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81570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陵君窃符救赵(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高 20122012 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 信陵君窃符救信陵君窃符救赵赵 (学案)(学案)一、一、给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睥睨( ) 2.数见不鲜( ) 3.冠盖相属( ) ( ) 4.屏人间语( ) 5.曾经( )6.游说( )7.气馁( )8.宿将( )9.自刭( )10. 悬崖勒马( )11. 铁椎( )12. 骄矜(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通 2. 辞决而行 通 3.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通 三、三、给给下列句子的加点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释义词语释义1、致食客三千人 2、乃谢客就车 3、侯生摄

2、敝衣冠。 4、让魏公子曰 5、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6、北救赵而西却秦 7、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9、顾未有路耳 10、此五霸之伐也 11、而公子亲数存之 12、欲厚遗之 13、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14、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四、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的活用的活用类类型,并型,并释义释义。 。1.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2. 皆谦而礼交之 3.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4. 公子从车骑,虚左 5. 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6.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7、北救赵而西却秦 8、如姬资之三年 五、翻五、翻译译下面的句子,注意落下面的句

3、子,注意落实实关关键词语键词语,正确,正确处处理特殊句式。理特殊句式。(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富贵骄士。(2)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六、成六、成语荟语荟萃萃21众人广坐: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下同) 2一言半辞: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3急人之困:热心主动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

4、困。 ” 4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 迎夷门侯生。 ” 5修身洁行: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七、七、问题问题探究探究 1、在、在这这篇篇课课文里突出表文里突出表现现了了“士士为为知己者死知己者死”的思想意的思想意识识, ,对对此你是如何此你是如何认识认识的的? 提示 对“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这是司马迁的一种理想道德。他歌颂那些忠于知己、能为知己者奋勇牺牲的人,而憎恨那些朝秦 暮楚、不念旧交,甚至落井下石、卖友求荣的败类。在此,他所正面歌颂的

5、人物大都具有忠于知己,为 知己尽心效力,甚至在紧要关头能为知己奋勇献身的特点。 同是“士为知己者死” ,但在性质上也有差别,像程婴、专诸等人,仅为了某一个主子的私人利益 去拼命,所反映的只是个人恩怨,是一种收买与被收买、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嬴、朱亥与信陵君 虽然也有报知遇之恩的思想,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是主奴关系,并且是在国家存亡的关键 时刻共同为保卫国家而效力的。因此,较战国时期其他人物高出一筹。 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这一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信条, 是一种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处世哲学,尽管侯嬴、朱亥与信陵君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但本质上他 们

6、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主子与奴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 , 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 、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某些士人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 之后便踌躇满志,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表示要为知己者用,甚至为知己者死,无非是要报知遇之恩,尽 力效忠而已。这与我们所提倡的为中华民族利益而献身,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 的。 2、以本文、以本文为为主,兼及司主,兼及司马马迁的其他作品,概括史迁的其他作品,概括史传传作品的主要特点。作品的主要特点。 史传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提示如下: (1)善于选择典型材料。 (2)通过对比互衬,明暗交错的手法

7、刻画人物。 (3)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富有个性。 (4)情节曲折生动,细节细腻逼真。 (5)结构上前后照应,详略得当。 3.侯嬴侯嬴为为什么要什么要“北北乡乡自自刭刭”?信陵君又信陵君又为为何不加何不加劝劝阻阻? 侯嬴是一个头脑冷静却又热血满腔的人,他在信陵君辞行赴军时提出将以自刭送公子,不是毫无意 义的一时“侠义”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这主要是激励朱亥,同时也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 鄙军以抗秦救赵的决心且告信陵君他是不会泄秘的。 显然,他的这一决定,是基于对晋鄙、魏公子、朱亥的为人有所认识,对夺晋鄙军的危险性也作了 深刻的分析而作出的。此外,在侯嬴看来,他已为信陵君建立“五霸之伐”奠定了基

8、础,可以死而无憾。 (附:陈懿读史漫笔认为魏王怨恨, “势必收而诛之,故宁自杀以为名” ;徐中行史记评林认为 “侯生之死,世谓报公子,余谓谢晋鄙也” ;李贽藏书直节名臣认为“田光以死激荆轲而匕首发, 侯生以死激朱亥而晋鄙椎。何者?荆轲与太子本无相知之素,朱亥于公子亦无深交之分也。故侯生死而朱 亥决矣” ;朱东润认为,侯嬴预料信陵君处于必死的境地,而“侯为宾客,有从死的义务” ;还有人认为, 他以“北乡自刭”来报答信陵君,以减轻或转移信陵君负魏的过错,更表现了他一诺千金的品格和以死 相报的义气。) 侯嬴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呢?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在当 时,尽管

9、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 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 对人格的蔑视,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作为“仁而下士” ,有三千余宾客的信陵君,对“士”的这些特点是 一清二楚的,所以他不能劝阻侯嬴轻生死,重信诺的行动。相反,他认为侯嬴的以死相报将会激励自己 在夺军救赵的斗争中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侯嬴。显然,这样的处理完全 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侯嬴侯嬴为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时献上献上计计策,而一定要策,而一定要让让信陵君去而复返

10、才献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计?是否当是否当时时侯嬴并未想侯嬴并未想3好好计计策策? 明确: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此时耳 目众多,不便说出;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轻易说出;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 重视;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 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说明:早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考虑到 晋鄙的态度;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 八、相关八、相关资资料料 1关于关于“士士”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有人有高强的武艺, 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11、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 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 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 斗争。 2关于座次。关于座次。 本文出现了许多的文化常识,其中最使学生感兴趣也最困惑的当数其中的座次问题。为此,我们不 妨绘制一幅信陵君礼待侯生,亲自给他驾车的场面图,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主题。 绘图可参考王力的古代汉语车马(即原教材第六

12、册第九课我国古代的车马)。此文提到,战国时 供贵族出行的人坐的马车叫小车,有一根或直或曲的“辕”(当时称为“车舟”),这根独辕上有挂马具的 “衡” 。战国时,驾小车的马,可以是两匹、三匹或四匹,分别称为骈、骖、驷。 “公子从车骑,虚左” , 这意味着“左”是尊位。 那么中国古代是不是都以“左”为尊位呢?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在古代一般是尊右卑左的,如古 人称大姓为“右姓” ,称望族为“右族” ,称高官为“右职” ,称贵戚为“右戚” ,成语有“无出其右”的 说法;而“左物”是下物, “左迁”为贬官, “左道”为邪道,成语“旁门左道”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 此外像“左计” “左袒”等“左”字都含有贬

13、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右手右足力大而且使用方便,左 手相对要逊色,故崇右而贬左。但在乘车时,则正好相反。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居于右位的叫“车右” , 亦名“骖乘” ,职责在于防止车子倾斜或受阻,保护居左尊者的安全,一般由有能力的人担任。因此文中 的“虚左”就是“空出尊位”的意思。这个句子后来演变为成语“信陵虚左”或“虚左待贤” 。 3关于烘托。关于烘托。 烘托是史传文学的最常用的手法,本文就成功地运用了烘托的手法。烘手手法一般有三种,以人物 烘托人物,以事件烘托事件,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的故作傲慢来烘托信陵君谦 恭;以魏王的持两端以观望来烘托信陵君的急人之困。次者的例

14、子有: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的紧张气 氛来烘托信陵君不能说服魏王的焦虑;以赵王与平原君亲迎公子的隆重场面来烘托信陵君的盖世之功。 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对侯嬴的态度和宾客的反应来烘托侯嬴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的急切、魏王的 惧秦观望、信陵君欲赴秦军死来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4高高 20122012 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级文言复习之教材篇 信陵君窃符救信陵君窃符救赵赵 (教案)(教案)一、一、给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3. 睥睨( pn ) 14. 数见不鲜(shu ) 15. 冠盖相属( gun ) ( zh ) 16. 屏人间语( bng ) 17. 曾经( cng )18. 游说(shu )19. 气馁(ni )20. 宿将(s )21. 自刭( jng )22. 悬崖勒马( l )23. 铁椎( chu )24. 骄矜( jn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坐” 通 “座” 2. 辞决而行 “决 ” 通 “ 诀” 3. 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乡” 通 “ 向 ” 三、三、给给下列句子的加点下列句子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