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发展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10122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面施肥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面施肥发展趋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面施肥发展趋势叶面施肥发展趋势在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牧草、食用菌上施用叶面肥,已成 为夺取丰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 段。在我国几千年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人们早已无意或有意地施用 叶面肥料。叶面肥作为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治某些缺素症状的一种 施肥措施,已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1940 年,美国开始用尿素作为 根外追肥并获得成功。 一、叶面对养分的吸收一、叶面对养分的吸收 (一)气态养分的吸收:(一)气态养分的吸收:CO2 O2 SO2 NH3 NOx 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主要是从大气中取得。当叶表皮上的气孔开 放,与大气交换气体时,大气中的 CO2会有部分溶解在叶肉

2、细胞表 面的水膜中,根据物质扩散原理,在细胞内的 CO2含量低时,水膜 中的 CO2进入细胞。如人们增加田间大气 CO2浓度,完全可以利用 叶面能吸收 CO2原理,提高光合效率,这也称为 CO2施肥。 (二)叶面吸收矿质营养(二)叶面吸收矿质营养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硼砂、锌、钼、镁等 微量元素。 (三)叶面吸收公害物质(三)叶面吸收公害物质吸收亚硫酸气体,一氧化碳或氧化剂那样的大气污染气体及矿山 等排到空气中,降在叶面上的重金属等等。当然,植物本身也有各 种抗吸收机能和差异。所以,叶面吸收又和防治公害、保障人体健 康密切联系起来。 二、叶面吸收机理与物质转运二、叶面吸收机理与

3、物质转运 叶面即叶片表皮细胞的外面,是角质层和蜡质层,所以从叶面 能吸收物质开始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叶面吸收,叶片下面(远轴面) 比上面(近轴面)吸收快,而气孔的数目通常是下面比上面多,也 有叶片上面没有气孔的。据试验,从完全无气孔的叶面上同样也透 过角质层被吸收。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表皮细胞外壁上又 发现了一种“质外联络丝”的结构。通过试验证明,它也是叶面吸 收养分的一条途径。叶面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向生长中心转移。这 些已用同位素标记给予证实了。 三、叶面施肥的优缺点三、叶面施肥的优缺点 (一)优点(一)优点 1、养分利用率高,吸收运转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要。 2、解决土壤对养分吸附固定

4、,有效养分低的矛盾。 3、在表土干旱、水分缺乏、养分有效性低的情况下,叶面施肥可以提高有效性4、减少大量土壤施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含量标准为50mg/L,据调查地下水含量高的地方有菜地地下水;城郊、城关地下水;庭院内小菜地地下水。有 50超标。 5、解决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养分吸收减少的问题。 6、叶部营养直接影响植物的体内代谢,有促进根部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7、叶部营养经济效益高,节省肥料。如 P、K 及微量元素用量只相当于土壤施用量的 1/51/10。 (二)缺点(二)缺点 1、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吸收数量少,尤其角质层厚的叶片。 2、叶面施肥易从叶面滴

5、落,喷施养分易被雨水淋失。 3、喷施液在叶面迅速干燥,影响吸收。 4、某些养分(如 Ca)难以从吸收部位向其它部位转移。 5、叶面施肥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别是氮、磷、钾大量元素。 6、叶面施肥配制不当,易造成叶片烧伤。(北农大种衣剂,招远事件) 7、叶面施肥残效时间短,需多次喷施,费工。 四、影响叶面施肥的内外因素四、影响叶面施肥的内外因素 (一)、叶片:(一)、叶片: 1、叶片角质层厚度,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角质层薄,叶面积大。2、叶片代谢活性。 3、叶龄、新叶较老叶易吸收养分。 4、叶片细胞质外体中离子浓度。 (二)、植物本身的营养状况:(二)、植物本身的营养状

6、况: 养分缺乏的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强。 (三)、环境条件(三)、环境条件 1、光照:不能太强,一般下午 45 点较好 2、空气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蒸发、干燥。 (四)喷施液性质(四)喷施液性质 1、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pH 值:供给阳离子时,溶液调至微碱性,供给阴离子时,溶液调至微酸性。 3、溶液的表面张力:(可加 2的中性洗衣粉)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 4、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移动性最好:NKNa较好: PClS 较差: ZnCuMnMo 最差:B Ca 3、养分离子类型、价数、电荷 不带电离子一价阴阳离子二价阴阳离子三价阴阳离子 4、养分的载体:Mg(NO3)2MgSO4 (五

7、)、其它因素:(五)、其它因素: 1、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 一般保持叶片湿润的时间在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吸收的速度最快,吸收量大。 2、喷施次数与部位:在喷施不易移动的元素时,必须增加喷施次数 同时必须注意喷施部位。如 Fe 喷在新叶上。 五、叶面肥的种类五、叶面肥的种类 (一)益菌类(一)益菌类利用与作物共生或互生的有益菌类,通过人工筛选培养制成菌肥, 用于生产,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的肥料, 5406 菌肥,根瘤菌肥,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增益菌(增产菌)。 (二)天然汁液类(二)天然汁液类利用各种作物的幼体或秸秆残体,通过切碎(粉碎)加热浸提、 酸解或其它生化过程然后做

8、成的肥料。EF 植物生长促进剂,(中国 林科院林产化学研究所与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研制按树提制出来)。 702 肥壮素,由黑龙江呐河第一中学生物教师刘槐春研制,即用同 种植物残体浸出液处理同种植物。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类赤霉素(920),多效唑; (四)、营养类(四)、营养类利用各种化学肥料溶解于水中,喷洒于作物叶面,促进作物生长 发育。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浸出液、微肥等。 (五)、复合类(五)、复合类这一类所加的成分较复杂,凡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可加 入,是目前叶面肥品种最多的一类,是人工制造型,最大特点是加 入一定量的螯合剂,表面活性剂或载体。 (六)、肥药

9、类(六)、肥药类这类叶面肥类似于复合类,所不同的是加入一定数量的和不同种 类抗病抗虫药物。目前种类不多,肥药灵(河南逐平县和兴微肥厂 生产)。 (七)、天然矿物质类:(七)、天然矿物质类:稀土 六、叶面肥应具备的共同条件六、叶面肥应具备的共同条件 各种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或混在水中),配成溶液(或混合液,同时摇匀); 运用各种工具,喷洒于作物叶面(正反两面); 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产增质。 具有明显的用量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要无毒、无副作用。尤其对环境(生态)无任何污染等。 七、国内外叶面肥的发展概况七、国内外叶面肥的发展概况 (一)、概述(一)、概述:第一代叶面肥的特点:1、固态型

10、;2、通用型;3、价格低廉, 易于贮藏;4、详细规定了产品的使用技术,50 年代推广应用叶面 肥较多的国家是美国,前苏联、英国MSOffice1。70 年代后,以螯合态微量元素为主的高浓度第二代复合叶面肥 特点:1、有机高效螯合态养分,浓缩液体;2、根据特定作物,设 计了专用配方,各养分之间基本达到平衡;3、合成中添加了促使作 物吸收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各种附加剂,载体和表面活性剂。代表 产品如美国的 Crop-up、德国的 Madexs、英国的 Frultage 及日本的 “营养液”等,个自成为系列产品。目前市场上主要为第二代产品。国际上第三代叶面综合型营养生化液将问世。 (二)、国外叶面施肥

11、的发展趋势(二)、国外叶面施肥的发展趋势 1、以有机物为载体,制造有机微肥。有机物载体:EDTA、聚酚酸、 木质素磺酸(造纸厂废液提取出来)、柠檬酸(大有代替 EDTA 趋势、 螯合能力强、较便宜)、氨基酸; 2、大量元素肥料研究新的化合物、调节比例:N:(NH2)2CO+NH4NO3 1:1 比例最好;(NH2)2CO甲醛 增加吸收氮的数量,但不烧叶片。P:KH2PO4较常用,但 H3PO4最好。最好的是聚磷酸盐,高于正磷酸盐而不烧叶子。K:KNO3 K2SO4 KCl 国外较好的 KH2PO4、焦磷酸钾、乙酸钾、甲酸钾、丁二酸钾;Mg:传统 Mg(NO3)2 MgSO4 国外 Mg-EDT

12、A(65%RH空气相对湿度开始吸收,而 MgSO4 80%RH 开始吸收)。Ca:Ca(NO3)2 传统,聚酚酸钙易扩散,高浓度时不烧叶子。 3、添加辅助剂、湿润剂(研究新兴湿润剂)a. 有机硅加入使之不易干,易于吸收 b. 蔗糖、淀粉、蛋白质水解物可降低元素对叶片的毒害作用,易粘合于叶表面。c. 尿素中加入降低水解速度的阻滞剂。 4、向专用型发展(通用型专用型) 5、向复合型发展(肥与药结合、肥与生长调节剂结合或肥与药与生长调节剂结合) 6、叶面施肥向机械化发展,与喷灌结合。 7、两多、两少: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多,微量元素肥料多;粮食作物少,大量元素肥料少。 (三)国内叶面肥料发展概况(三

13、)国内叶面肥料发展概况我国的叶面肥料是 80 年代后开始大力发展的,引进和剖析了国 外产品,发展很快,但不够成熟。 1、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混合喷施(注意拮抗、防止沉淀); 2、肥料与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占比例较大; 3、手工喷雾,耗费劳力较多; 4 商品多,管理混乱。“灵、宝、菌、素、剂、精”充斥市场,叶面施肥有关技术研究工作没有跟上。 八、关于八、关于“灵、宝、菌、素、剂、精灵、宝、菌、素、剂、精”应用现状及开发技术应用现状及开发技术 灵:灵:植物灵、甲天下增产灵、保果灵、增效灵、肥药灵、速效调花灵、增瓜灵、蔬菜灵、蘑菇增产灵等等; 宝宝:喷施宝、叶面宝; 菌菌:增产菌; 素素:植保素、催长素、增产素、肥壮素、食用菌增产素、丰棉素; 剂剂:爱农植物生长调节剂、EF 植物生长促进剂、增粒剂、西瓜增产增糖剂、RHC 保苗剂; 精精:植物高效多能“肥料精”。 (一)实际成分(一)实际成分 一类一类:已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的混合物与化合物,2,4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蜂蜡提出的三十烷醇(也有其它成分)。 二类二类:新开发的生长调节剂无法命名; 三类三类:有益元素或可能有益元素与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化合物或混合物,钛 891、稀土、蒽肥; 四类四类、伪劣产品,以盈利为目的,(田力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