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导学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352186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取氧气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取氧气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取氧气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制取氧气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制取氧气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取氧气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取氧气导学案制取氧气导学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3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 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2: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3:了 解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重点: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催 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考点:氧气的制取和催化剂易错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变化易漏点:制取氧气是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易混点: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哪种使用催化剂,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还 是加快反应速率。导学过程: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回顾

2、】1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2写出氧气与碳、硫、磷、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课前预习】【原则】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和特点:原料便宜、操 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1、氧气制取的方法:工业制法: 。属于变化; 实验室制法: 、 。属于变化。2、什么是催化剂? 。3、催化剂有哪些性质? 。【实验 2-5】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编 号现象原因(1)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讨论】过氧化氢加热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实验室为什么不用加热 的方式,而要用二氧化锰呢?(1)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加入后能制取 更多的氧气;二氧化锰在此有某种特殊作用,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加快;(3)二

3、氧化锰是反应物。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实验 2-6】在反应完的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讨论】看课本讨论总结催化剂的性质及作用。【实验 2-7】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试验编号现象原因 (1)(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补充实验】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跟踪练习】1、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前者生成氧气多是 因为加入了二氧化锰B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D二氧化锰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2、氯酸钾是_色固体,二氧化锰是_色固体,混合后经过 _可以得到_。在反应中二氧

4、化锰起的作用是_。【讨论】1、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为什么也可以 迅速地制出氧气?【知识总结】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跟踪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硫在氧气中燃烧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放出气体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2、判断正误(1)工业上主要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大量氧气,这个过程属 于分解反应。(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 应类型,因为反应物是两种(3)食盐水蒸发后得到食盐和水蒸气,所以食盐水蒸发是分解

5、反应制取氧气(2)知识点二:氧气制取的活的与探究【课前预习】一、制取氧气【讨论完成】1、 氧气的制取使用了哪些仪器?3、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试管口要塞棉花?试管口要向下倾斜?5、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6、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预热?7、收集氧气是为什么不一冒气泡就开始收集?8、反应完成后先撤灯还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来?为什么?【讨论】讨论总结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制取氧气说课稿制取氧气说课稿阿荣旗第四中学阿荣旗第四中学 李妙英李妙英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制取氧气。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和教学设计。一、一、 说教材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

6、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上承常用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取气体的综合实验能力,为今后系统学习气体制取奠定基础。2、 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本课题的结构分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二是组织好制备氧气的实验活动。教材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但过程和细节交代不多,同时对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和过程没有介绍,为了以后教学的方便,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掌握两套装置的使用原理。3、 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7、我认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包括方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方法等,难点是两套制取气体装置的使用原理。二、二、 说三维目标说三维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我认为本课题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认识分解反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认识催化剂。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的设计,提高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计装置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在实验中激发兴趣,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意识。三、三、 说教法、学法说教

8、法、学法1、教法本课题的教法以演示为主,结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渐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2、学法本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会从反应原理选择反应装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严密的实验步骤和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四、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1、教学策略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为主,让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系统化;第二课时以展示学生设计装置和动

9、手实验为主,分析两套装置的原理和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具体教学过程导课:从生活中熟悉的氧气用途导入新课,结合钢瓶里和集气瓶里氧气制取方法的不同,说明制取氧气分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新授课:从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到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说明两种制取方法不同。实验演示:以教材中没有介绍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例进行演示。通过边演示、边讲解、边提问、变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系统知识。引导: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比较,认识另外两种物质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分解反应。小结:先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课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再强调重点和难点。作业布置:为了突破本课题的难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的联系,把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布置给学生课后自己设计,并强调下节课重点展示设计方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比较,以发现两种制氧气方法所用药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3、板书设计利用板书简洁、明了、清晰的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程序。五、五、 说反思说反思本课题内容较多,尤其是细节较多,一节课完成太匆忙,因此我分两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结合学生情况,分两课时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理解装置的使用原理,并学会依据反应原理选择发生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