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3264190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4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大学生如何学习礼仪人是礼仪的行为主体,所以讲礼仪首先应该从个人礼人是礼仪的行为主体,所以讲礼仪首先应该从个人礼仪开始。个人礼仪主要包括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到方面仪开始。个人礼仪主要包括言谈举止、仪表服饰等到方面的礼仪要求。个人形体美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修养,服饰的礼仪要求。个人形体美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修养,服饰装饰艺术、礼仪插花。装饰艺术、礼仪插花。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友好的表示

2、,这也是一种德,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行为心表,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是众所周是众所周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公德为准则,以个人品格修知的,个人礼仪如果不以社会公德为准则,以个人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养,文化素养为基础,而只是在形式上下功夫,势必事与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愿违。因为它无法从本质上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之心,友好之情,也就不可能真正的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好之情,也就不可能真正的打动对方,感染对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此间的友

3、谊,融洽彼此间的关系,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一个人,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一个人,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风流儒雅的风度,只有那些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流儒雅的风度,只有那些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理,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理,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按社会公德行事,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治理,轻遵守并维护社会公德,就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文明治理,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4、的道理,才能真正成为明辨礼与非礼之界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界的社会主义文明之人。对个人来说,个人礼仪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言,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就国家而言,个人礼仪乃属一种社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会文化,它是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4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治国教民的经典。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更是治国教民的经典。素有素有“礼仪之邦礼仪之邦”之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崇之美誉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崇尚礼仪,也

5、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也均尚礼仪,也极为重视礼仪教化,历代君主,诸路圣贤也均把礼仪视为一切行为的准绳,一切以礼为治,以礼为教。把礼仪视为一切行为的准绳,一切以礼为治,以礼为教。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事实证明了个人礼仪对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按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一位社会成员能够自觉按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最终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唾弃陋习,最终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以

6、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人们已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人们已知道,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与生俱来,也非一日之功。是要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化才能逐渐地形成。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渐变的过程。而完成这种变化则需要有三种不同的力量,即:个人的原动力,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即:个人的原动力,

7、教育的推动力以及环境的感染力。个人的原动力,亦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行个人的原动力,亦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为和思想发生变化的根本条件,也是人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人们每个人成良好礼仪风范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个体,人们每个人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只有首先具备了勇于战胜自我,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动中才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

8、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外来的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失礼行为,与此同时,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使个人礼仪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4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深植人心,真正成为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个人的原动力,需要个人的自律说,个人礼仪的形成需要个人的原动力,需要个人的自律精神。精神。从以下从以下 5 5 个方面来增强个人礼仪个方面来增强个人礼仪; ;第一,以个人为支点。第一,以个人为支点。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个人礼仪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自身

9、行动的种种规定,而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不是对任何社会组织或其他群体行为的限定。但由于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群体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个社会组织也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组织成员所构成的。因此,个人行为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任一群体、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人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的生存与发展。从此意义看,人们强调个人礼仪,规范个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内在涵养,更重要的人行为,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自身的

10、内在涵养,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序与文明。第二,以修养为基础。第二,以修养为基础。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个人礼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表现,而是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品格与文化修养。若缺乏内在的修养,个人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为的具体规定,也就不可能自觉遵守、自愿执行。只有“诚于中诚于中”方能方能“行于外行于外” ,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个人修养,因此个人礼仪必须以

11、个人修养为基础。为基础。第三,以尊敬为原则。第三,以尊敬为原则。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在社会活动中,讲究个人礼仪,自觉按个人礼仪的诸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4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项规定行事,必须奉行尊敬他人的原则。 “敬人者,人恒敬敬人者,人恒敬之之” ,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只有尊敬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义条件下,个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友好合

12、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还可以避免或缓解某些不必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的个人或群体的冲突。第四,以美好为目标。第四,以美好为目标。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遵循个人礼仪,尊重他人的原则,按照个人礼仪的文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明礼貌标准行动,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个人的自身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充分地展现个人的精视风貌。个人礼仪教会人们识别美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它能使个人形象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人们说,个人日臻完美,使人们的生活日趋美好。因此,人们说,个人礼仪是以礼仪是以“美好美好”为目标的。为目标的。第五,以长远为方针。第五,以长远为方针。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个人礼仪的确会给人们以美好,给社会以文明,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有这一切,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日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必须经过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此,对个人礼仪规范的掌握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功近利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