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9625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摘要: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根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和消费方式进行了批判,对解决人类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不仅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层出不出,美丽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义内容以及生态主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农业生产消费与环境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关键词: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建议;可持续绿色发展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

2、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农业部也把建设 “美丽乡村”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 2013 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之一。美丽乡村建设的 过程实际上就是秉承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 民主”的过程,内在包含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亿万农民的“中国 梦” ,作为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没有“美丽乡村” ,就没有“美丽中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土壤水体严重污染、 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垃圾围村”现象随处可见,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 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行为

3、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难以修复和 更新。我们向往的碧水蓝天、风和日丽,我们心目中的田园风光,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一、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是针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 列环境问题提出来的。它批判盲目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主张建设性的现 代化进程。通过对人和自然、经济和环境的重新审视,探索一条现代化生态建设之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早是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他们对人支配和统治自然的 知识形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形成时期。这一时期

4、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在分析批判中借用马克思 著作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主张自然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 实质上也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时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 判精神和批判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修正”并“补充” 了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已经失效,指出资本主义的高生产、高消费是生 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时期,完善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把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联系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他们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生态 社会主义的构

5、想。这一时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主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批判地继承了西方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它根据人类社 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和思考,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第一,马克思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他们 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恩格斯在论述人类干预自然、破 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时指出:“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 而且也会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

6、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要逐步实现这一 一种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 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 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 ”第二,强调人类的活动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有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自 然,但前提必须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 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

7、 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从事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要爱护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如果人类长期停留在物 质享受上,就会产生恶性消费和恶性发展,从而破坏环境,也摧毁人类自身。马克思明确 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行为,并告诫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 带来灾难3。 ”恩格斯说:“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起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往后和再往 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我们不要过分陶 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

8、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出乎意料 的影响,常常把第一结果又取消了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爱护自 然,保护环境,人类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将会受 到自然界的惩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线。 三、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生态主旨三、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生态主旨1 1、倡导合理生产、适度消费倡导合理生产、适度消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过度消费的危害性,并以此为起点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 产和消费方式的弊端。认为人类生产

9、是为了满足对物质的合理需求,是一种理性消费,但资 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却是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是一种交换价值的追逐,这必然会导致过度扩 大生产;生产过度和消费不足的脱节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危机频发;为了消弥生产危机而转向 大肆宣传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不合理的消费导致欲望膨胀与“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碰撞, 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严重消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理性消费,合 理生产,适度消费,才能缓解生态危机,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发展。 2 2、提出平等正义的生态伦理观、提出平等正义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生态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 产手段和对象

10、、信息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经济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 特征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并深入到人与人,人与制度层面,认为 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观的缺失, 根本 上是人类危机。资本主义资本本性中包含了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剥削;资本主义的正义是“分 配性的正义”,不是“生产性的正义”,更不是“生态环境正义”;资本主义利用本国高新 技术和资本进行生态危机输出和转移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更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非正义和 不公平。 3 3、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

11、然异化、人与自然分离的批判,重构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范式是和谐统一而非对立。自然是一种先于人的社会 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化、对象性的关系。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应该立足在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5。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时大自然对人类贪得无厌的报复,由于人类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无限度开发和利用大自然,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调、 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只有只有将自身的利益和大自然的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够避免生 态危机,实现生态环境的回复,最终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共赢。4 4、主张经济主张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人类

12、中心主义通过技术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利用自然, 为攫取最大利润而不顾自然“新陈代谢断裂”后果的发展图式,提出生产是我们与自然关系 的中心,我们不应该在试图超越自然限制和规律的意义上支配或剥削自然10,强调发展经 济不能以破坏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为此, 要建立一个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保证环境不遭破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 生态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背后原因探究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背后原因探究 1 1、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点源污染而言提出的概念,指在农业生产过程 中不合理施用化肥、农

13、药及灌溉水、过度畜禽水产养殖等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大面积 污染6。农业面源污染引起高度不确定、信息不对称和随机性等点,治理难度非常大。(1)化肥、农药、地膜和柴油的不合理使用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农村 环境污染。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012 ,2011 年全国化肥使用量为 5704.2 万 t,农药使 用量为 178.7 万 t,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 229.5 万 t,农用柴油使用量为 2057.4 万 t。1990-2011 年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柴油的使用量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化肥和 农药的实际利用率仅为 30%。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泄露到土壤中的柴油也成为新

14、的污染源。 第一次全国污 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种植业地膜回收率为 80.3%,仍有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严重破坏 了土壤的结构,阻止了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元素的循环。(2)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带来的污染日益加剧。我国的规模化养殖在取得巨大经济收 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2007 年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 2.43 亿 t,尿液产生 量 1.63 亿 t。据调查,全国 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畜禽粪便连同冲洗 水在圈内堆放漫流,清理出的粪便随意排放,以致恶臭熏天,蚊蝇滋生、细菌繁殖、疫病 传播,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7。2 2、生活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

15、以及转运到农村的城市生活垃圾也给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根据卫生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村人均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0.86kg,全国农村生活固体垃圾 排放量每年高达2.34亿t,而且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但其无害化管理水平却远低于城市。 中 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1显示,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排放结构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可回收再利 用废品类垃圾,所占比例为40.6%,有机物或可堆肥类垃圾和惰性类垃圾分别占38.5%和 20.9%8 。 3 3、乡镇企业污染、乡镇企业污染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民收入得到了增长,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 旧、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能力差,其产生的污水、废气

16、、废渣等污染排放物严 重影响了农村环境质量,破坏了生态平衡。2010年2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显示,我国重点流域( 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 工业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 别为: 化学需氧量145.28万t,氨氮2.96万t,石油类1.85万t,挥发酚1938.63t,重金属 0.01万t。在乡镇企业集中的区域,有毒有害的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106 hm2,每 年减产粮食1.01010 kg9 。 4 4、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荒山、滩涂、湿地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 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等资源,中国森林面积1.95亿 hm2,矿产储量占全世界的14.64%。林木以及矿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撑, 但是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据统计,全国矿区累计被破 坏的土地面积达2.88108 hm2,并且以大约每年4.67104 hm2的速度增长,耕地以每年 0.5106 h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