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346315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国育蚕术西传拜占庭问题再研究1 张绪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育蚕术的国家。中国育蚕术的向外传播,对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 产生过重要影响,做出过积极贡献。然而,由于域外的接受民族大多缺乏记载或记载不充 分,中国育蚕术向外传播的过程,如同中国古代的其他许多发明的向外传播过程一样,多 半晦暗不明,难为人清楚了解。拜占庭帝国在很长时期内对中国丝绸有着强烈需求,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历史编纂传统,但对中国育蚕术传入的记载,仍然 是文字简单,语焉不详,以致后人误解丛生,谬种流传。本文试图结合前贤的研究成果, 就这个问题展开重新讨论。不妥之处,深望通识者指正。 一、一、 中国育蚕术传

2、入拜占庭帝国的经过中国育蚕术传入拜占庭帝国的经过 中国育蚕术传入拜占庭帝国这一事件,见于拜占庭文献凡三处,其中以历史家普罗可比 (公元 500-565 年)的记载最为详细。普罗可比出生于恺撒里亚(今巴勒斯坦) ,与拜占庭 帝国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527-565)是同代人,527 年到达君士坦丁堡,此后作为著名将 领贝利撒留的记室,参加了拜占庭帝国对非洲、意大利和波斯的战争,谙熟于拜占庭帝国 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他在哥特战争中提到 552 年前后育蚕术传入拜占庭帝国的经过。 这段记载被翻译成许多文字,意义往往有所变化,现根据希腊原文译出: 大约在同一个时候,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修士到达这里

3、,获悉查士丁尼皇 帝心中很渴望使罗马人此后不再从波斯人手中购买丝绸,便前来拜见皇帝,许诺说他们 可以设法弄到丝绸, 使罗马人不再受制于波斯人或其它民族, 被迫从他们那里购买丝货; 他们自称曾长期居住在一个有很多印度人、名叫赛林达(, Serinda)的地区。在 此期间他们完全弄懂了用何种方法可使罗马国土上生产出丝绸。查士丁尼皇帝细加追 寻, 问他们如何保证办成此事。修士们告诉皇帝,产丝者是一种虫子, 天性教它们工作, 不断地促使它们产丝。从那个国家(赛林达)将活虫带来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很容易很 迅捷地设法孵化出活虫,因为一个丝蚕一次可产下无数蚕卵;蚕卵产出后很长时期,以 厩粪覆盖,使之孵化厩粪

4、产生足够热量,促成孵化。修士们做如是解释后,皇帝向 他们承诺,如果他们以行动证明其言不妄,必将酬以重赏。于是,教士们返回印度,将 蚕卵带回了拜占庭。 他们以上述方法培植蚕卵, 成功地孵化出蚕虫, 并以桑叶加以饲养。 从此以后,养蚕制丝业在罗马领土上建立起来。2 在普罗可比之后,还有两位作者记载此事。一位名叫佐纳拉(Zonaras) ,但他的载极为 简单,只提到此前罗马人不知蚕丝如何生产,甚至不知丝乃蚕所吐。3对于后世研究这一事件,他的记载作用不大。另一位作家是生活在 6 世纪末的拜占庭的赛奥凡尼斯(Theophanes of Byzantios) ,他对同一事件的记载虽不及普罗可比详尽,但与后

5、者的记载相互对照,有其 独特价值。现在我们将他的记载从希腊原文中译出: 查士丁尼执政时,某一位波斯人在拜占庭展示了丝蚕孵化之法。此前罗马人对这件 事一无所知。这位波斯人离开赛里斯国(, Seres)时,以手杖盛蚕卵,将它们带 走,安全地携至拜占庭。阳春告始,他将蚕卵置于桑叶上。蚕以桑叶为食。蚕虫食桑叶1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2 , , , 1996, VIII, xvii, 1-7。 3 Annals, xiv, vol. ii, Paris 1687,p. 69. 2 后长成带翅的昆虫并完成其它任务。后来查士丁皇帝(即查士丁二世,565-578笔 者

6、)让突厥人观看育蚕吐丝之法,突厥人大为吃惊,因为当时突厥人控制着赛里斯人的 市场和港口,这些市场和港口从前曾为波斯人所控制。嚈哒(Ephthanlites)王爱甫萨 拉奴斯(Ephthalanus,嚈哒族名实由该王名字转来)征服卑路斯和波斯人。波斯人丢 城失地,嚈哒人攘而夺之。但稍后突厥人又征服嚈哒人,夺取这些地方。4 对比较为详细的两处记载,可以发现两点明显的差异:第一,以普罗可比的记载,带出 蚕种的地点是赛林达(, Serinda) ,以赛奥凡尼斯的记载,则是赛里斯国(, Seres) ;第二,在前者的记载中,将蚕种传入拜占庭者是“几位来自印度人(居住区)的 修士” ,在后者的记载中,则是

7、来自赛里斯国的一位波斯人。可见,解决这一历史事件的关 键,一是考证出蚕种传出地;二是解决事件中主要人物蚕种携出者的身份。这两个问 题的解决,有助于另一个问题,即蚕种携出是否为偷运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三个方面问题 的解决,大致可以澄清整个事件的轮廓。 自 18 世纪以来,学者们做出了巨大努力以期复原这个重要事件的过程。然而,时至今 日,仍未有十分令人信服的结论。由于这一时期传统上穿越伊朗高原的丝绸之路和穿越印 度洋的海上之路都进入繁荣时期,从这两个方向都有接近桑蚕出产地的可能,所以学者们 的考订分歧较大。 有的学者认为从陆地上接近桑蚕出产地, 地点应在中亚, 但在具体地点上也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

8、认为是和阗,5主要依据一是这一地区养蚕业的较早发达;二是赛林达(Serinda)这个名称所包含的地理学意义,如英国东方学家裕尔指出: “这个词的确很可能是一个类似 印度支那(Indo-China)一样的复合词语,表示介于赛里斯和印度之间的中间区域,如果是 这样的话,则可能是和阗。 ”季羡林先生也认为: “所谓赛林达就是指的新疆一带,再缩小 一下范围,可能就是和阗,因为和阗是最先从中国内地输入蚕种的。在古代,和阗一带的 确住过印度人,那么印度人从这里把蚕种输入罗马也就不足怪了。 ”6 另一种意见认为是粟特地区,7 主要考虑粟特地区和粟特人在中西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如有的学者说: “鉴于白匈奴人控制

9、的地区为波斯人和突厥人所瓜分,前者得到了巴克特里 亚,后者得到了粟特地区,合乎逻辑的结论是,赛奥凡尼斯的赛里斯国(普罗可比的赛林 达)应是粟特地区。此外,根据拜占庭史家弥南德的记载,突厥统治时期,主要是粟特人 居间将丝绸卖给拜占庭。 ”8这一时期中亚和拜占庭的交流确实比较频繁。 提出海路说的学者中,最早者之一是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 1734-1794) 。吉本在他的名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对这个事件有一段活龙活现的描述: 福音已经传播到印度人中,一位主教已经在管理着出产辣椒的马拉巴海岸的圣多默 的基督教徒;锡兰建立了一座教堂,传教士们沿着商路到达了亚洲的最远处。两

10、个波斯 教士久居中国大概在都城南京,这里的君主沉湎于外国迷信,曾经接待过锡兰的使4 Mller, Fragmenta Histor. Graec., iv, Paris 1868, p. 270. 5 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英国汉学家裕尔和探险家斯坦因等。见 F. Richthofen, China, vol. I, pp. 529, 550; H.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vol. I, London 1915, p. 25。 A. Stein, Serindia. Detailed Reported of Explorat

11、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vol. I-III, Oxford 1921 以 Serindia 为标题以指示和阗, 显然取自普罗可比记载中的 Serinda;Xavier Trembly, Pour une histoire de la Serinde: la manichisme parmi les peuples et religions dAsie Centrale daprs les sources primaires, Wien 2001 主要研究吐鲁番摩尼教文书,但仍使用转自普罗可比 Serinda 的 Serinde。

12、朱杰勤: 华丝传入欧洲考略 , 中外关系史论文集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179 页。 6 季羡林: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历史研究 ,1955 年第 4 期;又见季羡林文集第四卷,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第 101 页。 7 R. Browning, Justinian and Theodora, London 1971, p. 242;J.J. Norwich, Byzantium: the Early Centuries, New York 1992, p. 266 8 . , Fu-lin () ,, , , 1995, (科尔多西斯: 中世纪拂菻(拜占庭)

13、和中国的外交 , 多多尼第 23 卷, 艾奥尼纳 1995 年)第 139-140 页。 3 节。这两位教士从事宗教活动之外,还机敏地观看着中国人的服装、丝织业和无数的蚕 子,养蚕业在树上或室内进行,曾被视为皇后们的功业。他们很快发现,不可能将生命 短促的蚕虫带走,但是蚕卵中孕育的无数蚕子可以保存起来,并且在一种遥远地区的气 候中繁殖。波斯教士们对宗教或利益的追求超越了对其祖国的热爱:他们长途跋涉,到 达了君士坦丁堡,将他们的规划告诉了查士丁尼,查士丁尼予以慷慨的鼓励,并且许以 重诺。教士们再次返回中国,将蚕卵藏在一根空杖中,骗过了一个富有嫉妒心的民 族,携带着东方的战利品洋洋得意地回来了。在

14、他们的指导下,蚕卵于适当的季节中以 人工安排的粪料热量加以孵化,孵出的蚕子用桑叶加以喂养,在外国气候中生长起来并 吐丝生产。大量蚕蛾被保护起来以便繁殖蚕子,桑树被种植出来以便为正在成长的蚕虫 提供食物。 经过实验和思考, 改正了新的养蚕业的错误。 查士丁尼之后即位的皇帝时期, 出使拜占庭的粟特使节承认育蚕制丝业方面罗马人并不逊色于中国人。9 吉本立论的前提,主要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海路交流的繁荣,尤其是印度和锡兰(斯里兰 卡)与中国南朝之间交流的发达。但是,吉本对拜占庭文献的解读显然有误。首先,他认 为是基督教徒是自锡兰前往南朝首都南京,从那里带走了蚕种。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中 国南方正处于南北朝

15、末期南朝统治之下,南方诸王朝虽与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有着较 频繁的交往,但没有证据说明此时的基督教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中国南方乃至南京。吉 本的这种观点显然不能成立。其次,吉本断定蚕种携带者是“波斯教士们” ,并称他们此举 动是因为“对宗教或利益的追求超越了对其祖国的热爱” ,也是猜测之词。第三,吉本将中 国人称为“富有嫉妒心的民族” ,将当事人置蚕卵于空杖内的做法解读为偷运行为,也是想 当然的臆测之辞,是大有问题的。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赛林达(Serinda)指的是交趾支那(Cochin-china) 。10有学者则更一 步,考订为柬埔寨。如赫德逊认为: “如果赛林达就是柬埔寨即占婆,那么把那里的居民说 成是印度人就是正确的,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曾变成印度移民的殖民地,而他们也可以被说 成是赛里丝人(Seres) ,因为他们产丝。 ”其立论基点如同吉本一样,乃是 6 世纪初印度西 南沿海和锡兰岛基督徒的存在。他还针对蚕种由中亚西传的可能性表示疑义,指出: “确有 人提出,赛林达可能是和阗或喀什噶尔的某一部分,随便哪里都有养蚕术从中国传入,确 切时间不可知。 但是, 这个观点不如另一个观点那样与习惯上的名称相符; 6 世纪佛教大盛, 这个时期和阗和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地方,在文化上确实主要属于印度型,但无法证明在当 时的语言中被认为是印度的一部分,而向东到达安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