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30004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技师半燕尾双配件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摘要 论文由四个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实例图纸和技术要求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工艺分析,主要有零件的形状结构和配合特点的分析以及划线方法和测量方法的分析,第三部分是有关零件划线坐标点和工艺尺寸的计算。第四部分是零件的加工过程及要求,以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关键词 工艺分析 尺寸计算 测量方法引言 钳工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年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钳加工工作已被机械加工所代替,但装配钳加工工作作为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 工序 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机械产品的装配、维修、检验都需要装配钳工工人的工作去完成,装配钳工也是所有机械设备最终制造完成的必须工种,

2、可见装配钳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所以掌握装配钳工的技术要点对机械制造来说非常的重要。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住,事宜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与机械加工相比,钳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制造精度不高,但也是机械加工中不便和难以完成的工种,特别是装配钳工,它关系着产品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位公差,也就是说装配钳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问题,合格与不合格。然而我们只有懂得装配工艺规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力,保证产品质量,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生产,才能保证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增加工厂收益,所以只要我们懂得了装配的注意要点,才能在生产中更大的发挥我们自己的力量。装配钳工的基本技能主要对部件机械零件进行加

3、工,装配,设备维修,工具的制造和修理等。台钳加工零件: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可由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精密加工(如,刮削挫削样板和制作模具等等)以及检验及修配等。 装配: 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设备维修: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出现损坏或长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响使用时,也要通过钳工进行维护和修理。1工具的制造和修理:制造和修理各种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种专业设备。本课题结构简单,主要以侧面加工为主,加工时要按照技术要求,控制好加工精度。加工半半燕尾模板首先应进行工艺

4、分析,接着进行有关尺寸划线坐标点和工艺尺寸计算,然后是零件的加工过程及要求,最后去毛刺,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正确使用量具测量,采用合理准确的测量方法确保加工精度。在半燕尾模板的加工时主要的工具有10寸粗齿平板锉、8寸中齿平板锉以及6寸细齿平板锉,在加工孔径时需要 3mm、7.8mm 以及 10mm 的麻花钻,主要的量具有万能角度尺、直角刀口尺等等。21实例图图 1 1 半燕尾模板半燕尾模板技术要求1 工件 1、2 不得自行锯断2 各加工面平面度误差小于 0.015mm3 各加工面对 A 面垂直度误差小于 0.025mm4 工件1、2配合间隙0.04mm5 锐角倒钝2工艺分析2.1

5、 零件的形状结构和配合特点的分析1)零件形状结构的分析:该零件主要以半燕尾形状为主,结构看似简单,但半燕尾凸件部分是向右倾斜 60 角度的,为了划线的准确性,必须先对各划线坐标点进行计算,并且在划线时不是以同一个基准面划线的,同时加工面多且较小,因此加工是有一定难度的。32)零件配合特点的分析: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半燕尾零件分为凸件和凹件两部分,通过零件图的分析在加工时应该以半燕尾凸件部分为基准件,半燕尾凹件部分为配作件。加工时,先加工凸件部分,再根据凸件部分的基准加工凹件部分,由于该零件的配合是盲配,为了能达到配合后技术要求,即配合间隙小于 0.04mm,必须准确的控制好凸件部分的尺寸,所以

6、在做半燕尾凹件部分的尺寸时,必须按半燕尾凸件部分的实际尺寸配作,即如果半燕尾凸件部分的尺寸做小,那么半燕尾凹件部分的尺寸也因跟着做小,从而保证配合间隙,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2.2 划线方法和测量方法的分析1)零件划线方法的分析划线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在毛坯上用划线工具划出加工界限的一种操作。本次设计的半燕尾模板的划线基准面不是一致的,因为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是向右倾斜 60 角的,在划线之前必须正确的计算有关尺寸划线坐标点和工艺尺寸,所以要分成几个步骤划线。首先是以 B 面、C 面为基准面划出a、b、c 三点的坐标按照图纸加工完成后,再分别以 ab 面、bc 面为基准面划出凸件部分各相关尺寸,

7、完成凸件部分后再以 B 面、C 面为基准面以及根据凸件实际尺寸加工凹件部分型腔面各尺寸(如图 2 所示) 。因为划线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所以在加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尺寸的测量来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图图 2 2 a a 点、点、b b 点和点和 c c 点坐标示意图点坐标示意图42)零件测量方法的分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各加工面的加工精度的符合图纸的技术要求,在加工时可以用刀口角尺通过透光法测量各加工面的平面度误差和垂直度。在加工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尺寸不能直接通过测量得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其它方法来辅助测量.如:在加工燕尾模板凸件部分斜面位置时,为了保证斜面的位置精度,可以用芯棒间接测量和相关辅

8、助计算的方法,测量好燕尾斜面的位置,其相关计算方法和测量在下面会详细介绍。3.有关零件划线坐标点和工艺尺寸的计算3.1 有关零件划线坐标点的计算从图 2 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到 a 点以 B 面、C 面为基准面所以 a 点坐标为( 25 ,52 )和 e 点以 ab面、bc 面为基准面所以 e 点坐标为( 36 ,10 ) 。 (如图 3 所示)图图 3 3 a a 点和点和 e e 点坐标示意图点坐标示意图在图 1 零件图上可以做一些辅助三角形来方便计算,根据三角形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可以求出各点坐标,计算过程如下:1)以 bc 边作一个外三角形(如图 4 所示) 根据三角函数可得 bf = s

9、in30 X bc 5bf = 13mm cf = con60 X bccf = 22.52mm2)以 b 点坐标计算(如图 5 所示)因为 cf = 13mm 。零件外形长为 95mm,所以bg = 95 - 13 - 52 = 30mm由三角函数可得 ag =cot60 X bg = 0.577 X 30 = 17.32mmb 点到基准面 B 的距离为25 - ag = 25 - 17.32 = 7.68mmb 点到基准面 C 的距离为95 - 13 = 82mm因此可以得到 b 点坐标 即 b:( 7.68 , 82 ) 图图 4 4 半燕尾凸件辅助尺寸计算示意图半燕尾凸件辅助尺寸计算示

10、意图 图图 5 5 b b 点坐标计算示意图点坐标计算示意图3)c 点坐标计算( 如图 5 所示)6c 点到基准面 B 的距离为22.52 + 7.68 = 30.2mmc 点到基准面 C 的距离为 95mm,所以可得 c 点坐标 即 c:(30.2 , 95)4)d 点坐标计算( 如图 6 所示) 由图可知,ch = 10mm,求 cd。由三角形定理,设 hd = X , cd = 2X 即 X = 5.77mm 所以 cd = 2 X =11.54mm 因为 c、d 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 d 点到基准面 B 的距离和 c 点相等,d 点到基准面 C 的距离为95 -11.54 =83.46

11、mm,综上 得 d 点坐标 即 d:(30.2 , 83.46)图图 6 6 d d 点坐标计算示意图点坐标计算示意图 3.2 有关零件工艺尺寸的计算为了控制好半燕尾的斜面加工,半燕尾上用直径 10X25mm 的芯棒作辅助测量的三处尺寸,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71)半燕尾凸件部分斜面控制方法 (如图 7 所示)因为芯棒直径为 10mm,所以半径 R = 5mm,又因为bap = 60所以O1ap = 1/2bap = 30ap = cot30X 5 = 8.66mm 所以可计算出芯棒到基准面 B 对面的距离为70 -(25 - 5 - 8.66)= 58.66mm图图 7 7 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

12、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 6060斜面位置控制方法示意图斜面位置控制方法示意图 2)半燕尾凸件部分斜角控制方法 (如图 8 所示)同上所述 可求出芯棒到 ab 边为26 +( 8.66 - 5.77 )+ 5 = 33.89mm图图 8 8 半燕尾凸件部分半燕尾凸件部分 6060斜角位置控制方法示意图斜角位置控制方法示意图3)半燕尾凹件部分型腔斜面控制方法(如图 9 所示)8图图 9 9 半燕尾凹件部分型腔斜面控制方法示意图半燕尾凹件部分型腔斜面控制方法示意图因为芯棒直径为 10mm,所以半径 R=5mm,又因为zwv=60(如图 9 所示) ,所以uwv =1/2zwv = 30 ,vw=cot3

13、0X 5=8.66mm 所以可计算出芯棒到基准面 B 的距离为27 + 8.66 + 5 = 40.66mm4零件的加工过程及要求4.1 检查来料是否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如图 10 所示)图图 1010 备料尺寸示意图备料尺寸示意图9图图 1111 基准面及外形尺寸加工示意图基准面及外形尺寸加工示意图4.2 基准面及外形尺寸加工 1) 用锉刀先加工一个大平面作为基准面 A,在加工基准面 A 时要用刀口角尺多次横向、纵向、对角测量其平面度,保证 A 面加工精度达到图纸和技术要求。(如图 11 所示)2) 锉加工相互垂直的两个基准面 B 和基准面 C,且 B 面、C 两个面要与大平面 A 互相垂直,

14、加工时用刀口角尺测量垂直度和平面度。加工后在大平面 A 基准面 B、C 三面做记号(表示基准),防止后面加工中把基准弄错。(如图 11 所示)3) 锉加工 70mmX95mm 的外形尺寸,保证尺寸 700.02mm 且与基准面 A、基准面 C 相互垂直;锉加工与基准面 C 相对的平面,保证尺寸 950.10mm 且与基准面 A、基准面 B 相互垂直。(如图 11 所示)4.3 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加工1)分别以 B 面、C 面为基准划半燕尾凸件 a、b、c 坐标点位置,并按图纸复核检查所划尺寸线是否正确,然后在工艺孔上敲冲眼。 (如图 12 所示)10图图 1212 a a、b b、c c 坐标

15、划线示意图坐标划线示意图2)3 的工艺孔加工。将工件正确装夹到平口钳上,装夹中要注意工件与平口钳钳口水平一致。用3mm 的钻头钻 a、d 两个工艺孔,钻孔时严禁戴手套,注意钻削进给量要适当,防止将钻头钻断。 (如图 12 所示) 3)去除凸半燕尾上部分废料,留 0.3mm-0.5mm 的加工余量。4)对面 1、面 2、面 3 进行粗锉加工,留有 0.10mm-0.20mm 的加工余量。 (如图 13 所示)11图图 1313 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半燕尾模板凸件部分 1 1、2 2、3 3 面加工顺序示意图面加工顺序示意图5)先对第 1 面进行锉削精加工,控制好尺寸 52mm 的公差要求。 (如图 13 所示)6)再以加工好的第 1 面为基准面加工 60的角度,用多功能角度尺测量角度,同时用一根直径10mm 的芯棒作辅助测量,控制 25mm 的尺寸公差要求。 (如图 13 所示)7)当 60角做好后,精锉第 3 面,因为第 3 面与第 2 面的垂直度不好测量,因此,我们可以用角度尺以基准面 B 的对面为基准来测量第 3 面与其之间的 60夹角,要注意测量第 3 面的平面度。8)分别以第 2 面、第 3 面为基准划 18mm 和 22mm,在两条线的交点处敲冲眼,先用 3mm 的钻头点钻定位,注意对称孔尺寸 18mm 和孔距 22mm 的尺寸公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