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233223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 维陆 镔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高三生物期末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 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 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水DNARNA肝糖元蛋白质等成分的样晶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 成分的样品是 T2 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 DNA,又有 RNA 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2.下列几种化学元素和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氨基酸的组成元素,缺乏 N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将会受阻 B. Fe 元素是血红蛋白的

2、组成元素,缺乏时就会影响生物体的能量的代谢 C. H 元素的含量在脂肪中比在糖类中高,O 元素的含量则相反,所以等质量的脂肪和糖 类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能量多。 Dmg 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影响光合作用,当其它条件均适宜而 Mg 元素减少时,三碳 化合物的含量相对将会下降 3.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 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 ATP 合成的相关酶系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

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形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 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 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 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 变化 6.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

4、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可培养成细胞系 由胚胎中胚层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从激活状态转为抑制状态的过程 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 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 ABCD华 维陆 镔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种子贮存的合适条件,做了下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实 验操 作 方 法贮存时间 (年)发芽率 (%)500g 水稻种子充氮气密封保存595实验一 500g 水稻种子普通保存185

5、500g 含水 10%的大豆种子于 300C 环境保存112实验二 500g 含水 10%的大豆种子于 100C 环境保存575500g 小麦种子用无水 CaCl2吸湿密封保存1080实验三 500g 小麦种子普通保存110A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温度与水对种子贮存和发芽率的影响 B实验一、三中设置的的实验材料互换对实验结论不会产生影响 C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其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无关 D由该实验可知,种子贮存应注意除湿、去氧,还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6、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9.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一肌内突触后膜的 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10.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 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D丁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1.关于图中 DNA 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此 DNA 放在含1

7、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2 代,子代中的15N 的 DNA 链占总链的 7/8B、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C、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部位,解旋酶作用于 部位 D、该 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1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华 维陆 镔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共同维持的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 pH 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3.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8、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几个地雀物种 B地理隔离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 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 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14.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 3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15.下列图一为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

9、,图二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 传输信息的一种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表示第一次感染,表示第二次感染) 图一 图二 A根据图一所示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抗生素 B根据图一,第二次接受感染后,抗体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由于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C图二表示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 D图二表示性激素的传输方式 16.如图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 B 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处于 A 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为 a 时,不同温度情况下 CO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

10、条件下,酶的活 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 CD 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 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D 点之华 维陆 镔后,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 D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 18.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 究查明,白花三叶草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 因 DH 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该两种酶在氰(HCN)的形成过程中先后发挥 作用,基因 dh 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作为亲代杂交F1全部产

11、氰,F1自交得 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 F2中产生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3:lB亲代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 DDhh 和 ddHHC氰化物产生的生化途径可以看出:生物的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决定D该实例能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9.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 受精作用 病毒的增殖过程 细菌的二分裂过程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DNA 探针的使用 细胞的融合翻译 逆转录 A B C D 20.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胚胎分割时需

12、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21.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 100%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22.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 9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 体组成正常。-9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A-1 B-2 C-3 D-4 23.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3、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 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 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D 和 d, E 和 e ,F 和 f 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A 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 2 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基因型是 DdEeFF 和 DdEeff B 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 1 种基因型, 基因型是 DEF。 C 如果此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 它产生

14、的配子类型有 2 种华 维陆 镔D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则减数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 的贡献更大,原因是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 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24.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格洛将双链 RNA 导入线虫细胞中,发现双链 RNA 能 高效地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他们因发现了 RNA 干扰机制而获得 2006 年诺贝 尔奖。RNA 干扰技术的应用不包括: A抑制某些基因表达来改变细胞的分化方向 B对目标基因进行表达阻断来推导该基因的功能 C抑制癌细胞中相关基因表达以治疗癌症 D研究信使 RNA 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 25.图

15、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 a、d 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图示结构包括 3 个神经元,1 个突触 B、如果刺激 A,C 会兴奋,则兴奋处外表面呈负电位 C、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D、若干 ab=bd,电刺激 c 点,灵敏电流汁的指针偏转两次26.图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物,旋转纸盒,一段 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 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 ;如果 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27.根据下图作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有( )A在适宜的温度、水肥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甲图中 a 点左移,b 点右移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