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3553441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语言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幼儿语言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幼儿语言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幼儿语言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幼儿语言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语言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语言教育(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幼儿幼儿语语言教育言教育 论论 文文 集集 2 培养幼儿多元化的交往语言 李惠荣 目前,幼儿园交往语言的教育从内容、范围到做法都远不能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且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不善于根据不同情境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解决矛盾。教师在解决幼儿的矛盾时,往往用相互友好、团结、谦让等方法进行调解、说服或仲裁,而忽视了对幼儿语言的教育和培养。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重视过程。即重视过程中的感知认识、情绪体验和口语表达,逐步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适当选用教材的基础上,要注重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和方法来增强幼儿

2、语言交往的能力。比如: 1.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做做、玩玩、说说”的活动形式,使幼儿把动手、动脑、动口结合起来。 2.把讲故事与编故事开头、结尾结合起来,并用录音的方法组织幼儿讲述,以此吸引幼儿参与。 3.采用故事表演、情景表演、开儿歌朗诵会等形式,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幼儿对语言交往的信心。 4.通过情景设计让幼儿亲身体验语言交往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创设玩具数量少于幼儿数量的活动情景,使没有玩具玩的那部分幼儿主动用礼貌语言与别人交往,以此达到和别人一起玩的目的。利用幼儿的交往需要,也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使用语言的兴趣。如何3 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笔者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3、一、增强目标意识。 以“规程”的精神为依据,既考虑社会的要求,也要考虑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如在小班看图讲述“搭积木”活动中,我们同时让幼儿接触到两种情境(接纳与拒绝),同时学习两种类别的语言用于同伴间的交往之中,自行解决发生的问题。 二、源于幼儿生活。 设计的内容应以幼儿最易碰到的交往事件为主,虽然这些交往行为多数与品德行为有关,但这里进行的是交往语言的教育,因此,设计中应把语言的学习放在主要位置上。 三、再现特定的情境。 交往语言一般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因此,活动设计必须再现特定的情境。如为了学习商量用语可以进行“换一个频道可以吗”、“今天能带我去动物园吗”等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特定的

4、情景中进行语言交往,加强语言交往的针对性。 四、抓住重点。 针对幼儿在交往中最易产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设计。如以“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一活动为基点,让幼儿领会当同伴抢占玩具时,当同伴霸道时,当自己受到别人欺负时,遭受别人拒绝时以及互相廉让、与同伴共享一个玩具时,如何进行友好语言交往,如何解决自己的矛盾和问题。 五、体现多元化的目标要求。 4 在每一个具体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应力图使认识(知道各种具体交往词语的内容、类别、用途)、情感和态度(能主动、愉快地运用交往词语与别人进行交往,会辨认和识别不同的情绪)、能力和技能(能运用恰当的文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并能根据别人的态度,调节自己的言行,

5、作出恰当的应答)三个教育要求都能体现出来,并通过幼儿的认识、理解、操作、扮演等过程发挥一个活动的多种教育功能。 六、幼儿词汇要积极化。 幼儿积累的词汇中有两种,一种是消极词汇,一种是积极词汇。消极词汇是指幼儿能理解但不会运用的词汇;积极词汇是指幼儿能理解又会运用的词汇。在日常活动中,应多让幼儿欣赏一些幼儿文学作品,适当增加看电视、听广播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会无意间记忆一些词汇,经过多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进而在使用中使一些消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 七、增加幼儿语言交往的机会。 口语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听说对话练习的过程。语言交往的实践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多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使

6、幼儿可以在交往中自然地进行听说练习,并向同伴学习一些词语。这样就会减少幼儿死记硬背的精神负担,使幼儿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去,且在各项活动中得到语言锻炼,从而扩大幼儿语言学习的内容、范围和机会。 除此之外,在加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调动家教5 因素,提高家长语言教育的意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幼儿在学前期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实施交往语言教育活动时,以下三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一是情境表演。它能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交往中人与人的关系,帮助幼儿识别他人的情绪,理解不同角色的语言,并能帮助幼儿学习选择不同类别的交往语言去进行应对。二是看图讲述。它

7、可以启发幼儿对交往语言的模仿和迁移使用(这里所选的看图讲述的情境应有别于情境表演中选用的情境,但属同一类别交往语割。三是互换角色练习。它可帮助幼儿学习交往语言的运用,帮助幼儿走出自我中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总之,进行交往语言教育时,不能违背“规程”所要求的发展幼儿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这个直接目标,同时应该注重对幼儿品德行为的培养,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不同的教育领域中施教时主次要分清。 6 谈谈幼幼师师生在生在 活活动设计动设计 学学习习中的中的问题问题 李俊玲 (山西长治晋东南幼儿师范,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根据多年的经验,笔者就怎样为幼儿提供合适

8、的教学环境及教育情景,文章把这门课的学习和实践概括为思、写、做、说 4 个方面。 关键词:幼师生;学习;活动设计 幼儿师范开设的活动设计课程,就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创设教育情景,让幼儿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通过教材、教具、环境及教师语言等相互作用,从而明白道理,形成特定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幼儿师范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充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学会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能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教育情景,引领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它是幼儿师范学生走向教师岗位的必备素质和条件。根据多年的经验,笔者把这门课的学习和实践概括为思、写、做、说 4 个方面。 “思”就是展

9、开教学思路,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构思。 “写”是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写出整个活动的程序和计划。 “做”是在教学计划的统领下进行教具制作和环境创设“。说”是通过教师语言将教学中各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幼儿活动的课堂教学操作,是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活动需要的桥梁。1 思 思是对幼儿一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构思,它是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核心所在。谈到幼儿园的活动,学生头脑中首先出现这样的问7 题:活动时做什么?怎么做?这 2 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活动设计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活动内容,二是活动过程。针对这两个方面,笔者认为: (1)我们必须帮助幼师生充分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它是确定幼儿园活动内容的依据。如

10、:幼儿园小班绘画目标有 4 点: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握笔姿态和作画方法;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引导幼儿学习用点、线和简单形状表现日常生活熟悉物体的大概形象和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认知红、黄、蓝、绿、紫、黑、棕等 68 种颜色,鼓励他们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根据绘画的特点,笔者重点抓住目标;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绘画活动中,用笔在纸上画一点,你看上去还叫点吗?经过讨论,同学们的结论是:纸上画出的点代表某一事物的形象。同样的道理,在纸上画线或画简单的形状都可以代表某一具体事物,这就是目标的本质意义。接着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

11、让幼儿画一画毛线团,你能根据小班绘画的 4个目标写出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吗?同学们讨论后确立了如下目标:学习使用蜡笔,培养绘画兴趣;学习用曲线和圆表现毛线团的形象;认识几种颜色,并用其表现毛线的色彩。从学生制定的目标可以看出:要塑造某一事物的形象,首先要考虑其绘画技能,如用曲线和圆,同时还要考虑适当的工具材料和色彩,如:蜡笔画毛线的视觉效果更具真实性。通过这样的启发和思考,同学们对小班绘画的年龄目标和一次活动的目标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根据目标选择教学活动的内容,实现了由目标到内容的过渡。 8 (2)活动设计应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它是设计活动过程的前提。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己的活动,是促进

12、幼儿发展的活动。而幼儿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情景,幼儿不会自己给自己创设情景,创设符合幼儿需要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情景需要幼儿教师来完成,这是活动设计的重要方面。比如:前边我们提到的画毛线,怎样引起幼儿对毛线的兴趣和绘画欲望呢?就需要创设情景,我们给幼儿带来各种各样的毛线,有成团的,有单条的,孩子们一看,哇!这毛线真多真好!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就集中到毛线上,接着我们让幼儿说说这些毛线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你们想画一画这些毛线吗?然后发下蜡笔和纸让幼儿作画。从以上活动可以看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必要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运用语言引导观察;提供合适的工具材料让幼儿作画

13、。 2 写 写是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进行的书面表达。它使思考的结果更严密、更清楚,并通过对活动过程和教师语言的筛选,使整个活动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如前所述:活动名称画毛线,活动目标如前,活动准备有蜡笔、纸和各种各样的毛线,活动过程第一步出示毛线,引起兴趣,引导观察。第二步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在每一步的活动过程中,将教师的做法及目的,教师语言的讲解、提问、提示、小结及对幼儿的指导方法等写出来,就形成了完整的活动设计方案。 3 做 9 做就是进行教具制作和环境创设。幼儿活动的需要和兴趣主要依赖于情景,而创设情景,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都离不开教具和学具,教具和学具的大小、

14、多少、种类和使用方式,都与活动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教材,科学地把握活动内容,灵活地掌握活动目标,才能做出符合教育要求的教具和学具。比如:在计算中认识序数,我们按先后次序出示了 3 座房:一座是层次不太多的楼房,另一座是层次较多的楼房,还有一座是多间的平房。显然不同的教具其教学目的是不一样的:第一座楼房是为了引出序数“第几”,第二座楼房是为了用数数的方法确定序数的位置,第三座多间平房是为了说明序数是有方向的。所以,合适的教具是帮助幼儿理解知识内容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得力助手,幼儿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或对教具的摆弄操作理解活动内容是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4 说 说是指教师

15、语言的课堂运用。教师语言是教材、教具、环境和幼儿活动的桥梁。在课堂活动中激发兴趣、引导观察、启发思考、说明问题、强调重点、指导操作、总结评价以及环节的转换过渡都离不开教师语言。教师语言需要与动作结合、与表情结合、与教具结合、与情景结合,教师语言中内容的深浅与多少、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音的高低快慢以及语言运用的时机无一不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能力素质及个性的全面展示。教师语言的巧妙运用和表达,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体验。幼儿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理解语言的特点,运用幼儿喜爱的和容易被幼儿理解的表10 达方式来使用语言,不但要让幼儿听懂,还要给幼儿以亲切感。此外,幼儿

16、教师还要善于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以上几个方面是幼儿师范学生在活动设计学习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一辈子也探讨不完的课题,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探索,幼儿教师的素质将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活动也将为幼儿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11 为为幼儿幼儿创设创设情境交流情境交流语语言言 为给幼儿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我园尝试以“每月一话题”与幼儿聊天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群体语言交流的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根据幼儿特点,确定大话题 我们根据幼儿园小、中、大三个班次幼儿的不同特点,每月制定一个大话题,各班次话题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原则上是选择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选择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词汇并很容易进行迁移的话题,主要可归纳为: 1.有关幼儿园日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