MP4、PDA、车载显示等产品市场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图表 7 20022011 年全球中小尺寸 FTF-LCD 市场规模预估来源:FPDisplay,2007 年 10 月3、大尺寸 TFT-LCD 液晶屏市场大尺寸 TFT-LCD 液晶屏液晶电视出货量的增长将因地区而异。2010 年,成熟的北美和西欧市场将扩大仅 1%和 8.9%。相比之下,在政府家电以旧换新等刺激措施作用下,中国市场出货量将增长 34.1%。而在拉丁美洲市场,液晶电视正日益成为消费者可负担得起的产品,以巴西为首的拉丁美洲 2010

12、 年出货量预计增涨 55.1%。(三)技术发展最新进展目前,TFT 液晶显示技术已较成熟,视角、色饱和度、亮度三大难题均获得解决。采用多区域垂直排列模式和面内切换模式使液晶显示的水平视角都达到了 170 度。多区域垂直排列模式还使响应时间缩短到 20 毫秒。(四)全球 LCD 液晶屏制造地区分布全球 LCD 行业至今形成了韩国、台湾、日本三强鼎立的格局,出现了日本索尼、韩国三星、LG 电子等世界液晶屏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的 LCD 产业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的产业结构。日本和韩国占据了 LCD上游材料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在大型 LCD 面板生产上占据绝对优势,台湾在中小面板上占有

13、优势,同时努力向上游材料和大型面板生产上发展,而需要较多人工的面板后段工序逐渐转移到我国国内。图表 8 全球 LCD 产业结构资料来源:台湾资策会 MIC“经济部”ITIS 计划,2002 年 7 月(五)全球主要厂商及市场份额全球 LCD 液晶屏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其中,日本代表企业有夏普、精工、爱普生,韩国为三星、LG Philips,中国台湾代表企业为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中华映管、胜华科技等。中国大陆的 LCD 代表企业有信利国际、比亚迪、深天马、超声电子、深圳宇顺、上海广电集团、北京京东方、江苏昆山龙腾光电、莱宝高科、上海天马等。2004 年“全球五大”占据了 93

14、%的份额:日本(夏普)约占 27%,韩国两家约占 37%(LG21%、三星 16%),中国台湾两家约占 28%(奇美 17%、友达 11%)。由于夏普面板主要是自用,因此流通市场几乎被韩国、中国台湾四巨头瓜分。三、中国 LCD 液晶屏产业发展状况(一)国内 LCD 液晶屏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对 LCD 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20 世纪 80 年代,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完成了 TN-LCD 的开发工作,1990 年成功制造出 STN-LCD。1998 年,吉林彩晶建立国内第一条 TFT-LCD 生产线,并于 2000 年开始量产小尺寸 TFT-LCD。然而受技术发展限制,产能不大。2002 年始,我国 T

15、FT-LCD 迎来大发展。国内厂商积极引进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企业技术的同时,内陆广阔的市场容量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日韩台地区企业来华设置后段模组厂。目前,全球平板显示器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在 20 世纪 80年代,从 TN-LCD 生产线开始,我国就陆续引进 LCD 生产线。目前我国已有TN-LCD 生产线超过 100 条,STN-LCD 生产线 40 多条,TFTLCD 生产线近 10 条。在 TFT-LCD 方面,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自主创新,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产业技术,拥有 5 条 4.5 代生产线、2 条 5 代生产线以及在建的 3条 6 代线。目前,我国大陆

16、 TFT-LCD 面板占业界出货量的 2%。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和产能的有效释放,未来几年 TFT-LCD 面板的出货量将有望得到大幅提高。图表 9 中国 LCD 面板生产线投资情况来源:资料整理以上海、南京、无锡、芜湖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为龙头的珠三解地区和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主的环渤海区域,已经成为全球液晶后工序模块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配套产业聚集区,多以世界级的日、韩、台合资企业为主,形成了规模庞大而相对完整的平板显示中下游产业链。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制造大国。截至目前,我国的 LCD 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 25%,产品涵盖 TN、STN 和 TFT 三种类型,其中 TN/STN-LCD 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90%以上,TN/STN 面板生产技术成熟、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TFT-LCD 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二)国内涉足 LCD 液晶屏产业厂商国内主要的 LCD 液晶屏生产企业包括信利国际、深天马、比亚迪、超声电子及深圳 天宇。 图表 10 国内 LCD 液晶屏生产厂商序号企业名称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