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0706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相同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他们对哲学的共同贡献在于: 1、突出了哲学的优越地位,论证了哲学高于其它学科,指导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 2、区别了经验与超验、感觉和理智、自然与超自然两类领域和能力,坚持超验或超自然的 原则的统摄作用,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智主义传统。【不同点】 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理论背景不同。、理论背景不同。 柏拉图:柏拉图:承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与自然哲学家的立场,思想带有论战的特点,关注一与多、 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通常站在极端的立场,强调单一的、不动的、不可感的东西 的真实性,贬低或否定其对立面,

2、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门学科发展、成熟的时期,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有综 合性、调和性,在两种极端中取中道。 2、旨趣不同。、旨趣不同。 柏拉图柏拉图:热烈地追求至善、尽美和恒真,在超验的理念世界寻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企图 以此匡正现实。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以常识为准则,虽然承认理想的崇高,但强调理想 不等于现实,最好的不等于可行的。 3、基本思路不同。、基本思路不同。 两人对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归结为理念论和实体论。 柏拉图:柏拉图:理念论的对象是绝对的、不变的、无形的型相, “存在”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

3、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1)其提倡的形而上学却专以“存在”为研究对象。实体论把“存在”归结为实体,导致一 种强调个体存在高于和先于普遍型相、型相只是个别存在的一个构成方面的观点。 2)但他又设定了一个纯形式,这是向理念论的妥协。 他与柏拉图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 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 柏拉图:柏拉图:用“分有” 、 “摹仿”等来解释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解释原则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 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 此外,理念论和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 柏拉图:柏拉图: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

4、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理念论要求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 值相统一,这不但是关于本质或本体的学说,而且把宇宙论、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和 艺术观都统一在其中。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实体是神,这主要是一个思维实体,在价值上是中性的。他在形 而上学之外建立了以善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和与美相关的艺术科学,构成了以真为主导,善 和美为侧翼的科学传统。 4、知识论不同。、知识论不同。 柏拉图:柏拉图: 1) 贬低乃至否定感觉的认识作用,但理智的认识活动不能脱离情感。 2) 逻辑上的思辨、推理和讨论同时也是求善和审美的活动,理智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美感,知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迷狂,在此思想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不复存 在。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1)指出了感觉的基础作用,肯定感觉与理智的联系和理智至上的地位。 2)他把理性活动限制在抽象、演绎或归纳的逻辑范围。柏拉图生动活泼的辩证法在亚氏那 里成了辨析和推理的手段。 5、两者的表达风格不同。、两者的表达风格不同。 柏拉图柏拉图:其对话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话、想象、比喻于一体,富有感染力。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其论文严谨冷峻,不带感情色彩,是科学的观察、描述和逻辑的概括、分析 与推理结合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