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36392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11课教 学 设 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月月 日至日至 月月 日日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坚持六有六必坚持六有六必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1教 学 设 计主备人:主备人: 王凤芹王凤芹 课课 题:题:11、不同地区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不同生活第第 1 课时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气候特征,温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地形,地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从而激发学生对

2、祖国的热爱,增进民族团结。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气候特征,温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 进民族团结。 三、教学准备ppt四、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教学具体内容教学具体内容个人加工、备注个人加工、备注播放辣妹 子展示四 川地区风俗 课件。(一)兴趣导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1师:展示课件(小华来到祖国各地旅游,第一站,四 川。 ) 播放以歌曲辣妹子为背景音乐,画面展示为四川地区 风俗的课件。 2师:同学们,小华来到哪里旅游?听到了什么?看到

3、 了什们? (生答) 3师:是啊,这是四川的民歌,从这首歌的歌词和画面 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四川地区的人们很喜欢吃辣椒。 4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她们为什么喜欢吃辣椒呢?(生答) 5师:你们喜欢吃辣椒吗? 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6 (多媒体演示本地区的衣、食、住、行特色) 7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大家是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月月 日至日至 月月 日日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坚持六有六必坚持六有六必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2认识不同地 区的地形地 貌。否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生答

4、) 8师:大家说的都有没错,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 同,所以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差异也就特别的明显。 因此我们应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二)放眼全国,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 1课件展示: 第二站:小华来到江南水乡。 播放以歌曲太湖美为背景音乐,画面展示为江南水乡 的景色。 2师:小华来到 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答) 3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江南 水乡。请同学们讲讲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进一步了解自 己生活的这块土地。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江南水乡景色的多媒体课 件。 5课件展示:第三站:小华来到青藏高原布达拉宫。 播放以歌曲

5、青藏高原为背景音乐,画面展示为青藏高 原的景色。 6师:小华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么? (学生回答) 7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 境差别很大,人们的生活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 系。 8导致生活习惯不同原因是自然条件的不同。那么,导 致自然条件不同,又有哪些因素呢? (学生讨论) 9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词语? (多媒体出示“高原” , “平原” , “盆地” ) 10师:那么什么是“高原” , “平原”和“盆地”? 11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回放小华来到第三站:青藏高原。小华又来到第四站: 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五站四川盆地,主要展

6、示各地区的地 形地貌) 12师: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看看哪些同学课外知 识特别丰富。 课件出示: (1)我国的主要高原有: (2)我国的主要平原有: (3)我国的主要盆地有: 师:(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形图) 你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它们吗?(生答,师补充,纠正)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月月 日至日至 月月 日日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坚持六有六必坚持六有六必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3探究气候 的特征及 干湿地区 的分布师: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的地形,地貌吗? 课件出示: 我知道的还有: (三)聚焦地形,探究气候的特征及干湿地区

7、的分布 1课件展示:出示小华旅游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气候情况。2师:为什么同样是我们中国的土地,气候会有如此大 的不同呢?(生答) 3师:对!地形的不同会导致气候的不同,气候的不同 就产生不同的自然环境,最后便使得人们的生活习惯有了 很大的差异。 4师:我国有的地方长夏无冬,而有的地方冬季漫长, 有的地方则是四季分明。这是为什么呢? (生答) 5师:对!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温度带。我国分别有哪 些温度带呢?(生答) 6多媒体出示我国温度带划分图 师:我们家乡无锡处在什么温度带上? (生答) 7师: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 课件展示:冬季时吉林、上海、海南的景象 比一比,在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哪儿寒

8、冷,哪儿暖和? (生答) 师:东北北部地区夏季短暂,冬季漫长,呈寒温带景色; 华南沿海地区终年炎热多雨,一派热带风光;青藏高原是 特殊的高寒地区,全年气温较低。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即 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存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 象。 8出示课件: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地图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哪儿干 旱,哪儿湿润?(生答) 9同学们,我国东部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西部内 陆地区气候干旱,很多地方是沙漠戈壁。 10出示课件:(小资料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在 台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雨量达到 6558 毫米。年降雨量 最少的地方式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雨量仅为

9、5.9 毫米。由于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葡萄挂 在晾房内就可以自然风干,吐鲁番葡萄干成为闻名中外的 特产。 ) (四)感受祖国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月月 日至日至 月月 日日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坚持六有六必坚持六有六必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主备人:主备人: 王凤芹王凤芹 课课 题:题:11、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第第 2 课时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的民俗概念,知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

10、区的人民由于居住环境的 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文明小客人”的游戏,了解我国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理解和尊重不 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和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各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祖国 大家庭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图片和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各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祖国大家庭千姿百态 的民风民俗,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2通过“做文明小客人”的游戏,了解我国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 们的生活方式。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品 3少数民族的资料 四、教学活

11、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教学具体内容教学具体内容个人加工、备注个人加工、备注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月月 日至日至 月月 日日 总第总第 课时课时坚持六有六必坚持六有六必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众兴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 5欣赏民歌, 引出多种 民族。了解各民 族风俗情景再现, 如何做一 个文明客 人。(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位新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 的民族,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瞧,他们载歌载舞来了! 1播放民族歌曲欣赏: 青藏高原 (藏族) 月光下的思念 (傣族) 草原上升 起不落的太阳 (蒙

12、古族) 新疆好 (维吾尔族) 2同学们,想和这四位朋友交朋友吗?(想) 有缘千里来相会,你和他们是否有缘呢?聪明的你如果回 答出他们提出的问题就能和他们牵手,好客的少数民族朋 友还会邀请你们到他们家乡去做客哦! 有没有信心挑战自己? (二)智力闯关,了解民俗 第一关:他们来自哪一个民族?你怎么知道的? 交流:第一个藏族,了解藏袍(书 94 页)课件 第二个傣族,课件展示傣族服饰(傣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大方文雅,色彩艳丽。 ) 第三个蒙古族,了解蒙古族的服饰(欣赏蒙古族的服饰) 第四个维吾尔族,了解维吾尔族的服饰 你们真聪明,第一道题难不倒大家。接下来请大家按照你 喜欢的民族入座。 对藏

13、族感兴趣的坐第一组,对傣族感兴趣的坐第二大组, 对蒙古族感兴趣的坐第三大组,对维吾尔族感兴趣的坐在 第四大组,接下来的题目将利用你们大家的智慧共同来完 成,现在开始你们可以对你们感兴趣的民族作一些准备, 可以阅读手头的资料,也可以上网查找你感兴趣的民族的 知识和风俗。 第二关:你们知道他们所在地区一日三餐主要吃什么? (分小组解答) 交流:1.藏族:书 94 页 2.傣族 3.蒙古族 4.维 吾尔族 教师总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由于温度和水 源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就有差别,所以在我们国家 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你们知道原因吗? (读书 93 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千差万别。 第三关:如果你到那里去作客,怎样做才是文明小客人? 1.学生查找资料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辨析:他们是文明客人吗? (1)藏族:看图片作客西藏 (2)傣族:听故事周总理参加泼水节 讨论:周总理是怎样做客的?为什么这样做? (3)蒙古族:看小品:蒙古包做客 讨论:苏惠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苏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习第第 册册 第第 周周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