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3633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九年级语文寒假自主学习作业(四)九下文言文阅读(二)九下文言文阅读(二)出师表出师表 一、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甲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乙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2、 ) A.先帝知臣谨慎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 D.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水落而石出者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翻译下面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二、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甲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3、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

4、己,保持谦卑。对:回答。1解释下列短语。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 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 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

5、乎也不够慎重。 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悉以咨之( ) 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 有什么意图? 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 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4作者“报先帝而忠

6、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 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乙乙】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行部:巡视州郡。 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5解释下

7、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素结恩德( ) 后行部至西河( ) 6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7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 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五、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无陇断焉。【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

8、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汝之不惠 惠: 帝感其诚 感: 越明年 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

9、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六、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北山愚公者河曲智叟亡以应。【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浣衣洗衣服 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意估计。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 (3)甚矣,汝之不惠( ) (4)

10、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七、 阅读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按要求作答。八月秋高风怒号,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填空: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并渲染了特定的_;二是烘托出诗人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的伟大胸襟蓄势。2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简要赏析。八、根据诗意默写。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放出了“ ”的呼喊。2、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 3、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苦愁闷的心境,含有“黑云压城城欲摧”意境的诗句是: (请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4、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贫困国家 100 亿人民币的债务。这种关注人间冷暖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 ”的济世情怀。(请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