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35761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思考刘文奎 张忠锋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改变高中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有组织的学习。其要求是有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特点是要有责任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之目的。摘自干荣忠谈我校“521”循环穿插教学法之学习策略通过对“合作学习”的背景、定义的诠释来看,有几个问题值得

2、考虑:一是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方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变通途径,它和“自主”学习方式紧密联系而穿插进行,是变个人能力为集体智慧的一种学习意识。二是合作和探究同样都是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往往和“探究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根本目的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去探究。三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对班额比较大的高中学生来说,不可能一哄而上,这就决定了“合作学习”的关键点最终体现在如何从细部合理确定小组分工这个中心环节上。四是评价机制要跟上去,否则只是体现“合作”而不能实现“学习” ,这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本来意义。可见,既要从形式上吻合“合作

3、学习”的初衷,又要从内容上体现“合作学习”的灵魂,就要统筹兼顾,全面应对,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步思考。一、灵活机动,把握时机,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灵活机动,把握时机,适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而非彼此相悖的的关系,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而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共同学习的经历,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荆棘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潜能,对不同问题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1、教师应该发挥真正的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发挥真正的主导地位。即做好导演,灵活机动,适时调整必要的学习方法,使这三

4、种方式一脉相承,灵活自然,而非眼球作秀,彼此割裂。根据具体的课型,合理安排,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以免课堂在“委曲求全”中而抹杀了学习方式的实质。2、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和区分度。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这样既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活跃思维,张扬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体现出三种学习方式的连贯性、实用性和科学性。3、创设情境,以趣引疑创设情境,以趣引疑。我们不是单纯的为引用这些学习方式而让学生进入我们预设的彀中而津津乐道,而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才用这些学习方式的。所以,还需创设一定的问题环境,让学生带着遐思,在问题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释疑解惑,在愉悦的氛围中有所得、有所获。二、设计问题,补充资料,做

5、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工二、设计问题,补充资料,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工作。作。“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对教学活动、教师工作流程、学生学习流程做了比较明晰的科学的定位,涉及到“合作学习” 的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中:在教学活动流程中, “合作探究”属于课内“五步”中的第三步;在教师工作流程中,体现在第三环节“确认教学目标” (分自学探究两类)和第五环节“上课”中。在学生“八环节”学习法中,主要体现在第六个环节即“合作探究疑难”中。从以上“合作学习”出现的几率来看,它已经成为师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使课堂比较成功,学生的学习比较主动和深入, “合作学习”的前奏工作尤为重要。笔者考虑,可从以

6、下三个方面入手。1、恰当设计问题,既突出课标要求,又体现学习方式,恰当设计问题,既突出课标要求,又体现学习方式,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张本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张本。古训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谋划在先,必将有可靠的结果。比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特点,至少得用一课时时间去理顺。教者可先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明确这一制度的概念。这个问题一般比较容易,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在很短时间中就可以归纳概括出结论:一是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表现在中央官制的设置上,体现在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 ;二是中央集权(即

7、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然后教者不失时机的出示第二个探究问题,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第二个问题比较复杂,但学生已经明确了概念,知道从两条红线入手,这样不难得出其发展演变的历史概貌,然后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得出合适的结论。因此,恰当设计问题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要切中要害,具有针对性,知识层次要循序渐进,体现学生认知的渐进性。既要得法,又无定法。2、适时补充资料,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为合作学习的适时补充资料,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为合作学习的过程助产。过程助产。比如在宋太祖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措施,教者可以补充续资治通鉴 、 朱子

8、语类 、 文献通考等史料中的观点,从宋太祖和丞相赵普的对话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就会得出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所采取的三个方面的措施及其意义。在学习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一目中,可以补充明太祖实录 、吴晗的朱元璋传等史料,学生从中可以了解朱元璋废相的个中情由。要做到,补充的史料一要来源正统,二要真实的反映当时客观的历史条件,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三、细化分工,合理安排,三、细化分工,合理安排, “按部就班按部就班”的组织实施,的组织实施,演绎演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完美过程。的完美过程。实施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得失成败。马克思说过, “蜜蜂建筑蜂

9、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相形见绌。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原因在于人有意识,有预见性,既可以宏观调控,又可以微观跟进,确保过程不留遗憾。1、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细化分工,突出实效。合理布置,统筹安排,细化分工,突出实效。这是走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棋,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经过大量的实践体会,以及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笔者以为,分组可以体现出以下十条原则:一是人数一般控制在 57 人;二是确定一名负责人和一名书记员;三是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仿;四是学习和反应速度近似;五是性格相容;六是协调男女生比例;七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八是信任组长,信

10、任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组长和组别;九是把握交流方式;十是小组内部和小组与小组之间搞好平衡。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分组,对学生的小组分工和定位会大有裨益的。2 2、积极谋划,顶层设计,师生配合,共涉险滩。、积极谋划,顶层设计,师生配合,共涉险滩。在课堂上,不允许我们有过多的时间去安排小组的具体工作,事实上,上课时学生的座位就是我们在经过课前的科学分配后形成的“固定”次序,因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学生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的,这个过程教者要至始至终的跟进,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体现落实合作成果,可以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记录卡。 (表一)组别组长记录组员研究 问题小组成 员观点这是第一种样式,基本

11、能反应出学生合作探究的初步成果,对学生的合作过程的记录也是比较详尽的,但缺少小组整体学习情况的反映。(表二)组别组长记录小组成员及 分工研究 问题组内成员 观点结论其他组别的 优秀成果老师点评启发与 收获从图表看,表二比较细致一些,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全面的解决问题;二是可以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三是学生可以吸纳别人的优秀成果,学会尊重和关注他人;四是学生可以从收获中积累经验,学会一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支配,灵活选择,也并不是一概而论。四、适时跟进,科学定位,开宗明义的凸显四、适时跟进,科学定位,开宗明义的凸显“小组合

12、小组合作学习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的落脚点最终在于评价机制。如果没有配套的评价标准,合作学习的过程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抹杀的荡然无存,也就是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那么,如何做好评价,使科学的学习过程佩带上明艳的花环呢?1 1、围绕目标,有的放矢,寻找有效的参照物。、围绕目标,有的放矢,寻找有效的参照物。依据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来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最直接和最具功利性的评价方法,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对师生的合作学习方式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我校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四项一级指标,具体为“教学设计(15 分) ” 、 “教学过程(40 分) ” 、 “教

13、学效果(30 分) ”和“教师素质(15 分) ” ,四个一级指标下面又有 17 个二级指标,其中 8 项二级指标,看似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实则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紧密相关,现罗列如下:一是把握学生学习水平,教学策略和活动,关注学生发展(5 分) ;二是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5 分) ;三是能给学生充足的反思时间和空间(5 分)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求新、生成的能力(5分) ;五是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关系融洽(5 分) ;六是尊重学生的观点,创设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5分) ;七是学科内容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容量合理,符合课程目标(10 分) ;八是教与学方

14、式的选择和运用行之有效(10 分) 。从赋分来看,其权重高分达 45 分,几乎占整堂课的“半壁河山” ,所以,小组学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那么,以此为参照物,整堂课才会有章可循。2 2、正面肯定,积极评价,突出运用即时性评价手段,、正面肯定,积极评价,突出运用即时性评价手段,为急促的课堂节奏添加和弦。为急促的课堂节奏添加和弦。即时性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到评价及时、准确、到位。提高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评价的激励作用,也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充分肯定。但是,过度的激励性评价也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

15、以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产生低估情绪,导制自信心强的学生心中的激励性评价贬值。笔者以为,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展评环节中,教师要正面肯定,积极评价。对做得好的小组指出成绩,可引导其在深度和广度上去进一步挖掘。切忌大肆渲染,表扬过度。对做的不好的组别,应该指点他们努力方向,不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留有余地,以求其进步。即时性评价,涵盖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全过程,在交流展评时进行。要拿捏到位,恰到好处,言简意赅,洗练准确,诚恳自然,不卑不亢,师生和谐,体现真知。3、自然收束,画龙点睛,运用总结性评价助推课堂合自然收束,画龙点睛,运用总结性评价助推课堂合作学习的正能量。作学习的正能量。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

16、价” ,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学习效果做出评价。为凸显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整堂课在自然收束之际,应该用总结性评语对小组学习成果作以正面总结,画龙点睛,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愉悦,在愉悦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进步中传播合作的正能量。小组合作学习,既简单又复杂,需要教者认真思量,科学分析,精心谋划,量身订做,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为学生奉献饕餮盛宴的同时,对自己的进步也益处多多。我们进一步躬身实践,努力进步,让新课改东风更加强劲,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真正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