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合滴定练习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40909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络合滴定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络合滴定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络合滴定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络合滴定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络合滴定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络合滴定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络合滴定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络合滴定练习题络合滴定练习题络合滴定练习题一、选择题1.Fe3+、Al3+对铬黑 T 有( )A.僵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沉淀作用 D.封闭作用2.在 Ca2、Mg2的混合液中,用 EDTA 法测定时 Ca2,消除Mg2干扰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3.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络合比一般为 ( )A.1:1 B.1:2 C.1:4 D.1:64.用 EDTA 滴定金属离子,为达到误差0.2,应满足的条件是A. C10-8 B.C10-8C.C106 D.C106 5.在用 EDTA 滴定 Zn2时,由于加入了氨缓

2、冲溶液,使 NH3 与Zn2发生作用,从而引起 Zn2与 EDTA 反应的能力降低,我们称此为( ) 。A. 酸效应 B. 配位效应 C. 水解效应 D. 干扰效应A、原子半径大 B、镧系收缩效应 C、强烈水解作用 D.惰性电子对效应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A.EDTA 是六齿配位体B.除 IA 外,EDTA 与金属离子一般可形成稳定配合物C.EDTA 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一般带电荷,故在水中易溶D.若不考虑水解效应,EDTA 与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不受介质酸度影响7.当只考虑酸效应时,条件稳定常数 KfMY 与绝对稳定常数 KfMY 之间的关系是( ) A KfMYKfMYB KfMY=K

3、fMYC lg KfMY =lg KfMY lgY(H)D lg KfMY =lg KfMY + lgY(H) 8.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 EDTA 形成配合物越稳定,在滴定时允许的 pH 值A.越高 B.越低 C.中性 D.不要求9.用 0.01molL-1EDTA 滴定同浓度的 M、N 离子混合溶液中的 M 离子。已知 lg18.6,lg=10,滴定 M 离子的适宜的 pH 范围是A. 26 B. 38 C. 48 D. 41010.下列叙述 Y(H)正确的是( )A.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 B.Y(H)随 pH 值增大而减小C.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 D.Y(H)与 pH 变化无关

4、11.某溶液主要含有 Ca2、Mg2及少量 Fe3、Al3,今在 pH为 10 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EDTA 滴定,用铬黑 T 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 。 A. Mg2+含量 B. Ca2+含量 C. Ca2+、Mg2+总量 D. Fe3+、Al3+、Ca2+、Mg2+总量12.用 EDTA 作滴定剂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HY 配合物 B.在碱性较高的溶液中,可形成 MOHY 配合物C.不论形成 MHY 或 MOHY,均有利于配位滴定反应 D.不论溶液 pH 值大小,只形成 MY 一种形式配合物13.标定 EDTA 时所用的基准物 CaCO3 中含有微量 N

5、a2CO3,则标定结果将(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4.在 EDTA 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C.EDTA 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 A 项与 B 项的混合色二、判断题1.EDTA 滴定某种金属离子的最低 pH 值可以在林旁(Ringbom)曲线上方便地查出来。2.任何条件下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很稳定。3.EDTA 滴定金属离子到达终点时,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MY 离子的颜色。4.用 EDTA 滴定法测定 Ca2+、Mg2+离子中的 Ca2+时,Mg2+的干

6、扰可采用沉淀掩蔽法来消除。5.在 PH=10,用 EDTA 滴定 Ca2+、Al3+中的 Ca2+时,用 NH4F 可较为理想的掩蔽 Al3+.6.溶液的酸度越小,EDTA 与金属离子越易配位。7.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8.用 EDTA 滴定法测定 Ca2+、Mg2+离子中的 Ca2+时,Mg2+的干扰可采用沉淀掩蔽法来消除。9.EDTA 滴定金属离子反应中,因酸效应的存在,所以,K(MY)总是K(MY)。10.在两种金属离子 M、N 共存时,如能满足lgK5,则 N 离子就不干扰 M 离子的测定。11.为避免 EDTA 滴定终点拖后现象的发生,金属指示剂应具有良

7、好的变色可逆性。12.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游离指示剂 In 的颜色。13.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14.由酸效应曲线可得金属离子能以 EDTA 配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的最高 pH 值。15.因 lgK(FeY)= 25.1,lgK(AlY)=16.3,所以可通过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来实现 Fe3+、Al3+的连续滴定。三、填空题1.由于 EDTA 具有 和 两种配位能力很强的配位原子,所以它能和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 。2.用 EDTA 测定 Ca2+、Mg2+离子总量时,常用 作指示剂。3.EDTA 酸效应曲线图中,金属离子位置所对应的 pH 值,就

8、是滴定这种金属离子的 。4.测定 Ca2+Mg2+离子共存的硬水中各种组分的含量,其方法是在pH=_ _,用 EDTA 滴定测得_ _。另取同体积硬水加入 ,使 Mg2+成为_ _,再用 EDTA 滴定测得_ 。5. EDTA 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时,用 调节溶液的 pH 为10,以 为指示剂;而测定钙含量时,则用 调节溶液的 pH 值为 12,以 为指示剂进行滴定。6.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过程中,由于有 产生,应加 控制溶液的酸度。7.条件稳定常数一般用其对数值表示:lgKMY= lgKMY-lg -lg 。8.由于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导致加入过量的 EDTA 滴定剂,指示剂也无

9、法指示终点的现象称为 。故被滴定溶液中应事先加入 剂,以克服这些金属离子的干扰。9.EDTA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溶液的酸度有关,酸度愈_, (大或小)稳定性愈_(大或小) 。10.配位滴定所用的滴定剂本身是碱,容易接受质子,因此酸度对滴定剂的副反应是严重的。这种由于 存在,而使配位体参加 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四、计算题1.测定铝盐的含量时,称取试样 0.2550 g,溶解后加入 0.05000 molL-1EDTA 溶液 50.00 mL,加热煮沸,冷却后调节溶液至 pH=5.0,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以0.02000 molL-1Zn(Ac)2 溶液滴至终点,消耗 25.00 mL,求试样

10、中 w(Al2O3)。Mr( Al2O3)=101.96 gmol-1 2.有一含铝、铁的试样 0.4358,处理成酸性溶液后定容至250mL。吸取 25mL 并调节溶液的 pH=2,以磺基水扬酸钠为指示剂,用浓度为 0.0502mol.L-的EDTA 标准溶液滴至终点,消耗 EDTA 标液 7.32mL。在上述试液中加入同浓度的 EDTA 标准溶液20.00 mL,调节 pH=4.3后加热煮沸,用 Zn(Ac)2 标准溶液以 PAN 为指示剂回滴至终点,消耗标液 8.54mL,已知 Zn标液的浓度为 0.0596mol.L-, 求该试样中 Fe 和 Al 的含量。3.准确称取含磷试样 0.1

11、000g,处理成溶液后,把磷沉淀为MgNH4PO4,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再溶解,然后用 0.01000 molL1EDTA 标准溶液 20.00mL 完成滴定,求试样中 P2O5 的质量分数。 (MP2O5=141.91gmol1) (相对原子质量 Al:26.98, Fe:55.85)4.称取含磷试样 0.2000g,处理成试液,将其中磷氧化成 PO43-,并使之形成 MgNH4PO4 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再溶于盐酸中,并用NH3NH4Cl 缓冲液调节 pH=10,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0.02000 mol1-1 的 EDTA20.00ml 滴至终点,计算试样中磷的质量分数。络合滴

12、定练习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5 DDACB 610 DCBBB 1114CDBB二判断题 15 6101115三填空题1O,N,螯合物 2EBT 3最低 pH 值 410,Ca2+Mg2+ 总量,NaOH,Mg(OH)2 Ca2+5NH3H2O-NH4Cl 缓冲溶液,EBT,NaOH,钙指示剂或 Mg-EBT6H,缓冲溶液7lgKMY= lgKMY-lg (YH) -lg(ML) 。8封闭现象,掩蔽剂 9小,小 10H,主反应的配位能力二 计算题10.79972第一步:(由于酸度控制,Al3+不被滴定)第二步:,(返滴定 Al)设试样中 Fe、Al 含量分别为 w(Fe)、w(Al)w(Fe) 0.47090.30653解:化学计量关系:n(P2O5) = n (MgNH4PO4) = n (EDTA)=0.14194解:化学计量关系:n(P) =n (MgNH4PO4) = n (Mg2+) = n (EDTA)=0.6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