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详细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3892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渔家傲详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范仲淹渔家傲详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仲淹渔家傲详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渔家傲详细解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编辑本段注释1.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2.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 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3.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 马啸的声音。 4.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5.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 峻岭。 6.长烟:荒漠上的烟。 7.燕然未勒:意思是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 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登燕然山, 刻石记功而返。勒:刻石记功。 8.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

2、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9.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10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译文边塞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 遍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饮 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 家乡无法预计。羌族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远征之人不能入睡,将军和士兵们的 头发花白,战士纷纷洒下眼泪。赏析: 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 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这是 二首评价上有争论的作品, 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揣度大意是说,作为主帅不 抒 发雄豪慷慨之情,却去写塞

3、外凄凉穷愁的景象与思归 之心,是不好的。瞿佑在归田诗 话中一方面用自己的 生活经历证明这首词确实状写了塞外景色,一方面又 说:“以总 帅出此语,宜乎士气不振而无成功。”这都是从 政治教育角度着眼的评价。另一些评家却 称道其,写得 “沉雄”,“有排荡之势”,“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夏承焘先生则盛赞这首 词“情感浑厚,气概阔大”。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 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 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 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

4、然未勒归无计” 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 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 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 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 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 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 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

5、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 10 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 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 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 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 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 10 个字扣 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 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崇高精神的生 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 倒是深得其旨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