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58579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归纳.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基本课文知识点归纳:一一忆读书忆读书叙事性记叙文。冰心,谢婉莹。叙事性记叙文。冰心,谢婉莹。1 1、主题:回忆幼时、少年读书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主题:回忆幼时、少年读书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2、内容要点:读书好(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内容要点:读书好(获得美的享受、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二、二、 风筝风筝鲁迅,

2、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 1、主题:批判那些爱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主题:批判那些爱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面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四周的寒威和冷气面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憧憬。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憧憬。2 2、内容、内容 :风筝事件,:风筝事件, “我我”虐杀弟弟的风筝梦。虐杀弟弟的风筝梦。3 3、写法特点:过渡自然,首尾照应。、写法特点:过渡自然,首尾照应。三、三、 回忆我的母亲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散文

3、。朱德,回忆散文。1 1、主题:赞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主题:赞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2 2、内容:写母亲勤劳的一生。、内容:写母亲勤劳的一生。3 3、写作特点: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结构严谨;选村典型;语言朴素;、写作特点: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结构严谨;选村典型;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感情真挚;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四、四、 小

4、巷深处小巷深处1 1、主题:抒写养母对、主题:抒写养母对“我我”深切的爱和深切的爱和“我我”对养母的感激,流露出对养母的感激,流露出“我我”对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深深自责。对自己的无知和自私深深自责。2 2、内容:母亲靠卖冰棒微薄收入收养、内容:母亲靠卖冰棒微薄收入收养“我我” ,含辛茹苦培养我,默默让别人,含辛茹苦培养我,默默让别人带生活费和营养品到学校。带生活费和营养品到学校。3 3、写作特点:以、写作特点:以“我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细节描写。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细节描写。五、五、 春春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1 1、主题:抒发作者对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主题:抒发作者

5、对春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2 2、内容:盼春,画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等)、内容:盼春,画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等) ,赞春。,赞春。3 3、写作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写作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思路清晰。六、六、 空诚计空诚计罗贯中罗贯中21 1、诸葛亮形象:临危不乱,足智多谋。、诸葛亮形象:临危不乱,足智多谋。2 2、内容: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懿中计;结局,、内容:开端,兵临城下;发展,临危施计;高潮,司马懿中计;结局,孔明释计。孔明释计。3 3、写作特点

6、: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写作特点: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表现力。七、七、 心声心声1 1、李京京形象:天真、纯朴、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李京京形象:天真、纯朴、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2 2、内容:公开课前、内容:公开课前-回家路上回家路上-第二天放学后第二天放学后-公开课上。公开课上。“心声心声”的两层含义:一是李京京深埋心底的亲情、友情。二是李京京非常的两层含义:一是李京京深埋心底的亲情、友情。二是李京京非常想表达内心瓣感情和愿望。想表达内心瓣感情和愿望。3 3、主题:呼吁教育工作者关爱每一个学生

7、,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主题:呼吁教育工作者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4 4、写作特点:设置悬念;细腻的心理描写。、写作特点:设置悬念;细腻的心理描写。八、八、 犟龟犟龟米切尔米切尔 恩德(德国)恩德(德国)1 1、主题:做任何事情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还要有勇气、主题:做任何事情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战胜各种困难。2 2、写作特点:大胆的想象,生动的比拟;严谨的结构(前后照应)、写作特点:大胆的想象,生动的比拟;严谨的结构(前后照应)九、九、 小溪流的歌小溪流的歌严文井,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儿童文学家。1 1、主题:坚

8、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长。、主题: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长。2 2、写作特点:生动形象的语言;间隔反复的语句。、写作特点:生动形象的语言;间隔反复的语句。 中考复习中考复习- -文言文文言文-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文梳理一、一、 论语论语六则六则1.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 20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它和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大学 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合为合

9、为四书四书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1 1)通假字:说,通)通假字:说,通“悦悦” ,高兴,愉快。,高兴,愉快。 罔,通罔,通“惘惘” ,迷惑不解。,迷惑不解。(2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用作动词,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用作动词, “以以为耻为耻” 。 )(3 3)成语)成语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

10、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3.3.论语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法上有哪些主张? 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

11、主张有: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4. 练习回顾练习回顾读读论语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例:例:A A:读了: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巩固的道理。B B:读了: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

12、豁达的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胸怀。C C:读了: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D D:读了: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二、二、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二则二则1.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

13、120120 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2.2.字词句式字词句式(1)(1)通假字通假字 尊君在不(尊君在不(“不不”通通“否否” ,读,读“fu”“fu” 。句意:你父亲在家吗。句意:你父亲在家吗? ?)(2)(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4为为 何为不可(为:动词,做。何为不可(为:动词,做。 ) 正为此耳(为:介词,因为。正为此耳

14、(为:介词,因为。 )以以 本所以疑(以:介词,与本所以疑(以:介词,与“所所”组成固定句式,译为组成固定句式,译为“原因原因”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介词,译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介词,译为“通过通过” 。 )相相 相委而去(相:代词,译为相委而去(相:代词,译为“别人别人” 。 ) 宁可以急相弃邪(相:代词,宁可以急相弃邪(相:代词,译为译为“他他” 。 )(3)(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去后乃至(去:离开。今常用于去后乃至(去:离开。今常用于“到到去去” 。 )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相:做代词。现代汉语中均无此用法。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相:做代词。现代汉语中均无此用

15、法。可以:是能愿动词可以:是能愿动词“可可”与介词与介词“以以” ,当,当“因为因为”讲的两个词。现代汉语讲的两个词。现代汉语中中“可以可以”两字连用,只做能愿动词。两字连用,只做能愿动词。 )后贼追至(贼:指作乱的人。现代汉语中指偷窃行为的人。后贼追至(贼:指作乱的人。现代汉语中指偷窃行为的人。 )本所以疑(所以:本所以疑(所以:的原因。现代汉语中当因果连词用。的原因。现代汉语中当因果连词用。 )(4)(4)古汉语句式古汉语句式判断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判断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则则” 、 “是是”连连用,表判断。用,表判断。 )倒装句:何为不可(疑问句宾语倒装句:何为不可(疑问句宾语“为为”前置。前置。 ) 相弃邪(疑问句宾语相弃邪(疑问句宾语“相相”前置。前置。 )省略句:朗曰:省略句:朗曰:“幸尚宽。幸尚宽。 ” (省略主语(省略主语“船上船上” 。 ) 期日中(省略主语期日中(省略主语“他们他们” 。 )3.3.课文主旨课文主旨期行期行:“信信”是立世之本,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是立世之本,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乘船乘船: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