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3037345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外美术史课程 复复 习习 资资 料料 授课教师姓名:授课教师姓名:肖 前前 言言 一、一、 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 (一)什么是美术?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 ,由此演变成现代英 语中的“art” ,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 ,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 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 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

2、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 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 (我们直接译作“美术” ) ,也仍然是指诗歌、音 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 “艺术”是一切艺术 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 罗了美术、音乐

3、、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 ,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 法篆刻)部分。一种精神产品, “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造型性 (形象) 、可视性(、可视性(视觉) 、静态性(、静态性(瞬间) 、物质性(、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名词概念: 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 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 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

4、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美术又称造 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2.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 3.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对 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的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美术有哪些种类美术有哪些种类? 因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审美追求的不同,世界美术分为东西两大体系。 东方传统美术东方传统美术以中国为代表,重传神写意、崇尚主观意象的表现;西方传统美术西方传统美术重模拟,崇尚 客观物象的再现。所以,我们这门课将以比比 照照的方法来学习

5、。 按“形”来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按制作制作方法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 (书法和篆刻) 。 按作用功能作用功能分:纯美术和实用美术。 2 上篇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原始社会的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彩陶艺术 中国彩陶文化发源地:中国彩陶文化发源地: 1 1、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 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和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 续的方式) 2 2、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

6、(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 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什么是彩陶?什么是彩陶?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在摄氏一千多 度的高温中烧制后,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半坡人面鱼纹盆半坡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作品之中。 “人面鱼纹盆” 出土于西安半坡,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 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

7、人面图案与 鱼或网并列相伴。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 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二、二、雕塑与绘画雕塑与绘画 雕塑;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装饰性绘画、岩画、地画。 原始雕像的特征:多为裸体,形体夸张,突出女性特征及生殖部分,而面部和四肢都被异常简化。 小结:小结:原始社会处于人类的蒙昧、野蛮状态,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谋生为中心的物质创 造居于首位,同时也闪现出渴望征服自然以获得生命自由的审美精神。

8、因此,作为中国原始审美文化的 物质产品,无论是工具系统,还是器物系统,都表现出实用与美观同一不分的基本状态。这一时期的审 美设计范型是石器的形制、装饰以及陶器的造型、纹饰。该时期的审美设计,从总体上表现出“质朴的生 命之流艰难地躁动”的特征。 第二章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1、 概述 殷虚甲骨文殷虚甲骨文 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 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的 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时代” 。 2、 灿烂的青铜工艺(

9、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 演变) 什么是青铜器?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指红铜与锡的合金。青铜器艺术是夏、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美术创造, 此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系列不同的青铜作品,其造型与纹饰在工艺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青铜器种类主要有礼器(生活用器,体现尊卑) 、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四大类。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哪些?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哪些? 商代商代主要有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风鸟纹等 西周西周主要有夔纹、鸟纹、等 春秋春秋主要有蟠魑纹(繁缛) 战国战国出现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占等图案。 饕餮纹:饕餮纹:饕餮是一种

10、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 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九个儿子。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吕氏春秋先识篇 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 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这种名称并不是古3 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 21.0 公分,

11、现藏于美国西雅图图 书馆。西周时代,其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铜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铜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二里头爵二里头爵” (夏朝)(夏朝) 青铜艺术的分期:青铜艺术的分期: 青铜器育成期、青铜器鼎盛期、青铜器转变期、青铜器更新期 青铜器的形制特点:青铜器的形制特点: (夏朝)器形小,器壁薄。 (商朝)器形大,稳定厚重 (周朝)铭文盛行 (春秋战国)饰纹世俗化 3、 建筑(溯源;宫殿建筑之滥觞) 4、 绘画与雕塑(绘画;雕塑) 小结小结: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有野蛮步入文明的时期。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巫史文化,一方面 带有浓厚的原始文化的痕

12、迹,同时已具有了“遵礼” 、 “敬祖”的文明化特征。其物化形态的范型(主要 美术遗存)是青铜器,它象征着奴隶主专制的宗教等级制。青铜器的形制沉重,纹饰构象狞厉可怖, 内含着某种神秘而威严的力量,表现出中华文化黎明期审美设计的特征:神秘的崇高。 第三章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战国秦汉美术 概述 总体把握秦汉时代美术发展概貌 绘画盛势 汉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形式中?汉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哪些形式中? 汉代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衙署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和兼有绘画雕刻两种特点的画 像石与画像砖等。 墓室绘画发达的原因;墓室绘画的题材 缣帛画缣帛画 战国帛画的用途、内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战国帛

13、画的用途、内容及艺术特色是什么? 战国帛画主要指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 内内 容:,容:, , , 1 龙凤人物图3122.5CM 、 (内容:细腰长裙的贵族妇女;凤鸟翅膀伸展、引颈似飞;神龙张 举双足、体态腾飞。 ) 2 人物驭龙图37.528CM 、 (贵族男子戴冠、长袍、佩长剑、侧身持缰;长龙似舟、飞向天国)用用 途途:葬仪中的旌幡,墓主肖像,表示在龙凤的指引下,灵魂不朽,升归天国。 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艺术特色:帛画人物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 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西汉帛画西汉

14、帛画 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南长沙马王堆 1 1 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绘”字是“丝”字偏旁,指的就是用颜料在丝上设色的意思) 湖南长沙马王堆 1 号墓出土的 T 形帛画,全长约 2 米,画面构图分天上神境(太阳金太阳金鸟鸟与月亮蟾蜍、坐与月亮蟾蜍、坐 着着说话说话的仙人、的仙人、飞龙飞龙) )、人间生活(墓主人和侍从墓主人和侍从)和地下生物(大力士撑着大地、人大力士撑着大地、人头鸟头鸟、 、鳌鱼鳌鱼)3 个部分,主 题思想是引魂升天。此画把写此画把写实实(人间)和幻想和幻想(天界、地界)都融合在一起了。都融合在一起了。在艺

15、术处理上有这样几个特 点:构图上以穿壁的蛟龙,将天上与人间、地下部分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浪漫热烈的整体;将墓主人 的形象置于旌幡的中心和醒目位置,通过侍从的衬托,显示其高贵身份;墓主人呈全侧面表现,突出形象描 绘,其形貌服饰刻画的惟妙惟肖;画中神禽异兽,姿态矫健生动,富有奇特的想象力;画面勾线挺拔,线条粗 细变化中富有流畅韵致;设色庄重典雅,以暖色为基调的丰富色相运用使其产生诡异、华丽、热烈的效果。 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画像石、画像砖艺术 什么是画像石、画像砖?分布在哪些地区?什么是画像石、画像砖?分布在哪些地区? 画像石与画像砖是秦汉时期遗存丰富的美术史资料。艺术家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砖石上面雕绘精美图 像,作品兼具绘画、雕刻两种因素。画像石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墓前祠堂和石阙的建 筑石材;画像砖是用于墓室建筑的砖刻绘画,是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4 江苏、陕西、山西、四川地区。画像砖以河南、四川出土最多、其艺术造诣最高的当属四川地区。画像石与画 像砖的兴盛期是东汉时期。 画像石画像石( (砖砖) )的分布;的分布; 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采用减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