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肉加工特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51587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料肉加工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原料肉加工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原料肉加工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原料肉加工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原料肉加工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料肉加工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料肉加工特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原料肉的一般加工特性(一)肉的颜色与加工肉的颜色是肌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变化的外部表现,是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因此肉的颜色决定原料肉在加工中的应用。肉的颜色本质上由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产生。肌红蛋白为肉自身的色素蛋白,肉色的深浅与其含量多少有关。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对肉颜色的影响要视放血的好坏而定。放血良好的肉,肌肉颜色取决于肌红蛋白含量,肌红蛋白含量越多,其颜色越深。其颜色变化机理如下图所示:肉因种类不同、环境条件及生理变化等而表现的颜色深浅不同,如:牛肉较猪肉颜色红、生理异常肉的颜色深暗或灰白等,这就使得不同肉制品加工中对原料肉的选择、加工、贮藏提出不同的要求

2、。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加工中影响肌肉颜色变化的因素。1、环境中的氧含量O2分压的高低决定了肌红蛋白是形成 MbO2还是 MMb,从而直接影响肉的颜色。因此加工中应控制好氧含量。2、环境湿度环境中湿度大,则氧化得慢,因在肉表面有水汽层,影响氧的扩散。如湿度低并空气流速快,则加速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使肉色变褐快。如牛肉在 8冷藏时:相对湿度为 70%,2d变褐;相对湿度为 100%,4d 变褐。因此加工中应控制好水分含量。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高促进氧化,温度低则氧化得慢。如牛肉 35贮藏 9d 变褐,0时贮藏 18d 变褐。因此为防止肉变褐氧化,尽可能在低温下贮藏。4、pH动物在宰前糖原消耗过

3、多,尸僵后肉的极限 pH 高,易出现生理异常肉,牛肉出现 DFD 肉,此肉颜色较正常肉深暗,而猪肉易出现 PSE 肉,肉色苍白。因此因 pH 过高引起的生理异常肉在加工时应慎重作出选择,一般轻度 PSE 肉不限制应用,但不宜作腌制品原料。中度和重度PSE 肉修割病变的肌肉后用于肉制品加工;而 DFD 肉的保水力高,所以适合于做加热杀菌制品,但从 pH 值高和保水力高考虑,DFD 肉不适合作非加热肉制品的原料。5、微生物肉贮藏时污染微生物会发生肉表面颜色的改变。污染细菌则分解蛋白质使肉色污浊;污染霉菌则在肉表面形成白色、红色、绿色、黑色等色斑或发出荧光。所以贮藏时一般采用18冻藏。(二)肉的风味

4、与加工不同类型和同一类型的动物性食品,其风味有时相差很大。故在实际的肉制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遗传因素不同类型的动物肉,各有其特殊风味。如:猪、牛、羊、鸡、鱼、兔等肉,风味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动物,肉的风味也有差别。如:山羊肉比绵羊肉更膻;种猪肉带有令人作呕的腥臊味;健牛肉带有一种轻微的牛乳气味。动物的生长年龄对肉的风味也有影响。如:老牛肉比犊牛肉风味更浓郁;老母鸡炖出的肉汤更香等。2、饲料和疾病以及药物所喂养的饲料可影响肉品的风味。如长期喂养甜菜根的绵羊,其肉带有肥皂味,若长期喂养 萝卜,其肉则有强烈的臭味,用甲醛处理过的饲料喂猪,则猪肉带有油样气味。若动物患有

5、各种疾病,其肉风味也不佳。如患有肌肉脓胀、气肿疽、酮血症及苯酸中毒的动物,其肉的风味极差,往往带有特殊的臭味;动物在屠宰前,若口服或注射而吸收樟脑、焦油、乙醚等药物,其肉品会带有各种可恶的气味。3、肉的解剖部位动物身上的不同部位,其风味也有差别。如腰部肌肉较嫩,但缺乏风味;隔部肌肉风味浓,但韧度较大;牛的背最长肌不如半腱肌保持良好风味。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同部位的肉用于生产不同种类的肉制品。如背部肌肉(大排或通背),用于制作中式排骨和西式烧排;后腿部瘦肉多,脂肪及肌腱少,可加工西式熏腿、方肉、以整支后腿加工中式火腿(如金华 火腿),也可以用于加工肉松、香肠。前腿瘦肉多,肌肉间夹有脂肪,但结缔

6、组织膜较多,主要用于加工西式火腿。肋条肉,俗称五花肉,肌肉和脂肪互相间层,热煮时不易变形,是加工酱肉、腊肉、油炸制品及西式培根的主要原料。颈部肉又叫槽头肉,肥瘦难分,含血管、淋巴等结缔组织较多,肉质较差,用于加工肉馅、粉肠等低档产品。4、肉的冷却与成熟屠宰后的动物肉经冷却成熟,风味会增加。因为刚屠宰的动物肉不久便进入僵硬阶段,肉质 坚硬、干燥,不易煮烂,难于消化,没有香味,pH 值由 7.0 逐渐下降。到 pH 值下降为5.7 6.8 之后,肉渐渐成熟,肉开始软化,逐渐游离出酸性肉汁,结缔组织软化,僵硬消失,肌肉柔软并有弹性。煮时,肉汤透明,气味芳香。用已成熟的肉加工肉制品,风味最佳。5、贮藏

7、环境肉经过贮藏,会渐渐失去风味。即使冷冻保藏,也会随贮藏时间、温度、湿度、环境条件的 变化,而使肉的颜色、营养成分及外观性状发生明显变化。在低温下长期贮藏的动物肉,吃起来有哈辣味,且口感明显较差。这是因为冻肉的脂肪组织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了一 些醛酮类过氧化物,特别是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酯类。各种脂肪中以家畜肉的脂肪最稳定,禽类次之,鱼类最差。而在家畜脂肪中,又以猪脂肪最稳定。肉在贮藏中,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时,肉中蛋白质会腐败分解而产生硫化氢、氨、吲哚等不良气味。此外,若将肉与有气味的化学物品和其他食品同时存放,肉会吸收这些物品的气味,如汽油味、香焦油臭味等。用这样的肉生产出来的肉制品

8、,风味必然欠佳。 6、肉的加热处理生肉的味道和香气很弱,但经过加热后,其香味会被提取出来。不同种类的动物肉,加热后会产生很强的特有气味,这是由于加热导致肉中的水溶性成分和脂肪的变化所形成。作为加热肉的风味成分,与氨、硫化氢、胺类、羰基化合物、低胫脂肪酸有关。如羊肉不悦的气味是由辛酸和壬酸等饱和脂肪。高温状态下加工的肉制品,会有一种明显的高温蒸煮味。如高温火腿肠、肉类罐头,由于在 高压灭菌时的加热,使蛋白质析出硫化氢,它与从罐内壁涂料内丙酮析出的氧化三甲基发生反应,产生各种化合物,包括 4-巯甲基-基五-2-酮,因而有“猫腥气味。传统的中式肉制品,大多加工温度低(8090),加工时间长 24h。

9、一般采用炖、卤、烧、烤、熏等工艺,能够充分提取出自身的风味物质,产品风味浓郁,加工过程中只需加入传统香辛料即可。而西式肉制品大多是通过灌装,并带包装蒸煮,缺乏风味,生产中可加入少量肉用香料以提味。尤其是那些出品率高,各种辅料、添加剂相对用量多的灌肠类制品,风味更难以保证。要通过添加稍大点量的香辛料和肉用香精的途径来起到掩盖异味、增加香味的作用。总之,影响肉制品风味的因素很多。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动物肉生产不同风 味的肉制品。且用不同部位的肌肉生产不同种类的肉制品,并注意香辛料及调味香精的合理使用,才能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肉制品。(三)肉的保水性与加工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肉制品的出

10、品率直接关系到其产量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效益的好坏。影响肉制品的出品率的诸多因素中,提高肉制品保水性为重要因素之一,在加工中应考虑的影响肉制品保水性的因素如下:1、动物因素畜禽种类、年龄、性别、饲养条件、肌肉部位及屠宰前后处理等,对肉保水性都有影响。兔肉的保水性最佳,依次为牛肉、猪肉、鸡肉、马肉。就年龄和性别而论,去势牛成年牛母牛,幼龄老龄,成年牛随体重增加而保水性降低。不同部位的肌肉其系水力也有差异,试验表明,猪的岗上肌系水力最好,依次是:胸锯肌腰大肌半膜肌股二头肌臀中肌半腱肌背最长肌。其它骨骼肌较平滑肌为佳,颈肉、头肉比腹部肉、舌肉的保水性好。2、原料肉的成熟(1)pH 的变化:牲畜屠宰后,

11、要经过原料肉的成熟过程,由于乳酸的形成,畜肉呈酸性,当其 pH 值达到 6.06.2 时,肌浆蛋白质保水性降低,肌肉开始发硬,开始成熟过程的尸僵阶段,当肌肉 pH 接近等电点时(pH5.05.4),蛋白质静电荷数达到最低,这时肌肉系水力也最低。如稍稍改变 pH,就可引起保水性的很大变化,任何影响 pH 变化的因素或处理方法均可影响肉的保水性,尤以猪肉为甚。(2)蛋白质的变化:a.由于 ATP 的丧失和肌动球蛋白的形成,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间有效空隙大为减少;b.蛋白质某种程度的变性;c.肌浆蛋白质在高温、低 pH 的作用下沉淀到肌原纤维蛋白质上。以上因素均影响肉的保水性。因此,需要加入多聚磷酸

12、盐调整畜肉 pH 值,使其达到 6.5 左右,抑制肉保水性降低。3、原料肉的真空、低温腌制在真空、低温条件下原料肉腌制:一方面由于食盐作用,使肌肉蛋白质得到一定程度提取,肉的保水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低温真空状态下,NaCl、NO3-、NO2-可抑制微生物及酶的活性,而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保持了肉的保水率。4、原料肉中蛋白质的机械挤出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机械嫩化、滚揉、斩拌,利于蛋白质的提取,增加肉的嫩度,利于辅料渗透,加速腌制过程,同时有大大提高了肉的保水性。(1)机械嫩化:选用滚刀式嫩化机,借助对辊上有相互错开的刀,将肉切成很多缝隙,改变产品嫩度,增加保水性。主要原因:嫩化破坏结缔组织完整性

13、,增加肉的表面积;加速腌制液渗透,利于提高制品保水。(2)滚揉、斩拌:使原料肉中蛋白质淬出,蛋白质直接影响制品的保水性。5、原料肉加工过程中加入的保水剂肉制品加工中常用保水剂有:食盐、多聚磷酸盐、大豆蛋白粉、脱脂奶粉、淀粉、酪蛋白酸钠等。(1)无机盐类:a.一定浓度的食盐条件下,大量氯离子被束缚在肌原纤维间,增加了负电荷引起的静电斥力,导致肌原纤维膨胀,同时也使肌原纤维蛋白质数量增多,加热变性后将水分和脂肪包裹起来凝固,从而使保水力增强;b.较低浓度的磷酸盐就具有较高的离子强度,使处于凝胶状态的球状蛋白质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同时结合肌肉蛋白质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使蛋白质羰基被解离出来,羰基间负电

14、荷的相互排斥作用使蛋白质结构松弛,从而提高保水性;另外,焦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可将肌动球蛋白解离成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也使肉保水性增强。(2)蛋白质类保水剂:通过直接添加蛋白质(蛋白质所带静电荷对保水性的双层作用:a.蛋白质分子吸引水的强有力的中心;b.蛋白质分子间产生静电斥力,使其结构松弛)以达到保水目的;(3)淀粉类保水剂: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糊化,此时肌肉蛋白的变性作用已经基本完成,并形成网状结构,网眼中尚存在一部分不够紧密的水分,被淀粉粒吸取固定,从而起到保水的作用。6、加工温度(1)加热:由于蛋白质的热变性作用使肌原纤维紧缩,部分不易流动水变成自由水,在很低的压力下都可流出。同时,由于加热

15、导致非极性氨基酸同周围的保护性半结晶水结构崩溃,继而形成疏水键,使系水力下降。因此,加工过程腌制、斩拌、灌制都在低温条件下操作,可提高肉制品保水性,蒸煮温度也要求最低限,因蒸煮及杀菌温度越高,肉制品的保水性越差。(2)冷冻、解冻:肉类经冷冻及解冻,组织及细胞膜被破坏,Pr 变性聚集代替了 Pr-H2O 的结合,因而质地变硬、保水性降低。因此,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影响其制品保水率的诸因素应综合考虑,使肉制品的保水性达到最高,从而提高肉制品的出品率。(四)肉的嫩度与加工肉的嫩度是最重要的加工品质之一。肉品的老或嫩是其内部结构的反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肉中肌原纤维、结缔组织以及肌肉脂肪的含水量、

16、分布和化学结构。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肌肉中结缔组织、肌原纤维和肌浆的含量与化学结构状态是肉品嫩度的主要物质基础。一切可以引起上述成分的含量和化学状态发生变化的因素,均会导致肉品嫩度改变。1、肉嫩度的组织学基础肉中主要含有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纤维组成,每条肌原纤维又由肌球蛋白粗丝和肌动蛋白细丝构成,并由肌纤膜包围。多条肌纤维平行排列组成肌纤维束,并有结缔组织的肌束膜包围。当肌内脂肪沉积越多,肌束越细,结缔组织越少时,肉质就越嫩。构成肌肉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蛋白,是包围着肌纤维的肌内膜和肌束膜的主要成分。一般而言,结缔组织含量与肉的嫩度呈负相关,而脂肪含量与肌肉的嫩度呈正相关。肌肉中脂肪组织与结缔组织呈交叉状态的结构能疏松结缔组织,减弱结缔组织的物理强度,使得肌肉肌纤维束容易分离并易于被咀嚼,因而嫩度得以改善。肌肉嫩度取决于肌肉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肌蛋白的溶涨性、解离度和系水力等。肌原纤维中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肌动球蛋白均可影响其嫩度,特别是肌球蛋白、pH值、离子强度和某些外源性酶类(如胰蛋白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