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311484 上传时间:2017-08-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现状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06 秋小教本指导教师:刘媛媛关于小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1、调查背景及目的小学时期正是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教育和培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周一至周五,小学生活动的时间主要是在校内,学校担负起了主要的培养、教育、管理责任,学生家长也把责任寄托在学校。而到了周末,小学生的活动情况究

2、竟如何,他们的活动是否在有效的督导之下,他们都进入了哪些场所,做了哪些活动,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对他们不利的,社会上适合小学生的活动场所、组织的情况如何,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鉴于此,我对贵港市县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周末活动进行客观的调查和了解,目的在于: 小学生处于良好习惯及性格形成关键时期,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对于其未来的生活至关重要。本课题将通过开展小学生周末活动的调查研究,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周末时间,认识周末活动与知识、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体验周末活动与人格完善之间、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形成合理的、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周末的活动途径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

3、成长,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主要的调查目的是: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周末活动现状:了解学生周末活动的特点,包括学生活动的兴趣、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等。同时对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活动安排进行了解。2、根据学生周末活动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合理地安排周末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2、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这是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五年级各班随机抽选了 3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2 个别谈话。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

4、查结果。3、调查对象和范围此次调查对象涉及五年级 6 个教学班,180 余名学生,共发放了学生周末活动调查问卷180 份,五年级各班随机抽选了 3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 180 份。 4、调查结果与分析4.1 关于阅读时间、阅读量。问卷 1:你阅读课外读物吗?A、经常阅读 B、偶尔阅读 C、基本不阅读人数年级经常阅读 偶尔阅读 基本不阅读一年级 12% 12% 76%二年级 18% 68% 14%三年级 56% 42% 2%四年级 38% 62% 0五年级 36% 64% 0六年级 50% 48% 2%以上调查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逐渐养成。从二年级开始,课外

5、基本不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中高年级经常阅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问卷 5:你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读物?A、每天 2 小时以上 B、每周 710 小时C、每周 35 小时 D、不固定 人数年级每天 2 小时以上 每周 710 小时 每周 35 小时 不固定一年级 20% 2% 2% 76%二年级 26% 14% 6% 24%三年级 22% 12% 22% 44%四年级 26% 26% 8% 30%五年级 28% 6% 4% 62%六年级 16% 4% 10% 72%上调查数字表明:各年级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的趋势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多(其中六年级学生因功课的压力,课外阅读的时

6、间相对少一些)。这说明了我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取得了初步结果。近年来我校根据各年级特点开展多样阅读活动。一是在低年级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二是规定中年级每周有两节阅读课,一节是教师指导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指导、做阅读笔记和写心得体会等。一节是在校图书馆和阅览室阅读。三是规定高年级每周一节自主阅读课,加上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因此,大部分学生能保证每天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四是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宣讲我校的读书活动,使家长明确“开卷有益”,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种校内指导,校外延伸的读书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有益读物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

7、积极性,逐步形成了读好书的风气。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年级学生阅读时间不固定的现象十分普遍。据“问卷 4、你一般选择什么时候读课外读物?”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选择“做完作业后”, 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睡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周末或假期”。这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学生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作为家长、教师应在“减负提质”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要予以充分保证。4.2 关于小学生的阅读对象。本次问卷调查有两道选择题、两道文字表述题是关于阅读内容的选择和对其他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的了解。问卷 2:你常阅读的读物是什么?A、教科书、教辅书 B、报纸 C、杂志D、电子刊物 E、其他人数年级教

8、科书、教辅书报纸 杂志 电子刊物 其他一年级 30% 18% 22% 10% 20%二年级 40% 22% 6% 4% 22%三年级 48% 22% 8% 6% 16%四年级 58% 16% 2% 4% 28%五年级 38% 14% 2% 2% 26%六年级 42% 16% 18% 6% 22%问卷 3:你对什么样内容的读物感兴趣?A、名著 B、名人传记 C、科普类 D、体育、娱乐类 E、故事小说 F、漫画 G、其他 人数年级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体育、娱乐类故事小说漫画 其他一年级 6% 2% 18% 28% 44% 27% 2%二年级 12% 10% 12% 12% 8% 54% 26%三年级

9、 68% 38% 56% 24% 40% 44% 30%四年级 62% 36% 30% 6% 10% 32% 12%五年级 24% 42% 22% 18% 14% 74% 8%六年级 52% 28% 38% 34% 46% 58% 22%从每个年级数据汇总分析来看,各年级学生常阅读的读物排在首位的均是教科书、教辅书。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

10、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问卷 3 调查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漫画较感兴趣,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对以文学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科普类读物发生兴趣。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从整个学校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三年级是一个分界点,阅读文学故事类、科普类书籍的学生人数增加了,阅读教辅书、漫画书的学生人数有所减少。这取决于学生阅读心理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阅读对象也随之改变,更重要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此外,从这两道问卷题分析结果来看,相对而言,课余自主阅读,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主要以学习辅助类书籍为主,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

11、在课余,尤其是双休日,对阅读还是显得比较随意、消极的。以个人的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各年级学生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对漫画感兴趣。另外,从每个班抽查两名学生谈话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看消遣类的,如漫画、连环画、脑筋急转弯的人数较多,况且,此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给学生负面影响较多;看知识性书籍、名著的则偏少。这样势必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种现象促使我们思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对象的选择应该如何引导。问卷 11:列举你最喜欢的作家及作品。此题的答题情况因年级而异。在一二年级仅一半左右的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喜欢的多为故事类作品: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从三

12、年级起,学生逐步关注课文中出现的作家的相关作品,高年级开始涉猎中外名著,如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神探福尔摩斯中外优秀作家,如鲁迅、老舍、巴金、朱自清、冰心、雨果、高尔基等为学生熟知并喜爱。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文学作品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 “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格发展和美好情感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令人担忧的是其阅读范围过于狭窄:除家喻户晓的西方经典童话、中国传统的寓言、成语故事以外,现代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中,仅杨红樱“校园系列小说

13、”深受部分学生的喜爱,300 份问卷中仅一名学生喜爱“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多种潜能的发掘的。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阅读了。问卷 12:你看过哪些名著,对你影响最大,对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以六年级 30 份问卷为例,选择鲁滨逊漂流记的有 15 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 人,西游记、爱的教育的各 2 人,水浒传、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的各 2 人以上数据表明,经典名著仍有它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仍是学生宝贵的精神源泉。当然,这与学校长

14、期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与老师、家长的恰当引导息息相关。4.3 关于阅读习惯问卷 7:你怎样阅读?A、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 B、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 C、快速阅读人数年级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快速阅读一年级 8% 8% 84%二年级 30% 26% 44%三年级 40% 58% 2%四年级 40% 54% 6%五年级 14% 66% 20%六年级 18% 74% 8%以上数字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仔细阅读的比例越来越高,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能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从三年级起选择快速阅读的学生比例很小,三、四、六年级不足 10%。但是阅读习惯

15、的养成也存在差异性,学习习惯好的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该班语文老师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恰当的,该班学生阅读习惯相对较好。4.4 对教材的认识问卷 8:你对教材怎样认识?A、主动学习、生动有趣 B、内容新颖、更新较快C、被动接受、枯燥无味 D、内容陈旧、更新太慢人数年级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一年级 82% 4% 4% 10%二年级 80% 14% 4% 2%三年级 60% 38% 2% 0四年级 44% 46% 4% 2%五年级 28% 58% 8% 6%六年级 42% 48% 12% 14%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的评价较高,选择“主动学习、生动有趣”、“内容新颖、更新较快”这两项的学生达 80%90%以上。高年级学生随着阅历的增加,独立见解的形成,对教材的期待越来越高,因此选择“被动接受、枯燥无味”、“内容陈旧、更新太慢”的学生有所增加。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凭借教材来实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5 关于读物来源与购买力问卷 6:你是如何获得课外读物的?A、同学借阅 B、图书馆借阅 C、家长购买D、自己购买 E、书店人数年级同学借阅 图书馆借阅 家长购买 自己购买 书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