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9044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推荐推荐 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郭迎金等级:四禅舍念清净地文章:623积分:168注册:2009-11-18 18:18:142011-04-16 19:31:11 楼主 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文/许士中弘一大师在 1942 年 10 月 13 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午后 8 时,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临终前 3 天,书“悲欣交集”四字并自注“见观经”一纸交侍者妙莲法师,为其最后绝笔。如何解读,值得推敲。大师的“悲欣交集”四字对于不同角度、层面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如学者叶圣陶先生解释“欣”字,一辈子

2、“好好地活”了,到如今“好好地死”了,欢喜满足,了无缺憾。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教授认为“悲“是悲悯众生的苦恼,“欣“是欣幸自身得到解脱” 。大空法师说“大师之所谓“悲“者,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世界之大劫未已,悲法门之戒乘俱衰,悲有情之愚慢而难化,悲佛恩之深重而广大,总之为慈愍众生而起之“称性大悲“也。大师之所谓“欣“者何,欲求极乐,欣得往生,欣见弥陀而圆成佛道,欣生净土而化度十方” 。叶圣陶先生解释的“欣” ,只属“好人”范围,似乎只说到佛教所说人乘,也就是五戒标准,并且没有解释“悲”字。钱仁康教授和大空法师解释很好,二人基本相同,而大空法师的解释更为完备,非常精要。又著弘一大

3、师传的作者台湾陈剑慧教授说“弘公把“悲欣交集“交给他的法侣妙莲法师,是告诉妙莲,他是决定“往生“了。“悲欣交集“是弘公当时临终的情境。是一种念佛见佛,一悲一喜的境界,不见佛的人,便不知道念佛也会起悲心” 。此说甚妙!和盘托出弘一大师当时之心境,而此境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过来人才能知晓,有同等感受之人才能道出!笔者认为:要进入大师当时写“悲欣交集”之心境,还得从大师自注“见观经”三字入手。大师预知后人很难理解和契入他的境况,特自注“见观经”来指明方向和契入点。笔者认为:现在第一要确定,大师自注的“见观经”指的是哪部经?第二怎样去解读“见观经”和“悲欣交集”?弘一大师出家后即依蕅益大师

4、礼地藏,诵普贤,阐教宏律,归心净土。而临终前六天的情况是解读的关键。据记载,得知弘一大师在临终前 6 天内集中关注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乘愿再来度生之事上。现粗浅解读一下,有助于契入大师所写“见观经”和“悲欣交集”之心境。 “助念时诵普贤行愿品赞,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文” ,表示大师一生修持得力于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 ,而“末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和“再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诸含识” ,表示普贤行愿品中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大师亦复如是。与历代高僧大德一样为未来修行者作一示范,具体落实在最后称佛名号上。又以净土五经中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如是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和无量寿经

5、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中的“十念必生愿”表示决定往生,并且发愿重来度化,普利一切众生。所以大师晚年经常书写华严经中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经文广为结缘。话说至此,顺便提一下,以往佛教念诵文本的回向偈中古人均以“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作为回向念诵之文。弘一大师却把最后一句“不退菩萨为伴侣”改为现在所用的“普利一切诸含识” 。 “含识”二字是佛教用语,解释为含有心识,灵性之有生命众生。可见发心广大,度生之心切,也是大师所修证,大慈大悲的一种自然流露。所以在此时所写的“见观经” ,应该与净土宗经典有关,才能与当时之事实相合。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是

6、五经一论,即佛说阿弥陀经 、 佛说无量寿经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普贤行愿品和往生论 。大师所指“见观经”应该就是简称观经的观无量寿佛经 。 “当在此诵经之际,若见予眼中流泪,此乃悲欢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误会”之嘱咐,表明大师当时所现境界的感受,怕人误会,故提前说明。其意为请不要用凡情测度我悲欢交集时眼中流泪的现象。所以九月初一日所写的“悲欣交集”亦复如是,怕别人误会,特别注明“见观经” 。 “八月三十日整天不开口,独自默念佛号。越至九月初一日下午写“悲欣交集“四字交莲师” 。通过整天独自念佛,大师提起正念进入念佛三昧,故而念佛见佛,境界现前,此时随手拿起一张

7、曾写过字的纸来记下当时之心境,极其自然。怕后人误会,特注明“见观经”三字来说明“悲欣交集”之原因。然而我们在观经中找不到“悲欣交集”四字。以愚测度此四字是大师念佛见佛的三昧境界,而其感受与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相同。同时大师也见到了如观经所说的一切境界,这与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临终时所见到的也一样,故而“悲欣交集” 。 “初二日命莲师写回向偈” ,表示大师功德圆满之意。 “回向”在佛教中极为重要,表示将所修持种种功德回转凡情,归向菩提(即自利利他) 。 “初三日,因莲师再请吃药,示不如念佛利益及乘愿再来度生等嘱” ,表示大师发起了大菩提心,悲悯众生,故而上求下化,自利利他。只有一心求生净土,方可乘愿

8、度生,普利一切含识。 “初四日因王拯邦居士力恳吃药及进牛乳,说十诵戒文等。是晚七时四十五分钟,呼吸少促,八时正遂吉祥西逝” 。表明大师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是念念不忘佛之遗教“以戒为师” ,以宏扬律宗为己任,使佛法永住神州,此举将永作人天之典范。 “吉祥西逝” ,证明大师学佛悟证深入,来去自由,学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示现涅盘之吉祥卧相。故大师火化后“得舍利一千八百余颗,舍利块五六百颗” 。所谓舍利者,梵语设利罗,乃戒定慧忍力功德薰修所致。大师临终时心中所现的境界与观经上所描述的一般无二,这或许才是弘一大师自注“见观经”的真实含义。简言之即是,见佛闻法,证无生的境界。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法, “无生”

9、是佛教用语,解释为“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 。“悲欣交集”之“悲”字,在佛教中有更深的解释, 大智度论.释初品大慈大悲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由于弘一大师发心广大,度生心切,现在又能见闻佛法,往生极乐证无生法忍,可以真正去实践多生以来的度生大愿,此种悲与欣之心境交集在一起,非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大师临终前谓妙莲法师云:“我生西方以后,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 。弘一大师大愿如此,而临终所现与观经所说之境界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发愿“乘愿再来,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 。现在成为事实,能不“悲

10、欣交集”!据以上资料分析,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弘一大师临终前心境所现与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相同见佛闻法,顿证无生。又与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有着相同的感受见到观经所说的极乐世界种种景象。而“见” , “现”在古汉语中两字相通,是否此处之“见”当作“现”解。当观经之境“现”与弘一法师眼前时,弘公自然就发起了悲悯众生沉沦生死之苦,欣喜自己离苦得乐;并由于当下见佛闻法证无生,了却大师多生多劫度生“普利一切诸含识”之大愿。此“悲”转化为拨除众生之苦有大力量了, “一切度生的事业,都可以圆满成就” ,而感到欣慰无量。如此感受之“悲”“欣”交集在一处。故而自然写下“悲欣交集”之感受,并请大家不可以凡情测度,特

11、指明“见观经”即依现出观经之境界,去理解当时之感受。以上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由于是大师修证所感,唯心所现之境界,只有与大师有同等修证者,方可知晓,方能道明。愚犹如盲人摸象,臆测如此,不知大师在常寂光中能点头首肯否?【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1 1 10 1/1 1 跳转到版面.佛法修学 初学入门 有问有答 佛法修学 心得体会 推荐热点 精华贴子佛法人生 人生情感 心灵驿站 佛教人物 经咒故事 共修自修 素食放生佛教资讯 佛教资讯 网站公告 历史主题 旧事重提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快速回复:推荐试解弘一大师临终绝笔之心境段落格式 普通格式 标题 1 标题 2 标题 3 标题 4 标题 5 标题 6 标题 7 已编排格式 地址 字体 宋体 黑体 楷体 仿宋 隶书 幼圆 新宋体 细明体 Arial Arial Black Courier Verdana Wide Latin Wingdings 字号 1 2 3 4 5 6 7 默认悠嘻猴绿豆蛙更多.更多.更多.内容限制: 字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