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0285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单选和判断(特别重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 1 次作业次作业 1. 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 ) A. 兴B. 观C. 群D. 怨2.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B. 诗可以观C. 诗可以群D. 诗可以怨3.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

2、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 “放大”研究。 A. 孔子“兴观群怨”说B. 庄子“言不尽意”说C. 司空图“韵味”说4.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 )”文艺观的代表。 A. 诗教B. 仁教C. 礼教D. 德教5.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 仁学B. 礼学C. 诗学D. 义学6.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A. 四情B. 四义C. 四学D. 四教7. 孔子“兴观群怨”中的“观”是就文艺的( ) 作用而言的。 A. 认识B. 表现C. 娱乐D. 教化8.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

3、例证。 A.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B.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 文已尽而意有余D.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9.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的( )就是明显的例证。 A.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B.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 文已尽而意有余D.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10.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北宋欧阳修的( ) 就是例证。 A.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B. 文已尽而意有余C. 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D. 言有尽而意无穷1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

4、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2B. 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C. 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 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12.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 “天籁”B. “物籁”C. “神籁”D. “灵籁”13. 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 习B. 质C

5、. 识D. 力14. 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原则有“六义”,即:一则(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A. 情深B. 情真C. 情浓D. 情远15. 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方法有“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 ),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A. 通变B. 高远C. 情致D. 美善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 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

6、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A. 错误B. 正确2.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A. 错误B. 正确3. 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 A. 错误B. 正确4.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不平则鸣”说、韩愈的“发愤著书”说等。 A. 错误B. 正确5.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穷而后工”说等。 A. 错误B. 正确6.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

7、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A. 错误B. 正确37.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薰”,即文艺作品通过向接受者展现“他境界”而培养接受者创造力的作用。 A. 错误B. 正确8.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浸”,是就文艺的情绪感染作用而言的。 A. 错误B. 正确9. 著名的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刺”,指的是文艺作品培养接受者审美接受能力的作用。 A. 错误B. 正确10. 著名的

8、改良派人士梁启超提出文艺的四种社会作用即:薰、浸、刺、提。所谓“提”,实质上,就是审美心理学所说的“移情”。 A. 错误B. 正确11.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A. 错误B. 正确12. “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

9、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A. 错误B. 正确13. “兴观群怨”之“怨”,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 A. 错误B. 正确14. “兴观群怨”之“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 A. 错误B. 正确15. 庄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 A. 错误B. 正确16. 老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 A. 错误B. 正确17. 在庄子看来从微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无法完整地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言不尽意”。 A. 错误B.

10、正确18. 庄子的文艺观,实际是散布与涵泳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的。 A. 错误B. 正确19.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A. 错误B. 正确20. 刘勰对作家个性和创作风格的最高要求是要有“风骨”,要“风清骨峻”。“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A. 错误B. 正确4第第 2 2 次作业次作业 一、判断题一、判断题1. 沧浪诗话被奉为宋代诗话之巨制,更堪称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诗话代表作之一。 A. 错误B. 正确2.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 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

11、华,具体包括诗人观察、 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及艺术地表现“理”、“事”、“情”的能力。 A. 错误B. 正确3. 以“诗话”的形式评论诗歌、阐述诗歌理论是从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始,但到严羽才形成巅峰。 A. 错误B. 正确4. 通过对史记和水浒传两个代表性文本的比较,金圣叹提出了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的根本不同,即一个是“以文运事” ,一个是“因文生事” 。 A. 错误B. 正确5.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 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识” ,是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 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

12、表现特征的能力。 A. 错误B. 正确6. “韵味”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韵外”是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表 面意义之外所蕴含的意味,这种意味往往是一种只可以意会却不可以言传的“大意” 。 A. 错误B. 正确7. 金圣叹认为,在史传中, “文”是目的, “事”是手段, “文”是为记“事”服务的。 A. 错误B. 正确8.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法”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错误B. 正确9. 叶燮认为,诗作的产生不过是外界的“理” 、 “事” 、 “情”与创作主体的“才” 、 “胆” 、 “识” 、“力”有机结合

13、的产物。 A. 错误B. 正确10.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 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力”即指创作主体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 A. 错误B. 正确11. 创作论是原诗的理论核心,叶燮的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才、胆、识、 力”说) 、创作对象论(“理、事、情”说)和创作方法论(“师法自然”说) 。 A. 错误B. 正确512. 简单地说, “韵味”首先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A. 错误B. 正确13.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

14、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 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胆” ,即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新的艺术精神。 A. 错误B. 正确14. “韵味”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韵外”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出来的、读者可以感知的东西。 A. 错误B. 正确15.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 A. 错误B. 正确16. 司空图的诗境特征论就是我们通常简单称谓的“韵味”说,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A. 错误B. 正确17.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

15、组成。其中,“诗法”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错误B. 正确18. 原诗问世,是针对此前诗坛的两股思潮而言的。一是明代前、后七子提出的“文必 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二是其后公安派和竟陵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化创作主张。 A. 错误B. 正确19. 严羽毕生“先儒而后佛老”,在诗歌创作上以魏晋乃至盛唐为法,酷好临摹王维和杜甫 的诗,对诗歌创作与欣赏皆有相当深厚的造诣其诗论成就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理论专著沧浪诗话中。 A. 错误B. 正确20. 叶燮认为,诗作的产生不过是外界的“理” 、 “事” 、 “情”与创作主体的“才” 、 “胆” 、“识” 、 “力”有机结合的产物。 A. 错误B. 正确21.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 培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胆” ,即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新的艺术精神。 A. 错误B. 正确22. “韵味”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 “韵内”与“韵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 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相互涵化, “韵外”是基础, “韵内”为升华。 A. 错误B. 正确23. 司空图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面。 A. 错误B. 正确624. 金圣叹提出小说情节的犯中求避问题。小说情节的“犯”与“避”,是小说创作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