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435106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各地历史卷2008高考山东文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8 年高考各地历史卷年高考各地历史卷 20082008 高考山东文综高考山东文综2008 年全国普通高考山东卷(文综)一、选择题: 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8.B 唐朝中央官制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9图 3 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BCD9.D 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

2、“瓦子“;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元朝出现了青花瓷,故错误,宋代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官窑;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表述错误。10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10.D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属于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山水画属于文人写意画,注重的是绘画的意境;而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已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成为动力,交通运输业得

3、到了发展,使得画家有了更方便的条件去接触大自然,描绘大自然的风景。故 D 项为正确答案。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 4 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B 依据国片中提供信息,“成立苏维埃政权“等,可以进行判断。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12.C 注意把握人文主义的内涵: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

4、放出来。13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13.D 解答本题时首先可从时间上做判断:福利政策或福利国家的出现是在二战之后,由此可排除 A、B 两项;再由“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等信息进行判断,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以经济的干预,通过调整和改革,20 世纪 506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 1973 年出现了经济“滞胀“现

5、象,因而纷纷调整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福利开支。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14.A 注意时期限制:20 世纪 70 年代。冷战重心在亚洲;中苏关系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破裂后,直到 80 年代末才实现正常化(1989 年) ;欧盟成立于 1993 年。而在 70 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故正确答案为 A 项。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 5 是新航路开辟不久

6、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24.C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A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项形成的时间是在 19 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是在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中国处于明朝统治时期,“海禁“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的经济交流,D项表述错误。27(25 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

7、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E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 年)。(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 分)(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8、6 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 分)(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 分)27.分析:本题立意新颖,比较灵活,看似简单,但考生如对材料分析不透彻或对此部分书本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很难得高分。(1) “家齐而后国治“说的是小家(家庭)和大家(国家)的辩证关系。本问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家庭与国家关系成因的考查。自春秋战国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男耕妇织“的生活可使一个家庭生活富裕;而自西汉武帝开始

9、,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回答本问时注意题中的信息,考生如把握不当,可能只会答出“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对“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内容可能不会涉及。回答原因时,联系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背景回答。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维新思想的产生与可从经济、思想、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由两则材料中的“工厂“及“婚姻法“提供的信息可作判断,即从经济发展和政策扶持的角度分析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材料四中涉及的中国家庭伦理关系的新变化结合材料出处即可回答。(4)回答本问应从“父母在,不远游“的积极意义和现在此种观念的淡化的影响两个角度回答。27.参考答案(1)

10、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29(35 分)从 1840 年被迫打开

11、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3 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 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3 分

12、)(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 分)29.分析:(1)从材料信息可知,机器工业影响中国的区域由南向北在逐渐减小;而从王公大臣的态度可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为非者亦半“。 (2)解答本题首先明确“带洋字的词语“在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即可得分。但经济方面原因应答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影响。29答案提示:(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

13、 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2)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33、(10 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 6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 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 280 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 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

1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 分)33.分析:本题是对梭伦变法和商鞅变法内容的考查,考生如对这两部分改革的背景、内容掌握不好的话,得高分不易。第 1 小问要注意梭伦变法中关于公民享有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资格由财产决定,而不是取决于出身的规定;回答秦国商鞅变法中提高政治地位的内容时,应结合秦国的时代背景和变法的具体内容回答。33.参考答案:(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努力耕织(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 ,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34(10 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

15、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12 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1924 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 400 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 50万元,另特支 200 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 分

16、)(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6分)34.分析:第 1 小问属于开放式问法,考生可从分别从接受或不接受的角度回答,如回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面临的内外形势以及“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方面分析;如回答“不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清室优待条件“的局限性加以分析。考生在回答本问时可能只能谈及内外严峻的形势及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可能不会过多涉及“清室优待条件“问题。第 2 小问考查的是考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如“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清室王权的减弱等,但回答本题时切记不能直接引用原文,这样会影响本题的得分。34.参考答案(1)(本题可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只表明态度不给分,必须说明理由)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