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46939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化学实验室中试剂事故案例全集需制一种溶剂煤油、二甲苯: 制作过程是:煤油经硫酸洗涤并与碱中和,再进行蒸馏,切取 200300的馏出物,在同二甲苯混合配成 5:3 的溶剂。但在蒸馏时化验员急于求成,擅自加快蒸馏速度,把的电炉上的石棉网取下,而且烧瓶内的液体体积也超过烧瓶的容积 2/3,当煤油沸腾后烧瓶忽然破碎,煤油在电炉上剧烈燃烧起来,顿时大火夹杂着浓烟笼罩整个化验室,化验员惊慌失措,大声喊叫。这时正在走廊干活的其他人人员见状,马上使用灭火器将大火扑灭。大火后,电炉导线绝缘皮以被烧焦,附近一塑料桶和烘箱都被烧焦变形,粗酚样品也被烧掉。 事故原因:主要是化验员为了加快蒸

2、馏速度,调大加热功率,撤掉石棉网,烧瓶内的液体太多,同时蒸馏瓶壁太薄,质量差。 1.踩到跌落地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2.个用有机质匙子将二乙酰过氧送去称量的过程中发生着火。 3.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用透气的 塞子塞着较好)。 4.用硅胶精制二待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5.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一加入二氧化锰即急剧的起反应而使烧瓶破裂。 6.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燃而烧伤。 7.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硼

3、氢化钾(干)+糖,在潮烧瓶中爆炸、起火。 1 硝酸引起拖布燃烧事故 某新建厂化验室刚竣工,由于室内地砖上存在建筑污垢,用普通方法难以清除干净,于是有人提议用浓硝酸,有些同志就用拖布蘸弄硝酸擦污垢,很快将污垢处理干净,但是室内弥漫大量刺激性气味使在场的人马上离开。大约一小时后,有人发现室内冒出浓烟,蘸有浓硝酸的拖布化为灰烬。幸亏室内没有家具和其他可燃物,否则将出现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因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会引起燃烧。 误服甲醇事故 某化验室在 2005 年 5 月收到一用矿泉水瓶装的甲醇样品,并且没

4、有做任何标记,只是口头传达,也没有立即送到分析室,而是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一会儿,另一名化验员进入办公室,误将样品当作水喝了一口并咽下,发现不对劲紧急送医院进行洗胃处理。 用塑料桶配重铬酸钾洗液并放置过夜,结果第二天早晨发现桶底掉了,洗液渗到了楼下。 事故例子 将经甲醇分解的金局钠丢入水中时,由于金属钠尚未分解完全而引起着火、燃烧(因为当用甲醇进行分解时,在金属钠的表面,生成粘稠的醇盐膜,使其难于分解)。 化验室里有一位化验员,在使用色谱仪时没有查检减压阀,将放硅胶的干燥管冲破,幸好没有伤着人.请使用压力容器的朋友注意! 事故例子 1.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其火。 2.

5、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做油品水分分析,电炉温度调得太高,结果 100 号汽油从冷凝管冲出来见火燃烧,幸好及时扑灭了火焰,圆底烧瓶没炸,要不然就出大事了。 在实验室做钠汞齐,由于装置堵了,我的同事在摇动装置时发生了爆炸、着火,面部、2个手、胳膊、前胸,都发生了烧伤、有机试剂的烫伤、化学试剂的中毒、汞中毒。送到医院,医院只会烧伤,不知道多种化学试剂的中毒的处理,烧伤的问题得到控制,化学试剂的中毒的危险更要命,满身亮晶晶的细小汞珠都不知道咋办?冲洗不下来,上硫磺敢吗?那个急啊 !医生说你们赶紧转院吧,从来没有遇到过。我们说你这是省级最大的医院了,让我们往哪里转院

6、? 我讲一个亲身经历: 把黑香(松香精制后的产物)熔解并升温到 240 度,加季戊四醇时里面的流体喷泄出来。正好对着我的好个口子没插了热电隅没有喷出来。后来查的因有三个:一,热电隅已坏,实际温度可能有 300 多度了,二,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生成水马上气化,产生压力,使液体喷出来。三,没有插温度计来看温度,从而达到一个错误的温度! 从头到末都是基本常识的错误 造成的人为责任事故,说明该操作人员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应该在开始工作前把可能发生的问题 物质物性,MSDS 搞明白 然后制做应急预案,注意重点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如果放大后还是这样不注意细节 那这企业离关门不远了 昨天刚看过这个帖子下

7、班回家 大学同学告诉我他在的发酵车间爆炸了 具体原因我也没问 他只说是操作失误 做我们这行的就是危险 其实很多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 只要大家多了解一些实验常识 基本可以避免的 钠丝干燥乙醚,置冰箱,停电,塞子冲出,水滴入,着火,烧了冰箱。 用无水酒精洗涤和布氏漏斗抽真空洗涤 Raney Ni, 如果活性太强很容易烧起来,倒无水乙醇要眼明手快 我同学所在的公司也因错误操作而燃烧 做化工的,应该心细如尘,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抽滤,由于物料较粘不好抽,将抽滤瓶抽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1、石油醚着火,学校实验室看到过多次,火势很快,火是爬着来的。回流时不小心,常会发生的。 2、烘箱爆炸,放入有乙醇的物品

8、干燥,没开排风。 做 UV 实验时不戴胶手套,结果手严重脱皮,从而引起皮肤过敏. 做紫外线固化实验时,忘记戴防护眼镜,事后眼睛肿痛.紧接着脸部皮肤出现灼痛. 亲身经历 1。见过二龙戏珠的火球没,一次试验用氢化钠,5 升的瓶子,内壁有几粒氢化钠用醇怎么都洗不下来,看着就几粒,就慢慢的用洗瓶往内慢滴加水,只一滴水下去,膨一个火球就升了起来. 2。公司一个产品急于发货,这个产品平时都是用乙醚洗涤后凉干,这次发货时间比较紧,就放到了烘箱里,几分钟后,一声巨响,可怜的烘箱和价值不菲的产品,索兴没有伤人. 蒸馏事故 上学是试验老师将较纯的混合溶剂加入蒸馏瓶后没加沸石,而且加热速度过快,结果溶剂暴沸。动用了

9、灭火器 实验室气温高于 35 度的时候, 减压蒸馏一化合物 “N-benzyl(methoxy)-N-(trimethylsilyl)methyl)methanamine”(请各位大人用 CHEMDRAW 画一画。),蒸馏过程中没问题,在我蒸馏出第 3 馏分(我的主要馏分已经收好)的时候,加热至 180 度也没多少馏分,于是准备放气准备结束实验。 先将尾接管关闭,再打开油泵,关油泵,在打开尾气管通气。(请不要告诉我必须把反应瓶降温,因为我这个化合物即使是以后爆炸的非目标产品在不纯净的时候是不活泼的。) 结果突然第三馏分的接受瓶爆炸! 原因推测,可能是第 3 馏分在纯净与放气太快,与空气剧烈摩擦

10、,分解导致爆炸。 所以以后一定要在连接油泵的情况下先放气。避免危险。 夏天,对甲氧基氯苄放了几天,爆炸了。还好是个塑料瓶,而且在通风橱里。 经查:受光、热影响,发生聚合。 应低温、避光保存。 过敏情况 有人对 7-ACA,7-ACT、青霉素生产环境等过敏。 轻者咳嗽、喷嚏,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连厂区都进不去。 放大效应 向四氢呋喃、水的罐内加固体粉末,静电引起闪爆。 火焰从人孔喷出,烧伤数人。 原因:四氢呋喃与空气混合爆炸。 日积月累 一个人被毒蛇咬伤,结果这人嘛事没有,毒蛇死了。 知道为什么吗? 这人在氰化钾工厂工作了几十年。 (其实这故事早听说过) 操作金属钠实验 切过金属钠的纸直接扔入废

11、纸偻,别人吐了一口痰导致起火!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药物合成多年,重点提出是经常接触液溴。 而且几个人在一个屋里试验,那通风根本就不咋地,再加上劳动保护不到位。 公司体检,医生告诉:眼睛有失明的可能。非常. 自我保护意识! 一个老外被请来修理设备,一闻到车间里的气味(无非丙酮等溶媒味),立刻跑了出去。 当即给总部打电话,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看人家的“教条” 一个老外被请来安装设备,由于没有合适电缆,就拿来些同颜色的电线来拼凑。 老外拒绝,非要那红绿蓝黑要分清楚的电缆不行。 在石化厂的一个罐里,一个员工为了清焦自己打开人孔进去,外面没有人看着,结果另一个工人来了就打开了阀门,第一个工人在里面

12、窒息而死. 抽滤装置或者加压装置一定要装上真空表或者压力表,控制在设备所能够承受的安全极限以内. 按照正常的操作规章,必须两个人在场保护的情况下才能进入清理.进入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将罐或者反应釜内的空气置换.所有进料阀门手工关闭.一人在外面保护,一人进入清理或者维修. 对于溶剂,必须控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对于有毒化学品(学化工的应该知道轻重)必须控制其吸入含量.控制人为的窒息和可能的爆炸.对于长期接触人员,必须定期到专业的化学职业病预防中心做相应的项目检测. 为了你,也是为了家庭,公司也有好处. 一般的化工厂,如果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第一-安全生产,第二-保护环境.否则你公司的成本会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