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3248251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上册期中/末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忆读书 阅读忆读书 (节选) ,完成 15 题。 (18 分) 因为看三国演义 ,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 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 智深等人,都有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 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 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穆的满江红 “

2、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 是李易安的声声慢 ,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 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 , 使我对林译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 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 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代 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

3、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 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 不到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分) 怒发冲冠(un) 勉勉强强(qin) 2.解释下列加点字。 (2 分)酷爱 非常 若有所失 好像 3.根据提示,从上文中归纳有关作品。 (4 分) 作者喜欢读的作品有: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水浒传 、 满江红 、 声声慢 、 茶花女 、 红楼梦 。 作者不喜欢读的作品有:荡寇志 、 精忠说岳 。 4.根据下列要点,举出作者读书得到好处的例子。 (6 分)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

4、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 , “气愤填胸” 。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一个朝代和家庭盛衰的滋味。 读书扩大知识面。 读水浒传了解到“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读外国小说,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 读书提高品德修养。 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5.各写出下表中两部古代名著的一个故事和人物。 (4 分)故 事相关人物三国演义水浒传4.风筝 阅读风筝 (节选) ,完成 15 题。 (18 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 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

5、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 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 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2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 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 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

6、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有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 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 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 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 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

7、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 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 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 可是毫不怪代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

8、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根据下列的表述,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3 分) 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卷缩、颤 抖 费尽心思。苦 心 孤 诣 骄傲的样子。傲 然2.“我”对风筝十分“嫌恶” ,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 (4 分) 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可笑可鄙。 破坏(折断、踏扁)小兄弟制作的风筝。 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这件事看,小兄弟具有什么可贵素质?(2 分) 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或:具有创造精神) 。 4.画框词语“精神的虐杀”的含义是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 5.“我”做了错事,二十年后向小兄弟提起,小兄弟是什么感受?“我”有没有“补过”呢?(3 分

9、) 成年之后,弟弟对此事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宽恕。对此,作者的心因感动而沉重,后悔不已,深深自 责。 6.作者在文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你对儿 童玩游戏的看法。 (4 分)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快乐成长的表现,玩物未必丧志,游戏可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技能。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 (节选) ,完成 16 题。 (18 分)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 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

10、实,还能挑水挑 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 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 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 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 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 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3的。母亲亲手

11、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 ,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 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 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 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 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 骂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 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

12、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 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 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劳碌(l) 调味(tio) 妯娌(zhul)和睦(m) 节省(shn)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母亲是个好劳动。劳动好手。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共同特点的农民。 3.“母亲这样整日地劳碌着” 。这句话中的“劳碌”一词能不能换成“劳累”?试比较一下两个词的区 别。 (3 分) 不能。 “劳碌”指事情多而辛苦。

13、 “劳累”指过度的劳动而感到疲乏。从文中内容看,母亲操持一家二 十多口人的家务,应用“劳碌”更确切。 4.文中的母亲具有许多优秀品质,请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3 分) 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教子严格。 5.人们常用“心灵手巧”来赞美一个人心思灵敏手艺高。请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母亲“手巧” 的具体事例。 (3 分) 提示:把粗劣的饭食做得有滋有味(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例,不可只写“做饭作衣服”等) 。 6.写一句赞颂母亲的话,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 分) 提示: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6.小巷深处 阅读小巷深处 (节选) ,完成 18 题。 (19 分)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

14、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 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 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 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 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 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

15、中了。 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 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 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 “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 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 “您” 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 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

16、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 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 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勤的招咱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 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 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4“哦这?”这迟疑了瞬间, “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 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了心,让您受累了。 ”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