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317683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 101 中学 2011-2012 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初二 物 理 命题:初二物理备课组 审核:初二物理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错选、多 选、不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 如图 1 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2. 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3.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103cm B. 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80 C.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1.3ms D. 学生书桌高约为 200cm 4. 光污染已成为 21 世纪人

2、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 太阳光的 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 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光的( ) A. 直线传播 B. 漫反射 C. 镜面反射 D. 折射 5. 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 神舟 七号飞船项目已成功实现,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 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 是(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 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

3、/ 14 )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 1kg 的铁与 1kg 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7. 如图 3 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 应该是图 4 中的(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 t / s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 t / s 越小,表

4、示运动越快。 9. 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 4 秒的路程为 40 米,那么在第 8 秒时的速度是( ) A. 5m/s B.10m/s C.12.5m/s D.62.5m/s 10. 如图 5 所示,在水中 A 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 B 处,图 6 所示的四幅光路 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2 / 14 11.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 7 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甲 乙 B. 甲= 乙 C. 若 V 甲=V乙,则 m 甲m 乙 D. 若 m 甲=m乙,则 V 甲V 乙 12. 图 8 是小艳用某透镜观察小明眼睛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

5、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 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 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 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透镜可做成老花镜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题 3 分,共 12 分。错选、 多选、不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 13.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 夏天,湿衣服能很快晾干 C. 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D. 冬天,湖面冻起厚的冰层 1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6、) A. 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 土电话 ,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B. 道路旁设置 禁鸣喇叭 的标牌,是为了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广播发出的声音,在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会不断减小的是响度 D. 公路边植树,既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减弱噪声 3 / 14 15.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108 m/s B.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进入水中的光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16. 某校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规定:1000 米长跑的满分成绩为 3 分 34 秒。小明参加考试

7、时,前 500 米的平均速度为 6ms,后 500 米的平均速度为 4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5m/s B. 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8 ms ) C. 小明在本次参试中能取得满分 D. 小明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是 4 ms 三、填空题(17 24 题每空 1 分,25 26 题每空 2 分,共 17 分) 17.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白光不 是 。 18. 小明在商店买了个 MP5,开机后小喇叭里响起了动听的歌声,他说: 是周杰伦在演唱。 他 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 19.如果反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

8、角是 40 度,则反射角是_ 度。 20. 如图 9 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这表明发声的音 叉在 。 21. 2011 年 12 月 10 日晚浩渺夜空迎来 10 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一轮 红月亮 高挂夜 空的迷人景象,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月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 22. 南通的濠河被誉为 江城翡翠项链 ,濠河 水清鉴人 ,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 (选填 镜面 或 漫 )反射而形成人的 4 / 14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 )。 23. 图 10 是某种金属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15cm3的该种金属的质量为 _g。 24.

9、 如图 11 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 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 照相机 、 投 影仪 或 放大镜 )相似。如图 11 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 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摄像头。 25. 如图 12 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器的原理图是:一束激光以入射角 45 度照射液面,承接反射 光斑的 PQ 处用光电管接收并变成电讯号,电讯号再传输到控制系统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现光 斑在 PQ 处侧移了 S 距离,则液面上升高度_。 26. 利用超声

10、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以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 13 中的仪器 A 和 B 通 过电缆线连接,B 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装置,仪器 A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 B 接受到的超声 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 B,并将其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 C,使其每隔 固定时间 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 14 中幅度较大的波形。而 B 接收到的由小车 C 反射回 的超声波经仪器 A 处理后显示图 14 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波滞后的时间已在图 14 中标出(图中 每个较小的波形都是与它相邻的左端较大的波形的反射波),其中 T0、T、T 为已知量,另外还知 道 该 测 定 条 件

11、下 声 波 在 空 气 中 速 度 为 v0, 则 根 据 所 给 信 息 可 判 断 小 车 的 运 动 方 向 为 5 / 14 _,(选填 向左 或 向右 ),速度的大小为_。 四、实验题:( 27-35 每幅图、每空都各 1 分,36 题 3 分,37 题 4 分,共 29 分) 27. 如图 15 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应为 cm。 28. 如图 16 所示某房间温度计的示数是 29. 按要求完成下列光学作图 。 (1)如图 17 所示,反射光线 OB 从镜面斜射向空气,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6 / 14 (2)如图 18 所示,SA 表示从空

12、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空气射 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3)如图 19 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 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 AB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4)如图 20 所示,画出一束平行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 (5)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 21 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 7 / 14 30. 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时: (1)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盘内有 50g 的砝码一只,游码在标尺 上的位置如图 22 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 g 。 (2)把石块放入盛有 40mL 水的量筒

13、中后,水面所到达的位置如图 22 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 是_cm3 (3)石块的密度是_g/cm3。 31. 如图 23 甲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 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 23 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 A 、 B 或 C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23 丙 ABCDE), 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 后,该物质又

14、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32. 如图 24 所示,小文同学在做 观察平面镜成像 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 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立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8 / 14 (1)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 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2)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 蜡烛烛焰的像(选填 能 或 不能 )。 33. 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如图 25 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整(选填 上 或 下 )。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 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到某一位置, 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选填 放大 、 缩小 或 等大 )清晰的实像。 34. 以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