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309786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2010年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题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201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模拟试题汇编1.周公东征以后,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2.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 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3.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

2、” ) ,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 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 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 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 元前 286 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 的有:(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 B. C. D. 4.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

3、,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 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 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基 于( )A分封制 B宗法原则 C世袭制 D礼乐制度5.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 下,从个人到“家” 、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历史学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 列哪一项最不易受到历史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

4、 )A事件发生的时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C事件的历史意义 D事件的是非评价7.周朝最高等级乐是六舞,其中云门 、 大咸 、 大韶 、 大夏是黄帝到禹时所作,被 称为“文舞” ,而大濩和大武分别是汤、武所作,被叫做“武舞” 。这种分类的最佳 反映是 ( )A从重神事到重人事的早期政治发展趋势 B礼乐到周朝时始发展为治国工具C血缘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的演化痕迹 D中国社会从小康时代过渡到大同时代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8.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 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5、)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9.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 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10.选 C11.选 A12.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 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A.兼并了六国 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

6、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 使后无功伐之患。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14.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 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闽中郡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ABCD15.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世卿世禄制 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从中央到地方的官

7、吏均由皇帝任免A B C D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16.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 “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 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 ”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B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D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17.熙宁四年(1091 年) ,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为与士大 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段君臣

8、对话说明北宋中期社会改革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是( )A皇权受制于士大夫B士大夫反对任何变革C改革损害官僚集团利益D改革未能兼顾国家与百姓利益18.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 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 象说明汉朝时( ) 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19.五代时期,有人喊出口号:“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为之也。 ”赵氏深知,自叹不快乐, 臣问何故,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9、?”由此可知 赵氏的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中朝 C.杯酒释兵权 D.设转运使20.枚皋(汉文学家枚乘的儿子) “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见善之, 拜为郎,使匈奴。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为 ( )A察举 B征召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1.汉书刘辅传记载: “中朝, 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 侍中、 常侍、 散骑、 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 “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 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皇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国

10、家统一 D解决王国问题 22.唐时宰相李绛说:“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敢发口谏者有几?就有谏者,皆昼度夜思, 朝删暮减,比得上达,什无二三”。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朝中大臣畏惧残暴的君主C.唐朝没有群臣上谏的规定 D.唐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3.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 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4 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 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 ,推

11、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 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秦朝 B两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宋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25. 唐太宗在位时废太子,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并传位于他(即后来的唐高宗) ;康熙帝临终 前用“立遗诏”的方法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 。对这种做法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 ) A是对王位世袭制的补充 B违背了宗法制度C.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破坏了世官制度26.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 能当上总督” 。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27.28.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唐皋(14571524) ,字守之,号心庵,歙县(今安徽黄山市歙县)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状元,授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 。他在考取状元之前有一环节: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参加院试以取得更高级别考试资格,户籍当时隶属的行政区划应该是:( )A楚国 B新安郡 C微州府 D安徽行省29.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之意, “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 看, “行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