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275695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宁强县“十二五”发展规划(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陕西省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关键时期。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明星县意义十分重大。 一、 “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是我县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罕见的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紧

2、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 “十一五”规划目标将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国民经济增速较快,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预计到“十一五”末,生产总值达到 30.3 亿元,是 2005 年的 2.36倍;人均 GDP 将超过 8000 元;地方财政收入将达到 6700万元,年均增速超过 12%。2005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7:24:39,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将调整为 31:26:43。五年间,一产降低了 6 个百分点,二产增加

3、了 2 个百分点,三产增加了 4 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顺利推进,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工业经济逐年增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重点建设投入加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预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2.35 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3.3 倍,年均增速达 57.43%。一批交通、城建、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城镇建设亮点纷呈,三区建设顺利推进,县城规划区扩展到 70 平方公里,城市容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执行良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预计2010 年底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4、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4960 元和 3775 元,分别是 2005 年的 2.63 倍和 2.68 倍,净增 9262 元和 2365 元,平均增速达到 21.3%和 21.8%。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学质量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启动实施,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有序推进,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有序推进,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非公经济蓬勃

5、发展,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宁强,成为推动宁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巩固在 90%以上;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居民居住、出行、通信等条件明显改善。双拥优抚、救灾救济、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全面开展,信访处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得到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继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治理与保护,严把新项目“准入关”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清洁生产,启动重点城镇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治污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能力不断增强;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 “十一五”期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降

6、低 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和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常年保持在100%。高度重视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 58.5%,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茅;加大了汉江沿江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区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实施南水北调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表明,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

7、社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如何巩固5.12 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成果,如何把生态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优势,如何把陕甘川交汇的门户优势转化为商贾云集、名牌荟萃的市场优势等,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奋力前行。 (二)发展新环境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进入经济大发展、结构大调整、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以绿色发展为主体的“低碳经济”蓬勃兴起,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开始实施,西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纳入国家政策层面,宁强生态优势和潜力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发

8、展空间与契机。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 四大机遇: 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宁强带来新的机遇。今年,国家决定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除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将重点加强培育地域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经济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这必将对我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方面争取到更大更多的投资。 2 “低碳经济”革命和资源禀赋优势给宁强带来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宁强是陕南秦巴山地生态区的组成部分,是汉江源头和嘉陵江水系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好于全省乃至全国。宁强具有重要绿色屏障作用,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陕西全省生态的总体水

9、平,影响着陕川鄂三省的生态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态大后方。同时,宁强丰富的森林资源、物种资源、水资源、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羌族传统文化民俗资源等特色鲜明,优势集中,这些都为宁强今后在绿色经济时代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给宁强区位优势凸显带来的新机遇。宁强地处陕甘川毗邻地区,从宏观区位看,属于西三角经济圈;从生产力布局看,属关中-天水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交汇区;从交通地理区位分析,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京昆线的一段,也是全省公路“三纵、四横、五辐射”规划打通西南出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华北入川必经门户之一,是实现“千里蜀道一日还”的

10、快捷通道。西汉高速公路的通车和西成客运专线、阳安二线铁路的建设将使宁强交通融入到全国铁路大动脉和陕西省快速交通网络之中。昔日制约宁强发展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瓶颈将逐渐通畅,区位优势正在凸现。北承关中-天水经济带、南接成渝经济圈,紧依陕甘川毗邻经济活跃地区的宁强,必将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扩张的外延、辐射承接地。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为宁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支持力度,为促进我县融入关天经济带、西三角经济圈和加强地域间的经济联系,率先进入绿色发展的前沿,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带来新的契机。 4、县域经济发展积淀和 5.12 大地震灾后重建放大效应造就了宁强发挥后发优势的机遇。宁强处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的一

11、个后发区域,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也有可以研究分析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道路寻求最短的发展路径、便于吸引先行者资本和技术的移入、便于用较低廉的成本生产出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吸引必须在清洁生态环境下生产的绿色产业项目等后发优势。加之在应对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中积累的复杂环境下恢复重建和保持稳定发展的成功做法。这些都为宁强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大挑战: 我县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发展总量较小,整体质量偏低,竞争力不强;面临县域经济区域竞争的压力较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凸显;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别的难度增加等四

12、大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县面临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所处在的既是“黄金发展期” ,也是“矛盾凸显期” 。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外环境有利于宁强更好更快更可持续发展。全县上下要准确把握全县总体发展特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切实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 “十二五”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及“西三角”经济圈及汉中循环经济集聚区,以建设陕甘川毗邻明星县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以努力建设以生态示范县、绿色产业基地、休闲人居

13、胜地为载体,全力打造秀美宁强、活力宁强、和谐宁强,全面建设陕甘川毗邻明星县。 2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我县采取“136”发展战略。 “1”1 条主线:以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明星县为主线。 “3”3 大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 “6”三大发展载体、三大建设目标:努力建设生态示范县、绿色产业基地、休闲人居胜地为载体,全力打造秀美宁强、活力宁强、和谐宁强。 (二)发展目标 1三大战略定位 生态立县战略 我县是汉江水系发源地和嘉陵江水系上游,被中、省、市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定位为生态功能区。建设宁强生态县, “留宁强一方净土、送下游两江清水” ,既是我县建设生态县的内在要求,

14、也是秦巴山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宁强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保护生态是宁强的硬约束,更是宁强的软实力所在。保护生态也是宁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唯一前提,是宁强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就是要把生态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并成为贯穿宁强经济社会各行业发展的灵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 ,真正成为宁强的“立县之本” 。通过争取国家和地方投资、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依托产业和城乡生态化工程建设,继续做好“青山、秀水、绿地、蓝天”大文章,要申报规划建设好汉水源国家森林公园和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着力进行生态环境品牌营

15、销,建设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进一步放大“陕西生态屏障”品牌,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县,进而规划建设宁强生态县。 绿色强县战略 实施“绿色强县”战略就是要在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上重点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及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着力打造“生态牌”绿色农产品基地。稳定和提升现有矿产资源、水能开发、生物开发等为主的工业向绿色、循环、低碳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工业生态化。充分发挥宁强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逐步建立起以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为支撑,以循环经济园区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主体,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

16、断提高,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生态经济体系。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陕西省独具特色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西部绿色产业基地。 旅居兴县战略 近几年来,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初见成效,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旅游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实施“旅居兴县”战略,就是要以生态、旅游、环境优势为依托,通过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融入秦巴国际生态旅游圈和西安、成都两个旅游大市辐射区域,结合七里坝新区和小城镇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并进,吸引周边发达地区人口来宁强投资居住为目标,不断提高知名度,聚人气、兴三产,实施城乡统筹,把旅居经济培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陕西省著名环境优良、适宜人居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人居胜地。 2总体目标 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镇、产业、人口布局进一步合理,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生态特色经济进一步显现,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初步把宁强建成以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