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60842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科学课中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学习的对策内容摘要 怎样利用资源属“有效资源”?怎样使一节科学课中利用信息资源合理整合,使教学效果最佳?必需调查学生的认知现状,应研究教学资源是否物尽其用,谈着课的成功与失败,看看所要达到教学要求是不是完全达到了所以在已经的形成的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中找出应对性的策略措施,这样才能切实加强研讨活动的实效性。关键词科学 信息资源 整合 对策一、有效利用资源及其重要性一、有效利用资源及其重要性(一)怎样利用资源属(一)怎样利用资源属“有效资源有效资源”?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的应用上基本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抽象知识图象化或者影视直观化;二是对学生未知

2、资料扩展化;三是协助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利用资源应具有这样的特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二)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根据布洛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通过资源情景,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化、外显化,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扩展性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向他人学习,摆脱自我为中心形成的不够全面,甚至错误的概念,有助于建构出新的表象和更深层次

3、的理解。二、目前科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普遍现象二、目前科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普遍现象资源的有效利用非常重要,但在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从教学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存在的这些现象如下:现象一:资源花花绿绿,倒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却没有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现象二:选择网络寻找资料,学生自由寻找,时间在一秒一秒的过去,所找资料成张大片,有些学生找到了,有些学生寻找的资源却还连边都不沾。现象三:资源的选择上不够精当,不能成为课堂上最佳的教学资源。造成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一条是教师对资源的认识不够充分,不够全面。问题一:资源利用的目的性不够明

4、确,资源被利用了,但并没有达到必要的目的。问题二:网络资源收集针对性不强,一发而不可收拾,学生收集资料千奇百怪,分辨低效,影响了教学效果。问题三:部分教师为了赶时间,资源也找好了,却不能有合理配套的相关问题与教学结构,从而使资源不能达到各尽所能的目的。三、提高信息技术对科学课有效学习的对策三、提高信息技术对科学课有效学习的对策面对这些不和谐现象,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一)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一)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信息技术以其色彩鲜艳的图像、动画、音像效果和灵活多变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学生,采用幻灯、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能使科学课的教学更形

5、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我们应该因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手段,以利于课堂效果的彰显。案例一:案例一:大屏幕上显示着课件模拟水的三态变化: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大片的雪花纷纷飘下,河水渐渐地结冰画面美极了。此时,教师语锋一转,下放权力,让学自己去播放(在学生的电脑中就有)同时提出问题:“我是什么?”让学生在观看完成后,小组内合作讨论。“哇,真好!”。孩子一边点击着去看,一边惊奇的叫着, “水”字变成了 “冰”;寒冬腊月过后,春天来临,河里的冰慢慢地融化了,哗哗的河水, “冰”字又慢慢地变成了“水”字;就这样孩子们在鼠标的提示下,一步步进入情节。夏季来了,太阳火

6、辣辣地照向大地,地上的一小滩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变成丝丝的水气飘向天空。 “水”字,变成了“水蒸汽”三个字;水蒸汽继续上升,越到高空,温度越低,遇见了冷空气,变成云,云和云相互碰撞,形成了雨,撒向大地。屏幕中心的“水蒸汽”三个字,合成“云”字,又慢慢地变成“水”字。至此,冰冰水水水蒸汽水蒸汽的演变过程以动态形式直现于学生眼底。同时再出示一下问题,把孩子们拉回到课堂中来。讨论自然围绕中心,有的放矢。分析:以静变动,主观再现教学内容。分析:以静变动,主观再现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不仅克服了条件的限制,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生们都说跟看动画片似的,既好看,又能增长知识,兴趣特别高。这是

7、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案例二:案例二:五年级 “解释”这一单元要让学生了解广为接受的科学学说(如日心说、板块说),了解这些著名的科学解释是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利用网络提前找好的资料播放给学生看,如学风、雨、雷电、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现象的教形成时,先放一段与这些自然现象有关的多媒体资料,激起了学生认识、观察、研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到网络中找一找相关的资料,学生很快找到不少不同的又需要的资料,然后小组内互相学习,讨论。从而达到资源扩展的目的,又使教学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分析:分析:利用网络资料,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潜能,帮助学生解决了抽象科学概念的利用网络资

8、料,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潜能,帮助学生解决了抽象科学概念的学习。学习。案例三:案例三:如用排空气法收集各种气体的实验,操作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空气本来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盛满空气的集气瓶,小学生往往认为是空瓶,而用另一种也是无色的气体通入瓶中把瓶里的空气挤出来,从而集满一瓶另外的气体。这整个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过于抽象了。因此有必要使之具体化、直观化,可用计算机对这个过程进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用不同颜色的块表示这两种气体(空气和另一种需收集的气体),通过块的移动显示一种气体如何把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赶出来,其直观性是很强的。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如在

9、教学人体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来演示人体血液循环、肺的呼吸过程,一目了然。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教学可以变得更精彩,实验操作变得更精确、规范。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实验教学可以变得更精彩,实验操作变得更精确、规范。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或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由于它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从而给学生大脑皮层以大信息量的“刺激反应强化“,达到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二)设计符合资料和课堂需要的问题,有的放矢。(二)设计符合资料和课堂需要的问题,有的放矢。1.1.备课中制定预设问题列表备课中制

10、定预设问题列表我们在备课时,教师花很大的力气去准备提起学生兴趣的东西,比如各种能引起学生感官刺激的课件,媒体等,但教师如果不为自己的这些内容预设合理的问题,关键性问题,那演示和观察就会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前列出需要的关键性问题,有助于对课的整体把握,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活动的展开。下面以光是怎么传播的为例,进行说明。(见下面表一)在每一个要演示或者做的实验前面,设计一部分关键性的问题,三个关键性问题集中于教材的主要目标: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法,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怎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做好科学制作。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2 2、为学生准备好回答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学生准备

11、好回答问题的解决途径这就是教师的教学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教学前的备课相当重要,不光要备问题,备学生,还要备好实验的各环节。(表一)备课中预设好的问题备课中预设好的问题问题类型问题类型关键性问题关键性问题1、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低层次、发散型2 你以前是怎样知道光的传播方法的? 低层次、发散型3 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低层次、收敛型4 想一想还有用哪些方法可以看到光的传播?低层次、发散型5 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怎么传播的? 高层次、收敛型我们通过以上实验 知道光的传

12、播方法 是什么吗?6 观察光的反射方法?高层次、收敛型7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光的传播可以有什么功能?高层次、发散型由前面的实验推断, 得出光是沿直线传 播的?3 3、积极回应问题的结果、积极回应问题的结果案例四案例四:在各种各样的叶教学时,教教师师用媒体出示了两片用媒体出示了两片树树叶叶,让学生认识一下叶子的特点。教师说:“这两片叶子,有的同学认为是同一种树的叶子,有的同学认为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的依据。”学生 a:我认为是同一种树的叶,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不同,但它们的形状、经脉相同。学生 b:我认为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如果是同一种树的叶,那为什么颜色不同了?学生 a

13、:秋天了,颜色发生变化了。学生 c:那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啦?学生 d:它们会生长的。学生f:他们的形状又不是一模一样的分析:及时追踪,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分析:及时追踪,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学生的发言都是根据观察的事实所作的描述和思考,这时教师继续追问:“大家看看老师这样说对不对呢?”然后教师顺势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一堂课学有所获,完美结束。综上所述,科学课堂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需要我们的上课老师不但要充分认识信息手段的优越性,而且要充分设置好课堂学生学习的问题,同时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设置好答案,(当然还得注意生成的问题),以便能够合理解决。有效的资源利用对于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率具有的重

14、要意义,与当前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因循守旧的现状的反差,让我们更加坚信这项研究的价值。整体把握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对策,课前精心准备问题,制定问题列表,确定关键问题;课堂选取合理的资源;充分用8 你能利用所学举例说明光的传播应用方法吗?高层次、发散型9 你所做的这些反光镜,聚光镜都是用了什么原理?低层次、收敛型我们可以怎么用学 习得来的知识自己 做一做科学小制作?好媒体;运用良好的组织方式,将极大地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提升科学课教学效果的措施和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实践、探索、提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 年第 5 期。 2高文、王海燕:抛锚式教学模式,载外国教育资料1998 年第 3、4 期。说明:现承担的县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验收成功,正在同一省级课题 的研究中。此论文属于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者:作者: 葛延梅葛延梅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甘肃省瓜州县渊泉小学 职称: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职务:职务: 无无 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邮编:邮编: 736100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13679393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