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月考答案案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48626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月考答案案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月考答案案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011、05、13)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得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题,1-20 小题各 1 分,2135 小题各 2 分,共计 50 分,答在答题卡上。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2 题。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 (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脉之称。自 1993 年我 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家,2000 年我国进口石油 7 000 万

2、吨,预计 2010 年进口将达 到 14 500 万吨。据此完成 3-4 题。 3我国从科威特进口的石油,用油轮运往上海市的线路是 ( ) A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长江口 C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D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4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储 备基地应建在 (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青藏地区 D内蒙古自治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2(单位:) ,读图回答 57 题。 5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气候因素 6

3、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 ( ) A1216之间 B816之间 C812之间 D412之间 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 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读图 3,回答 810 题。8图中 A、B 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 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 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9影响 A、B 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 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10流经 B 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 A

4、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读表 1,回答 1112 题。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 东北5.568.7616.97 46.4419.5514.44 33.7238.6425.16.1426.0231.9 8.147.0311.911表中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2、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 B C D下图 4 为“沿 106.5E 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分析完成 1316 题。 13、图中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4、

5、关于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15、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16、有关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2008 年 10 月 13 日贵广铁路(图 5 中虚线

6、)在广西桂林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 成后,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地 22 小时左右缩短至 4 小时左右。据此回答 17-18 题:17、修建贵广铁路的主要意义在于( )、加快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缓解南昆铁路的运输压力 、缩短西南与“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 、完善西部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A、 B、 C、 D、 18、贵广铁路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广东、贵州 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表现在( ) 促进贵州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拓展广州港的经济腹地 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流动、为“珠三角”地区提供 能源和原材料 A、 B、 C、 D、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

7、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 2 回答 1920 题。矿产省(区) 河北省5.912.711.73.3黑龙江省5.900.6531.6四川省2.88.15.10.14M3.70.74.30.0519、.表中、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 )A.石油、煤、盐、铁 B.盐、石油、铁、煤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石油、盐20、表中的 M 省(区)可能是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新疆甲乙丙丁四图 6 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 2123 题。21、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东南22、甲、乙、丙、

8、丁四地点中(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乙地转偏向力最小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23、.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锓蚀严重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 7,回答 2426 题:24、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25、

9、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毗邻大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 位于沿海,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东邻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A BC D26、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读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 8,回答 27-29 题。27.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 12 时 40 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A

10、. 110E,30N B. 130E,60N C. 110E,3634N D. 115E,3626N28.该河流流向可能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29.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B.M 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C. 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 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图 9 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 30-32 题。30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

11、,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3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 32A、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 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 A B C D下图是重庆、昆明、长沙和温州四地的年降水量曲线图 10。分析回答 3335 题。33 图中表示昆明的年降水量曲线是 ( )A. B. C. D.34、图中曲线所示降水量都最多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时期B.重庆地区雾日最多期C.长

12、江口附近海域盐度最高期D.塔里木河水位最高期35、曲线在甲时段出现第二个高峰,主要是因为 ( )A.锋面雨带的运动 B.夏秋季多台风雨C.日本暖流的增强 D.厄尔尼诺的影响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011、05、13)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得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20 各 1 分,2135 各 2 分,共 50 分,答在答题卡上。 ) 二、综合题:(共 5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6 (11 分)读我国某半岛沿海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1 分)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此地的丘陵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 ,平原地区如果不合理 灌溉将造成 。 (2 分) (3)将下列土地利用方式的数字代号正确填人表中相应的空栏内(每栏限填一个) 。贝类养殖 小麦种植 油棕种植 甘蔗种植 苹果种植 柑橘种植 水稻种植 油菜种植土地类型丘陵平原滩涂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