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310888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语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对外汉语语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对外汉语语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对外汉语语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对外汉语语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语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语法(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专题第一章 对外汉语语法概述 一、对外汉语语法的特点 (一)对外汉语语法是教学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授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外国留学生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 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使用汉语,有效地提高汉语水平,培养并提高汉语语言 交际能力。所以,教外国人的汉语语法是教学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 (赵金铭)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说来,理论语法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规则, 对语法的系统和语法的规律作出理论的概括和说明。教学语法又称为“学校语法” ,它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 的语法。讨论教学语法,是为了有利于学生

2、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 生掌握语言的技能,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语言学家。 吕叔湘先生说:“ 一个语法形式可以分别从理论方面和用法方面进行研究”。我们把前者算作理论语法,把后者归如教学语法。理论语法研究一个语法形式“在语句结构里的地位:是哪种语法单位? 是句子或短 语里的哪种成分?跟它前面或后面的别的成分是什么关系”等等。用法研究则研究一个语法知识“出现的条件:什么情况下能用或非用不可?什么情况 下不能用?必得用在某一别的成分之前或之后?等等”。 (吕叔湘,1991, 未晚斋语文漫谈 )比较:语法讲义 (朱德熙)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刘月华)“这么/那么;这样/那样;这么样/那

3、么样”语法讲义是一本理论语法专著,作者把以上几个词语放在一起研究。书中解释这 几个词语是这么说的:“ 这几个词都是谓词性代词,可以作谓语(好,就这么着吧。 ) ,也可以作主语(这 么着好不好?/那么着行不行?) 、宾语和修饰语”。 书中进一步解释说: (1)这么、那么做谓语时,后面应该加“着” ;“这(么)样、那(么)样”可以不加。 “这么、那么”不能作补语, “这/那(么)样”可以作补语。2你怎么活得这(么)样?(2)这/那(么)样可以作宾语,这么/那么不能作宾语。照这(么)样去做。 (3)这/那(么)样加上“的”之后可以修饰名词: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吃呢?(4) “这么/那么”修饰名词,中间必

4、须有数量词:这么一个东西,怎么那么贵。作为理论语法的语法讲义 ,指出语法形式“这/那么”和“这/那(么)样是何种语 法单位,即是谓词性代词;指出在句子中可以作哪些句法成分,不能作哪种句法成分。作为阐述语言规律的理论语法,这样的论述已经足够了。作为教学语法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它把“这/那么”和“这/那(么)样”分开 来讲。 首先讲“这/那么”: (1)主要句法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方式或程度,在句中作状语。 (2)也可以作主语、谓语,称代某种动作或方式, “这么、那么”后面常加“着” 。 (3) “这/那么”也可作定语,但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后面要加上数量词,所指代的意思 往往在上下文交

5、代或不言而喻或不可言传。 (4)可以修饰表数量的词组, “这/那(么)重读,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他身上有这么一股 劲,这么一种拼命精神。 ) ,轻读时,表示估计。再次,讲“这/那(么)样”: (1)可以指代状态、情况,可以作定语、谓语、补语及主语、宾语;这么样怕要出错。我不喜欢这么样。(2)指代程度和方式,作状语,可以与“这/那么”互相替换,意思基本相同。 (3)起承上启下作用。别把我当客人,那样,我就不来了。他说得对,这样才不会有问题。作为教学语法,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是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来指导 学生正确使用汉语。教学语法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用法的研究,这种研究看上去非常琐碎,但

6、非常重要。 一个词语、一个格式,怎么用合乎汉语语法,怎么用是不合乎汉语语法的。这在教学中一 定要讲清楚。比如:我们可以说“这位同学”,但不能说“这位人”。可以说“老大不高兴”,但不能说“老大高兴”。可以说“漂亮姑娘”,但不说“美丽姑娘”,而要说“美丽的姑娘”。 又如:我们说“新同学到校了”,其中的新同学是复数,却不一定用“们”。 又如:3外国学生说“请你稍微等”,我们听着别扭,毛病出在使用“稍微”常表示数量不多 或程度不深,所以后面应该是“请你稍微等一等/等一下/等一会儿”。诸如此类,理论语法也许不屑一顾,教学语法却是不能不解决的。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对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进行的语法教学,不是

7、语法体系方 面的教学,不是理论的教学,而是用法的教学,也即所教的应该是教学语法。(二)对外汉语语法是教外国人的语法,而不是教本国人的语法 教本族人语法,只需一些最一般的规律,其余的他们可以自己去体味,去处理。一 般来说,本族人决不会造出不像话的句子来,语感使说话人造出的句子多是正确无误的。 当然,驾驭语言能力强的人说/写出的句子往往较通顺;驾驭语言能力差的人,句子就多些 毛病。这些毛病归总起来,不外乎:搭配不当、残缺和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这些语法错误,通过类比或简缩的方法总能从一般的语法条规上找到原因,也是不难 纠正的。 当外国人要通过学习语法来掌握一种语言时,几条最一般的规律就不够用了

8、。这时候 的语法就要深化和细化,一般的规则下还得有细则。如:讲解“正、在、正在”表示进行意义时,要告诉学生: (1) “正、在、正在”只表示动作在时间的进行当中,而不管开始和结束,所以不能跟表 示起始意义的“起来”结合。他正看起书来。/孩子们正在讨论起问题来。/公鸡在叫起来。 也不能跟表示具有已经完成或已经变化意义的“了”和“过”结合。张山正起床了。/小朋友们在做游戏了。/他正在写过论文。 (2)动词后不能接表示有动作结果意义的词语。妈妈正做好饭。/她在擦干净桌子。/学生正在听懂老师讲课。 (3)动词后不能接表示时间段和动作量的词语。我正看一会儿电视。/她在做一个月工。/他正在听两遍录音。 (

9、4)可以跟表示状态意义的“着”和表示这种语气的“呢”同现。我正在看着书呢。/他正在听着音乐呢。/老师正在教室上着课呢。 然后,我们可以把以上讲的四个使用条件用公式的形式概括出来。例如:正/在/正在/+动词+起来/了/过(结果)/(时段) 正/在/正在+动词+(着)+(宾语)+呢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要从意义到形式,而不是从形式到意义对母语是汉语的人讲语法, 往往是先给出一个语法形式,然后说明它的语法意义。4如:汉语中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这是一个形式,重叠后表示一种“轻微、尝试” 的 意义。然而对于一个想要用汉语来表达思想的外国人来说,情形往往相反,一般是先产生要 表达的意义, 然后选择适当的

10、语法形式。比如要表达 “动作、 行为或性质、 状态持续多长时间 , ”在汉语中就要选择使用 时量补语的格式,句中要有表示时段的词。如:看了两小时书。/等了他十分钟。再如:对过去经历、经验的叙述和说明,在汉语中就要用:“动词+过” 这一形式。讲语法离不开语法分析。语法分析的过程,可以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说话 人的角度来看。听话的人接触到一连串的声音,听完了,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这是一个 从形式到意义的过程。说话人相反,先有一个意思,然后借助于一连串的声音把它说出来, 成为一个句子,这是一个由意义到形式的过程。外国人学汉语类似说话的人,要把头脑中 的意义,转换成语言代码,这是一个由意义到形

11、式的过程。当然,无论说的人还是听的人,无论是说母语的人还是说外国话的人,都得掌握语法 规律才能顺利完成听或说的过程。针对外国人习得汉语的行为过程讲授语法,要注重意义, 并往往从意义出发。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从发现程序来看是从形式到意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是 从意义到形式。外国人学汉语,掌握汉语语法是个生成过程,也就是按照一个句式造出许 多句子来,这是一个由意义到形式的过程。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时,如果仅从形式出发,做句法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 人喜欢用句型来教外国人语法,其实任何一种句型都是抽象的,它们的实现要受到种种条 件 限制。 比如:“名词+把+名词+动+动/形”这种句型,不过提供

12、了一种组合的可能性,并不是任何名 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放到这个句型里,可以产生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尽管规定了这个句型的限制,外国学生还是造出了:大家把那些话听见了。 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 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 我看见他把教室进去了。 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引进来,才能比较好地避免不可接受句子的产 生。 比如:(假期)与其回韩国,不如在学校学习汉语。 ? 与其嫁给年轻的穷光蛋,不如嫁给有钱的老头子。 与其上北大,不如上清华。 5因此在对外国人的语法教学中,仅有语法结构方面的解释还是不够的,它必须对特殊 格式所表达的意义作出准确的解释,同时告诉学生某一特殊格式在

13、什么情况下使用,表达 什么样的语用目的和功能。 所以,就“与其,不如”这个格式来说,教学中我们要注意: (1)一定要强调两个可供选择的义项都含有不如意的色彩,如意与否的标准是一般的社会 标准; (2) “与其,不如”主要用来表达建议和劝告。只说你我,今后不单活在一个天底下,还要在一个屋顶下过日子,吃一锅饭,睡一张 床,与其记仇在心,不如消解仇恨,忘了从前,从头开始,有福同享,有罪同当。前面提到,对外汉语教材中常讲动词重叠后在语义上表示“轻微、尝试” ,像“看看、 走走、练习练习、商量商量” 。这是从形式到意义。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看,同样表示“轻微、尝试”的意思的,除了重叠,还有可供选择 的其他语

14、法形式。如:“V+一点儿,V 一 V、V+一下儿”等等。这是从意义到形式。当然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上也还是有差别的,他们还有各自的使用条件,在教 学时要作一些比较分析。例如:汉语中表示选择(取舍)的复句,除了上面讲到的“与其,不如” ,还有 “宁可,也不” 。这两种格式表示的语用意义相同,在不如意色彩明显的情况下,这两种格式可以 互换使用,区别只在语气有所不同: 与其嫁给年轻的穷光蛋,不如嫁给有钱的老头子。宁可嫁给有钱的老头子,也不嫁给年轻的穷光蛋。如果两者相差悬殊,或者其中一个在普通人看来是如意的,说话人一般不会使用“与 其,不如”格式,但可以使用“宁可,也不”格式。如:与其嫁个年轻的有

15、钱人,不如嫁个年老的穷光蛋。 宁可嫁个没钱的年轻人,也不嫁个有钱的老头子。 (四)对外汉语语法不仅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给外国人讲语法,可以用分析的方式,但更应该用组装的方法。从当代语言科学发展来看,代数语言学的语言模型主要有两类:分析性模型和生成 性模型。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形式进行描写和推导。分析性模型是从一个已知的语言集合出发,分析他的语句结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 系,从中找出一组语法规则来进行描述。这显然不完全适用于对外国人的语法教学。而生成模型,又叫综合性模型,它从已知一组语法规则出发,研究这个形式语法所生 成的某一个语言集合的性质。根据生成性模式不仅可以识别和理解句子,更重要的是可以6生成各种句子。显然,生成性模型更适用于对外国人的语法教学。 教学对象的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对外国人语法教学不是为了分析,而是为 了组装。一般来说,对于语法分析的过程,我们能说得比较清楚。正如吕叔湘所说,分析语法 应该去掉语调、语助词、叹词、称呼语、评注性成分等等挂在句子上的零碎,再对句子本 身进行层次、关系、功能和格局的分析,这是典型的分析程序。从组合的角度来看,顺序则正好相反。但是怎样组合,组合的有关细则,我们还不能 说得十分透彻。我们教给外国学生的汉语语法规则,应该以他造出的所有句子都能被说汉语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