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4636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术概述及其健身作用与原理教学内容:1、武术概述2、武术的健身作用与原理开篇:中国武术在华夏土地上延绵了数千年,历史悠久并植根于民间。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 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国文化的长期熏陶哺育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传,历久而不衰,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国粹。中华武术具有多彩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文化意蕴,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竞技、 娱乐等多方面社会功能,无愧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精粹,不仅在中国受到广大群众喜爱,而且得到世界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一、武术概述1.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 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

2、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时代, 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促进了武术的萌芽。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夏朝建立,经过连绵不断的战火,武术为了适应实战需要进一步向实用化、规范化发展,夏朝时期的武术活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展:一、军队的武术活动二、以武术为主的学校教育。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

3、 田猎,商周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代设的“序”, “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卸,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 “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有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 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恒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 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术发展于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以来,盛行角力、击剑。随着“宴乐兴舞”的习俗,手持器械的舞练时常在乐饮酒酣时出

4、现,如史记项羽事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便是这一形式的反映。此外,还有“刀舞”, “力舞”等,虽具娱乐性,但从技术上更近于今天套路形式的运动。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 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 李白诗歌、 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宋元时期, 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 “英略社” ,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明清时期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流派林立

5、,拳种纷显。拳术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家之多;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 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广泛开展,1956 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1958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定了拳、刀、枪、剑、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武术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直到1972 年,全国的武术比赛和表演才重新举行。 1979 年,国家体委关于发掘整理武

6、术遗产的通知下发以后,各地体委和武协对武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挖掘整理工作,查明了全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 风格独特、 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 个,为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5 年 1 月,国家体委颁布和实施的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将运动员分为武英、一级武士、二级五士、三级武士、武童 5 个等级。 1996 年上海体院设立武术专业博士学位点。1998 年,设立和开始实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定位九段。1960 年新中国的武术代表团第一次出访前捷克,随后武术外访活动增多,1985 年 8 月,在西安第一次举办了武术国际邀请赛,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19

7、90 年 10 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1990 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标志武术走进亚运会。1991 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1999 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武术已经成为沟通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和友谊的纽带,必将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做出贡献。2.武术的定义何谓武术: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第一节武术的形式、内容

8、与分类1.武术内容丰富多采,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三大类:一、功法运动功法运动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做为主体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例如,专习浑元桩以调心、调身、调息,长时间站马步桩以增强腿力等。二、套路运动是武术动作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一)、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象形拳等。1、长拳:它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基本步型,并有蹿蹦跳跃、 闪展腾挪、 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

9、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 节奏鲜明的拳术。 它是在总结传统的查拳、华拳等拳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有各种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2、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委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24式简化太极拳,48 式太极拳以及88 式太极拳等。3、南拳: 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和

10、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其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常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4、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5、八卦掌:是一种以摆扣步走转为主,包括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掌法变换内容的拳术。它的特点是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6、通背拳:是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讲求冷弹脆快。7

11、、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前者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后者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二)器械: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是长、短器械的代表。目前在武术竞赛中,刀、枪、剑、棍也是重点竞赛项目。1、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类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

12、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刚劲有力。2、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 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以刺、 点、 劈、撩、挂、 崩、截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3、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枪要稳活,扎枪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

13、步法轻灵稳健。4、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它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三) 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1、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2、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

14、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3、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四) 集体表演: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三、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项。1、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 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

15、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3、短兵: 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 16 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第二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期的历史演变中期的历史演变中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武术的一般特点(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仍然是它的本质特性。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点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虽然套路中不少动作的

16、技术规格与技击原形有变化,或因连接贯串及演练技巧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具备攻防意义的动作,但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仍然是套路的技术核心。(二)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即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 “形断意连” ,“势断意连” 。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这一特点充分反映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 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和练功方法。(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