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5593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 主编 1第五讲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带状景观规划设计1 景观感受形态景观感受形态景观感受 (II)景观视点、视域景观感受 (III)景观轴线、视觉走廊1.1 景观感受的研究目标:研究人景观互动:景观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景观的作用。1.2 景观感受研究的起点视觉景观1.3 景观感受的构成形态景观的空间场所领域1.4 景观感受空间的心理学解释1.5 景观感受场所1.6 景观感受领域(景域)1.7 景观环境认知1.8 景观感受的基本单元视域2 景观轴线景观轴线2.1 景观轴线的形式2.2 景观轴线的作用2.3 景观轴线的构成3 带状景观之道路

2、景观规划设计带状景观之道路景观规划设计3.1 道路景观构成模式与构成要素3.1.1 道路景观构成模式道路:道路线形的方向性、连续性及道路断面的形式、路面的材料色彩等景观、路面的材料色彩等景观元素,包括路面(供车行的交通路面) 、道路边界(路缘石) 、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绿带等要素;道路边界:可以是水体(如河川、海岸线等) 、山体、建筑、广场、公园、植物或以上若干要素的组合体;道路的景观区域:在一条道路上,可以形成特征不同的若干景观边界性区域。如近景区域、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 主编 2中景区域、远景区域。道路节点:主要指道路的交叉路口、交通路线上的变化点、空间特征

3、的视觉焦点(如广场、公园、雕塑等) 。3.1.2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与景观三元论相对应,城市道路景观同样也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软质景观自然的景物,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硬质景观人造景物,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道路铺装、墙体、栏杆、广告牌等景观构筑物;人与文化,通常指在道路上活动着的人及其构成景观,包括行人的活动、节庆活动的开展、车辆的流动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活动,此外还包括道路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等。3.2 研究其中人的活动坐在车上运行的人;路上步行和骑车的运动着的人;坐在道路两边的静止的人。3.3 道路景观视觉中的速度与空间尺度关键问题:速度车行的速度;人行的速度;通行的速度;观

4、赏的速度。不同车速下辨认路边景物的最小距离车速(kmh-1)20406080100最小距离(m)1.713.395.096.798.50速度与空间尺度的关系速度的不同引出了尺度的变化,这就要求道路景观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沿路植栽、树木的间距都会有所不同。对其综合的速度予以分解分析,分清主次。对应不同的速度,要有不同的景观尺度、不同的景观材料以及不同的规划设计方法。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第五讲 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 主编 3全面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一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现代交通条件下各种速度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另一方面,更需要根据道路的性质与功能,将道路分成若干个视觉等级,选择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视觉特性作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3.4 道路景观效果分析安全性;生态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舒适性;便利性。教 材:刘滨谊著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辅助教材:刘滨谊等著,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