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22850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国家利益被侵害,法律应有作为以欺诈手段骗取补偿款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利益,而且侵害了其他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法律在此过程中不作为,必将导致国家信用的降低,危害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据 8 月 31 日京华时报报道,近日,唐山一女商人因拆迁获得争议赔偿款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人 2007 年为骗取国家拆迁款,非法伪造资产评估报告和鉴定部门公章,涉嫌骗取国家赔偿款 1000 多万元,唐山检察机关曾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但令人费解的是,在犯罪事实清楚和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却以“犯罪情节轻微”为由做

2、出了不起诉的决定。据公文显示, “不予起诉的决定”是基于该市委“协调会”的“会议精神” 。而在同样的建设项目中,两名类似性质人员在另案中以 8 万元、88700 元的诈骗金额分别被判处七年和六年半徒刑。从法律层面讲,不论是 1000 多万元的涉案金额,还是涉嫌侵害国家利益的犯罪动机,不论是伪造公章的犯罪情节,还是事后认罪态度,都不能得出“犯罪情节轻微”不予起诉的结论。根据国家司法解释,对刑法第 266 条诈骗罪认定数额巨大的标注是“50 万元”以上,举轻以明重,1000 多万的涉案金额无论如何都够得上“数额特别巨大” 。同样一个检察院,同样涉嫌以诈骗手段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一个被重判,一个被认

3、为“情节轻微”同案不同判的差别竟然如此悬殊,实在说不过去。公平和公正是法治社会的核心理念,不能因为当事人不同就选择不同的司法态度,更不能因为所谓的“会议精神”来干扰法治精神。我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拆迁补偿问题已做出详尽规定,在拆迁过程中既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好国家利益,既要做到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 ,又要合法合规,保证补偿程序的公开透明。法律在拆迁过程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予被拆迁人得到合法补偿的权利,二是在国家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所作为。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大都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关注大都集中在被拆迁人权利维护方面,地方政府也多以稳定为由倾向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4、这是正确的,因为拆迁的目的就在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果保护不好被拆迁人的基本利益,那么拆迁就背离了初衷。不过,法律在拆迁补偿过程中对保护国家利益的应有作用,同样不能被忽视。实践中,公职考试知名品牌各地经常出现被拆迁人利用伪造、编造等手段制作非法评估证书,或与政府工作人员和评估人员勾结获取非法拆迁款等恶意侵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司法机关对待这些情况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有所作为。对那些妄图利用不法手段在拆迁补偿中肆意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司法机关应代表国家依法提起公诉,对确有犯罪行为的应依法定罪量刑,不能以任何理由姑息放纵。此外,一个项目拆迁补偿的数额是固定的,如果法律放纵了那些以非法手段巧取豪夺补偿款的行为,就是对其他被拆迁人的不公平。所以,以欺诈手段骗取补偿款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利益,而且侵害了其他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法律在此过程中不作为,必将导致国家信用的降低,危害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