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533593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影响因素分析小组成员:段 娟、毛红萍、费小利、王源媛、彭碧珍、易 杨专业班级:2012 级统计学 2 班指导老师:林旭东四川理工学院理学院二 O 一 四 年十二月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2引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强劲增长。 “在众多的统计指标中,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贴近民情,反应民生,不仅成为各地交通事故或工伤赔偿、低收入家庭保障补贴等法规或政策执行

2、的参照标准;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将其作为民生改善测评的重要指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预测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为更好地提高促进城市的发展做贡献。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3摘要摘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消费品市场容量、购买力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了解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小组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深入探讨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有效措施,以利于全国实现

3、经济长远发展。关键词: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4目 录一、文献综述.5二、问题的提出.5三、收集数据.63.1 数据综述.63.2 数据的收集.6四、建立模型.84.1 模型设定.84.2 模型估计.8五、多重共线性的检验.9六、模型的修正.106.1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106.2 自相关性的检验.116.3 异方差检验.126.4 模型的解释.12七、参考文献.13附录:.14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5一、文献综述(一)模型的经济理论阐述通过研究经济学家对影响因素的选取并且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决定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其总收入等的关系。这里的城镇人均

4、总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的劳动收入以及其他的非劳动收入,但其中不包括政府的补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通常由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部份组成。可支配收入是全面反映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多,为收入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居民手中可支配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收入增加,需求的增加又可促进经济的增长。(二)影响因素分析一般认为家庭人口总数、平均每户人口数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反比。家庭人口数越多,在同等收入

5、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少;而就业人口数、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人均总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成正比关系的。就业人口数、总收入越多,在同样的家庭人口数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越多。可以另作假说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越多,则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工作的人口数多则总收入越多,因此人均能分配到的收入就越多;而如果没有收入,认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是有的。二、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利用自身资源及对外的机会,逐渐摆脱贫困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健繁荣,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当下的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

6、的差距,这说明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让人民的幸福指数增加。通过对 1990-2012 年的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6我们试图找到有益于国家、人民的可能性方式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收集数据3.1 数据综述我们的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是时间序列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予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3.2 数据的收集下图为 1990 年-2013 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年份城镇居民人均 总收入城镇平均每户 就业人口城镇平均每户 家庭人口平均每一就业 者负担人数2013295

7、47.10152.91.9 201226,959.001.52.91.9 201123,979.201.52.91.9 201021,033.401.52.91.9 200918,858.101.52.91.9 200817,067.801.52.92 200714,908.601.52.91.9 200612,719.201.531.9 200511,320.801.532 200410,128.501.631.9 20039,061.201.631.9 20028,177.401.631.9 20016,907.101.73.11.9 20006,295.901.73.11.9 19995

8、,888.801.83.11.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7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亿元)GDP(亿元)出口总额(亿 元)进出口差额 (亿元)24,564.70210,307.00519,470.10129,359.2514,558.29 21,809.80183,918.60473,104.05123,240.6010,079.20 19,109.40156,998.40401,512.80107,022.8412,323.54 17,174.70132,678.40340,902.8182,029.6913,411.32 15,780.80114,830.10314,045.

9、43100,394.9420,868.41 13,785.8093,571.60265,810.3193,563.6020,263.50 11,759.5079,145.20216,314.4377,597.2014,220.30 10,493.0068,352.60184,937.3762,648.108,374.40 9,421.6059,501.00159,878.3449,103.302,667.50 8,472.2052,516.30135,822.7636,287.902,092.30 7,702.8048,135.90120,332.6926,947.902,517.60 6,8

10、59.6043,055.40109,655.1722,024.401,865.20 6,280.0039,105.7099,214.5520,634.401,995.60 5,854.0035,647.9089,677.0516,159.802,423.40 5,425.1033,378.1084,402.2815,223.603,597.50 5,160.3031,252.9078,973.0315,160.703,354.20 4,838.9028,360.2071,176.5912,576.401,019.00 4,283.0023,613.8060,793.7312,451.801,403.70 3,496.2018,622.9048,197.8610,421.80461.7 2,57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