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3539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 负重,耗费 13 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课文共 4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司 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第二自然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每天认真 整理史料。第三自然段写横祸降临,司马迁忍辱写史。第四自然段写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 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品味语言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难

2、点; 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寻求突破口: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读。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是哪类 文体?(写事的)再读题目,明白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这个题目直接点出了文章发生 的事件。所以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学文章前可以先仔细品题目,会让你对文章的理 解有更多的认识。 2、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发愤) 3、怎么是这个“发愤”而不是这个“发奋”呢?想过没有?学贵有疑,才可进步。 生:“愤”表示心情愤怒。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 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

3、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 力。 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发愤写史记 ,一起穿越回 2000 年前,走进司马迁的成长历程 去感受。 二、感悟发愤写史记的原因 4、快速浏览课文,看你能归纳几点? 生:从小听英雄的故事长大使他很激动。 师:司马迁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应发生在 2000 多年以前,再来聆听一下?(出示补充:周文 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 ;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 ;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 ;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 了兵法 。还有诗经三百篇) 师:如果是你,经常听到这样的英雄故事会怎样?生:激动 师:从小听着英雄的故事

4、长大,心中早已种下了一个英雄梦,从小便爱上了这些历史。女 生读。 生:受父亲的影响 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吗?可以借助文中语言帮自己回答。 生:父亲就是掌管修史的官员, 师:受父亲影响,司马迁有哪些行为呢? 生:读“受父亲影响,资料 师:出示句子,把游历改为“游览”行吗? 生:游览是观光旅游,游历是寻访经历师:你想想 师:一字之差意思相差很多,我们也要学会推敲语言,游历这个词让我想起南宋大诗人陆 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示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二 十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游历各地。仅游历的时间,司马迁 就花了 2 年;仅仅整理资料的时间,

5、司马迁就花了 4 年。他早就在做准备了。这些经历为 司马迁日后撰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师:这些成长的经历、家庭的熏陶使司马迁很早就与历史结缘,再读第一段感受。你离司马迁很近了。还有哪些理由是支撑他写完史记的重要原因呢?生:牢记嘱托师:谁来读父亲的话,让我们来聆听老人家的遗愿。 (出示句子)师:父亲在临终时最想表达的是什么?谁再来读,生:读父亲的话。师:细细品味“千万不要忘记”这几个字,父亲还想说什么?猜猜看。师:这份遗愿既是嘱托、也是期盼、更是一份希望,希望儿子能完成史记,为后代还原真实的历史。师:把父亲的遗愿响当当地刻在我们脑海中,读。师:父亲的嘱托、对历史的热爱使司马迁已把编写史记作

6、为自己人生中的大事去做。如果没有那场飞来横祸,发奋写史记也可以完成遗愿。现在好好读一读第三段,体会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在你有感触的句子旁作批注。读懂的同学看一看方案 33 页巩固练习,看着就是否能独立完成?师:飞来横祸,到底是一场怎样的灾祸?谁搜集了资料生:说故事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率领着五千步兵同匈奴战斗,他深入敌 方几千里,被匈奴八万骑兵包围了。大战十多天后,另一位将军李广利的援军一直没来。 李陵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得知这个消息,大怒。一天,武帝召见司马 迁,问他对李陵这件事的看法。司马迁坦率地认为,根据李陵的为人和敌我双方实力对比 的分析,李陵是有功劳

7、的,他的投降一定是万不得已的,将来有机会,他仍会报效汉朝的。 武帝听了发起火来,因为在他看来,司马迁赞扬李陵,就是贬低另一位,同时出征的将军 李广利,而李广利是他很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因此,他盛怒之下,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 受了酷刑。师:你觉得司马迁辩护的有错吗?你很气愤、很替司马迁感到冤屈对吗?带着你的情感读师:你知道什么是酷刑吗?(出示酷刑资料)酷刑叫“宫刑” “腐刑” ,是宫中太监所受的 刑罚。在当时被视作奇耻大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 去到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上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 死,因为他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与那些半人半妖

8、的太监为伍了,你们能明白吗?师:所以司马迁用文中的词来说,用你的词来说师:冤屈、耻辱、尊严、嘲笑时时折磨着他,或许死在当时对司马迁来说师最好的解脱方式。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会想什么?支撑他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生:完成父亲的遗愿师:所以他告诉自己:出示读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生:“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师:在他看来,坚定的信念、人生的意义。让他忍辱负重,咬牙活着完成遗愿。所以她对 自己说: 师:我想也离不开他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更坚定了他的人生价值。 (出示:人 书) 师: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从此,他在狱中、在昏暗的油灯下接着读:(出示:想到这里,隶

9、字) 师:从此,他在狱中、在昏暗的油灯下,接着想从此,他在狱中、在昏暗的油灯下三、最后一段师:就这样,齐读最后一段 师:13 年日日夜夜、13 年的忍辱负重、13 年的发愤著作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 听听人们对史记的评价 鲁迅对他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部 52 万字的辉煌巨著上起黄帝,下迄汉武 帝,年限跨度达三千年之久,由于司马迁敢于写事实,同时又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理解笔下 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文笔优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从文 学价值来看都堪称典范。难怪鲁迅先生看了史记之后,也高度评价。说他是: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之价值,无论何人当不能否认。著名思想家梁启超 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1956 年,司马迁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司马迁还被选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 师:可以这样说,没有司马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巨著史记 ;没有司马迁我们就不能 很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没有司马迁我们就看不到这种发愤的精神。 ; 师:此刻明白“发愤是什么? 师:环境越是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可以说发愤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 的离骚 ;发愤是左丘明眼睛瞎后写成的国语 ;发愤是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后写出的 兵法 发愤就是对生活的历练、不怕挫折、 四、 送你两句话,一起共勉。 扼住命运的喉咙贝多芬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