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30705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献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献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献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献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学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学复习资料文献观念的发展(1)词义结构分析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指贤人的口述材料。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第三阶段:近现代以来,文献的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二: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文献本体的研究 文献的实证 文献的整序与典藏 文献的编纂 文献的传播文献本体的实证研究对文献的载体材料的研究。(甲骨、金石、竹简、绢帛、纸张等)形制对文献的形制(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研究。传播形式对文献的传抄和印制方式(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的研究。类型 对文献的类型(经学、宗教、总集、别集、地方志、丛书、宗谱等)的研究等。文献实证研究解决

2、文献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版本、校勘解决文献内容的真实性问题:辨伪解决文献内容的完整性问题:辑佚文献的整序和典藏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强调对相关书目的熟悉与书目方法的掌握。典藏学:对藏书的鉴别、购求、收藏、装补、曝书、流通等。文献的编纂研究文献的编纂形式和编纂过程、方法的学问。体裁义例(凡例、体例)过程与方法文献的传播藏书史研究:各个历史时代藏书的特点、规模,有代表性的藏书家的研究,藏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关系等。书评学:优秀的书评不仅是茫茫书海的引航员,而且本身就是给读书人以享受的文学作品。文献学的任务一般任务:文献整理最终任务:学术思想史和文化史的整理清

3、代著名文献学家戴震说:经之至者, 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由字以通其词, 由词以通之道, 必有渐也。甲骨文 :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金文的价值 +金文的概念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了解汉字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文字结构发展的规律,纠正说文解字的错讹,探究古字古义,古代音韵,古代文法均有作用。释读考证传世文献。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石刻文献的价值一般认为, 专门的石刻研究出现于宋代,这时期, 古器物和古碑刻发现日多,博古之士注意收集并加以研究。文学价值:传记文学的宝库,同时石刻文献还可

4、以用来辑佚古代诗词史学价值: 欧阳修说: “ 因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以传后学 ” 。可以用来印证传世文献。墓志铭史料不可尽信。或为亲者讳,或炫耀门第。隋唐以前的文字主要是记录在竹简、木牍和绢帛上的。特征:竹木很沉,绢很贵。文献类型儒学十三经易、诗、礼、尚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尔雅、春秋三传佛经三藏佛祖去年后一年,由阿难陀诵出佛所说的经;由优波离诵出佛所制的僧团戒律;由摩诃迦叶诵出,后来又补充结集的关于教理的解释和研究的论著经、律、论为三藏。大乘小乘所谓 “ 大乘 ” 就是能载无量众生到彼岸世界的大舟,而“ 小乘 ” 只能运载个人到达彼岸世界。大乘佛教流行在今天汉地、青藏高原、

5、朝鲜、日本等地;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小乘流行在东南亚地区-“ 四阿含 ” 指的是按所收经典篇幅长短以及事义、类别分别编纂的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杂阿含经 、 增一阿含经 。汉地佛典分类及其代表作一切经目录 指的是记载佛典的名称、卷秩、译撰者和有关事项的佛教典籍。梁朝僧祐撰出三藏记集是现存最早的佛典目录,内容包括撰缘记、铨名录、总经序、列传。现存比较著名有众经目录、 历代三宝纪 、 大唐内典录 、 开元释教录 、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入门:为简明之解题书目,明末清初释智旭撰阅藏知津。佛教史内容:佛教入华的经过,汉地译经事业的开展,讲说著述的状况,历代王臣的信佛与毁佛,儒释道三教的抗衡与

6、融合,朝廷对僧团的管理,寺塔的兴建,经像的雕刻。隆兴编年通论二十九卷,是禅宗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佛教史。佛祖历代通载二十二卷,元代梅屋念常编。释氏稽古略详述佛史与世史。传纪记叙佛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佛教典籍,比较重要的有,总传的有名僧传抄(梁代宝唱、高僧传(梁代慧皎) 、 唐高僧传 (道宣), 宋高僧传 (唐末至宋初、北宋赞宁), 大明高僧传(明代如惺) , 补续高僧传 (明河), 禅林僧宝传 (唐末至北宋)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 居士传记载汉地佛教的世俗信仰者。净土圣贤录 。宗派史:传法宝纪 ,唐杜朏撰,记载禅宗北宗(神秀)传法世系的著作。历代法宝记 ,记述禅宗南宗传法世系的著作。纂集用

7、采录、整理、分类、述解等方式,将不同资料按一定主题加以编纂,用来研读保存的佛教著作,资料往往广泛收集。法苑珠林一百卷,唐代道世编,分门别类介绍佛教各种教理合一般知识,汇集一切佛法教义精华的一部重要典籍。敕修百丈清规八卷,对禅寺的僧职设置、管理制度、日常行事、礼仪规范都做了细致规定一切经音义 ,一百卷,唐代慧琳撰,释文包括注音,释文,析字,辩体,是详细的古代汉语辞典。佛教杂类文献护法类:弘明集(兼收信佛与排佛两派的不同观点,保存中国佛教早期史的重要资料)地理志: 记述佛教发源地和流传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 名胜古迹、 人物传说的佛教典籍。著名的有 大唐西域记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广清凉传

8、 、 洛阳迦蓝记 、 阿育王寺志等。杂记:诸如三宝感应、善恶报应、朝野趣闻、丛林轶事等。著名的有法华经传记、 华严经传记。汉文大藏经大藏经 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包括一切汉译经律论已经经过选定的佛教典籍,分类编撰的佛教丛书。历朝均有编纂,有开宝藏、 赵城金藏 、 普宁藏、 龙藏。史学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 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 403 年) ,下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 1362 年, 354 卷,近四百万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而赐名。 -编年体的优劣史记,西汉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其写法开正史纪传体之先河。

9、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与资并称双璧。不仅史学价值高,文学价值也极高。鲁迅 -纪传体的优劣 纪传体以人为本展开记录,对人物的刻画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真实。但是很难记录整个历史发展的全面情况。编年体以年代的发展记录事件的发生能够全面的记录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对特定人物的记录比较平面,不连贯。地方志 (名)地方行政区的历史,一般与地理结合。内容包括地图、名胜、人物、风俗、艺文、灾异等,分类有总志、府志、边关志等等。发端于秦汉之际的郡书

10、,到南北朝时期大发展, 华阳国志初具形制,宋代以后愈加成熟。作用考察地理沿革、政治作用,文学创作与研究,开发旅游等等 族谱 (名)记载家族历史的文献,功能是敬宗收族,理清血缘、记录世系。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族谱兴起,中间因战乱而衰落,明清时达到高潮。内容:谱序、凡例、字辈、家训等等。价值:文物价值、研究婚姻人口、移民的重要资料,多有诗文,可供文学研究。近代中国文献-四大报纸申报:1872 年在上海创刊, 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重视对国内外大事采访报道,注意市井琐闻和社会变化,使之成为中国真正意义的现代大报。要求:情简而能祥,文字通俗,不仅士大夫欣赏,即使工、农、商贾皆能通晓。有国家之政

11、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副刊自由谈堪称现代文学史,“ 自由谈 ” 的内容五光十色,许多大家都曾在该刊发表作品。大公报 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益世报: 1915 年,天主教天津教区副主教雷鸣远创办,抗战中反日的舆论先锋,先后有罗隆基、钱端升等任主笔。民国日报 :1916 年 1 月 22 日,以讨袁为主旨的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该报是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主要言论阵地。后成为中国国民党机关报。文学文献学的类型三国以前,文学作品主要是单篇流传,除了诗经、 楚辞外,直至东汉末年才有别集,总集的类型。古代文学文

12、献分类中, 隋书 ?经籍志把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大类。清代修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扩大为五类,增加词曲,诗文评别集(名) 凡个人作品的综集称别集,诸家作品的综合称总集。自编别集: 开始于六朝, 最初开始重诗赋,按时代有前集、 后集。 按分量可分为全集、选集,按作品精细程度分正集、外集,按作品体裁可分为诗集、文集,或诗文集。集部内容相当庞杂,切不可把文集等同于文学作品别集取名方式也很复杂,一个人文集往往名目复杂研究人物 ,那么依靠他的诗文是研究他的生平、仕途、履历、交游思想的最重要的材料。类书(九成是论述)概念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方法排列,便于查考事物的工具书。类别:综合性类

13、书往往天地人事物皆备,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草木鸟兽鱼虫都收,条目越多,资料越细。查检各种资料:古代类书保存了大量古代资料。查诗文语句典故之用。校勘古书之用。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容易出现翻刻、抄写的错误,类书则可以帮忙校改。辑录古书。古籍在流传中容易散佚掉,类书辑录古书,保存了大量逸文逸篇。类书之作,始于三国魏文帝命刘劭、王象等人编纂的皇览唐北堂书钞,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艺文类聚宋 四大类书明永乐大典清古今图书集成 丛书概念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 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丛书始自宋代,盛于明清。自元明至近代,所刻近三千种。中国绝大多数古籍

14、以丛书的形式保存下来。百川学海 :中国刻印最早的丛书。宋度宗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学目录的结构 - 书名项为著录文献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书名项书名:古人命书名多不一致,同书异名、异书同名多有存在。篇卷:目录多记载。作者:记录生活朝代、字号、籍贯、姓名。版本:早期书目不重视,后代逐步重视。叙录的源起与体例特点叙录(或称书录解题、提要等)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分类沿革从六类到

15、四部六分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创始于刘向的七略,反映汉代学术发展的状况。六艺略(九种)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十种)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诗赋略(五种) :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兵书略(四种) :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数术略(六种) :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四种) :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经史子集经部:经部著录儒家经典与后儒解经之著作,以及与学习经书有关的读物如小学之类。史部: 汉志无史籍类,而附于“ 六艺 ” 之 “ 春秋 ” 类中。晋荀勖中经新簿

16、始设史籍,后对史籍划分渐细,分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略录。后世仍有调整增设。子部内容庞杂,包罗哲学、军事、农业、医药、天文、数学、艺术、手工、饮食、动植物及阴阳五行、风水占卜和类书等各方面著述。其小说类还包括小说一类文学作品。集部:以汉志 诗赋略为基础不断扩展而来。隋志有 “ 楚辞 ” 、“ 别集 ” 、“ 总集 ” 三类,后世增设 “ 文史 ” , 四库全书总目又增设“ 词曲 ” ,共为五类。官修目录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私修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尤袤遂初堂书目宋的三部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中国目录学起源于西汉末年的刘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