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36044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word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0 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语文) )精校精校 wordword 版版2010 年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精校 word 版.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 哈 师 大 附中 2010 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东北师大附中 语文试卷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书中流行的说法是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国语云:“少典娶有娇氏

3、女,生黄帝、炎帝。“据史记记载,黄帝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曾经先后打了几仗,炎帝被黄帝征服,而后,黄帝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但是,据近日的大公报和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六合区文物保管所所长蔡明义称,根据他的研究,黄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而且黄帝和炎帝之间相差 11 代。蔡明义告诉记者,从 2001 年开始,他就考证黄帝的岳父敕封六合方山的课题,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伏羲、燧人、神农为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后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约 6000 年前生活于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肃省东部)境内,其部落后裔东徙姜水(黄河流域的一条河名)一带定居,并建立

4、政权于古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 。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后代即为黄帝轩辕氏。姜雷是炎帝第 11 世孙。根据典籍记载,公元前 2600年左右,姜雷联合轩辕共同打败蚩尤,并且将帝位让给轩辕,使他代替炎帝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正式命名为黄帝。黄帝又委任姜雷为左相,封为六合方山侯,并以地赐姓,从此姜雷更姜姓为方姓,成为方姓始祖。后来,黄帝娶了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的方雷之女嫘祖为正妃,方雷便成为轩辕黄帝的岳父。因此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之间相差 11 世。记者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处了解到:史记索隐对此有很好的考证。其中指出:“少典,是诸侯国号,非人名

5、。.炎、黄二帝虽则相承,但根据帝王代(世)纪记载,中间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们父名,那么岂不是黄帝经五百多年后取代炎帝成为天子?那他的寿命也太长了!“李学勤认为:第一,少典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方国部族的称号,炎帝、黄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来。第二,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早于黄帝,其间共历八世。李学勤先生认为,古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芽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史记一书沿用大戴礼记所收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 本纪记载的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而且,以炎黄二帝的传说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说

6、法。很明显,这指出了炎帝和黄帝兴衰上的先后列序。(选自北京科技报 ,有删改)1.下列各史料中关于炎、黄二帝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史记中记载,黄帝和炎帝曾经打过几仗,黄帝在征服炎帝后,又擒杀了叛乱的蚩尤,被诸侯尊奉为天子。B 国语中有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记载,其中讲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两个,都是少典氏之子。C 史记沿用五帝德的观点,以黄帝为五帝本纪之首,认为黄帝尚有部落时代的遗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形成的一种标志。D根据史记索隐考证,少典是诸侯国号,不是人名,更不是炎帝、黄帝父亲的名字。2.下列关于蔡明义和李学勤观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蔡、李二人都得出了炎黄二帝不是同一时代的结论

7、,他们的研究都能从古代典籍中找到根据。B蔡、李二人的研究都彻底推翻了史记 、 国语中有关炎、黄二帝是兄弟关系的记载。C蔡、李二人关于炎、黄二帝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仅有的差别在于炎、黄二帝间隔时间的长短不同。D蔡、李二人认为,炎黄二帝不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兴衰上的先后列序,表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和形成的过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炎帝、黄帝之间的关系,古籍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炎黄二帝都和少典氏部族有渊源。B根据史料记载,黄帝娶方雷的女儿嫘祖为妻,而方雷是炎帝第 11 世孙,可见炎、黄二帝的确不是同一时代的人。C根据李学勤的观点,炎帝、黄帝相隔年代较长,而炎帝

8、早于黄帝,因而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是不可能的。D炎帝和黄帝拥有共同的祖先,都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可见中华文明就是从伏羲氏开始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阎宝,字琼美,郓州人。父佐,海州刺史。宝少事朱瑾为牙将,瑾之失守于兖也,宝与瑾将胡规、康怀英归汴梁,皆擢任之。自梁太祖陈师河朔,争霸关西,宝与葛从周、丁会、贺德伦、李思安各为大将,统兵四出,所至立功,历洺、随、宿、郑四州刺史。天祐六年,梁太祖以宝为邢洺节度使、检校太傅。庄宗定魏博,十三年,攻相、卫、洺、磁,下之,宝独保邢州,城孤援绝。八月,宝以邢州降,庄宗嘉之,进位检校太尉、同

9、平章事,遥领天平国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待以宾礼,位在诸将上,每有谋画,与之参决。契丹之寇幽州也,周德威危急,宝与李存审从明宗击契丹于幽州西北,解围而还。胡柳之役,诸军逗挠,汴军登无石山,其势甚盛。庄宗望之,畏其不敌,且欲保营。宝进曰:“王深入敌境,偏师不利,王彦章骑军已入濮州,山下唯列步兵,向晚皆有归志,我尽锐击之,败走必矣。今若引退,必为所乘,我军未集,更闻贼胜,即不战而自溃也。凡决胜料势,决战料情,情势已得,断在不疑。今王之成败,在此一战,若不决胜,设使余众渡河,河朔非王有也,王其勉之!“庄宗闻之耸听,曰:“微公几失计。“即引骑大噪,奋槊登山,大败汴人。十八年,张文礼杀王镕叛,宝帅师进讨

10、。八月,收赵州,进渡滹水,擒贼党张友顺以献。九月,进逼真定,结营西南隅。掘堑栅以环之,决大悲寺漕渠以浸其郛。十九年正月,契丹三十万来援镇州,前锋至新乐,众心忧之。宝见庄宗,指陈方略,军情乃安。敌退,加检校侍中。三月,城中饥,王处瑾之众出城求食,宝纵其出,伏兵截击之。饥贼大至,诸军未集,为贼年乘;宝乃收军退保赵州,因惭愤成疾,疽发背而卒,时年六十。同光初,追赠太师;晋天福中,追封太原郡王。(节选自旧五代史唐书 )注逗挠:军事用语,曲行避敌以观望。郛:外城。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自梁太祖陈师河朔 陈:部署B契丹之寇幽州也 寇:盗贼C向晚皆有归志 向:迫近D

11、王其勉之 勉:努力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正面表明阎宝“善谋略“的一组是( )(3 分)宝独保邢州,城孤援绝 每有谋画,与之参决我尽锐击之,败走必矣 引骑大噪,奋槊登山,大败汴人指陈方略,军情乃安 凡决胜料势,决战料情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阎宝为梁邢洺节度使,后来庄宗进攻邢洺,连下诸城,只有阎宝守住了邢州,但孤城独守,又无后援,最后阎宝率邢州部众归顺了庄宗。B庄宗很欣赏阎宝,对他礼遇有加。阎宝身兼数职,地位在诸将领之上,常常参与国事的谋划与决断。C契丹入侵幽州,占据无石山,攻势强盛,庄宗担心不能抵御,想要退守。阎宝分析军情,陈说利害,庄宗很

12、受震动,后来率军奋力攻山,大败契丹军。D阎宝有谋略,胡柳之战,庄宗听其言,大败汴军。契丹兵援镇州时,阎宝又在众心忧虑的情况下陈说方略,稳定了军心。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学科网(1)今若引退,必为所乘,我军未集,更闻贼胜,即不战而自溃也。(6 分)(2)庄宗闻之耸听,曰:“微公几失计。“(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9 题。 (11 分)机女叹 (宋)叶茵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月夜闻纺织声 (清)陈文述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多少吴姬厌罗縠,绿窗一样夜眠迟。8 (1)请概括这两首诗

13、蕴含的相同情感。 (3 分)(2)简要分析叶茵的机女叹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织女生活的。(3 分)9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其险也如此, ?(李白蜀道难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3)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作答

14、时,将所选题号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前的方括号内。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中国式尊严 冯 华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 S

15、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 S 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我说,“反正我不换。“他也不换了。S 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请将座位换开。“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她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