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300060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必修课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的开发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再论之十五 蒋乃平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北京 100028)摘要:摘要:中职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是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通过正确处 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关系,自主创新的成功案例。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均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引入我国。课题研究梳理了职业生涯的特性,理清了职业生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的关系,在职业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多种形式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实践检验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2、:蒋乃平(1943 ),男,特级教师,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职教 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研究方向:职教课程、 职教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是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直接领导下,通过正确 处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关系,自主创新的成功案例。从“职业指导”进入中职德育必修课课程名 称,“职业生涯设计”列为必修内容,直至“职业生涯规划”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成为独立设置 的一门德育必修课,既通过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又经过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检验。 一、历经一、历经1212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年的

3、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 开拓创新必须有理论研究的支撑,理论研究又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 关系,是德育课改革确保方向性、科学性、创新性,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的保证。职业 教育引进生涯教育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并成为德育内容和载体的过程,是一个结合国情和职业 教育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理论,成功本土化,并自主创新的过程。通过“九五”、“十五”国家重点 教育规划课题运作,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的支持和领导下,对生涯教育和生涯咨询及其本土化和在职业 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12年的研究和实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和职教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 程框架和应用模式。 挖掘职业指导德育内涵和

4、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的研究和实验,是在以往职教德育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1996年起步的国家“九五”、“十五”重点教育规划课题中学职业指导的研究与实验、中 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正式开始运作,其子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涯设计的研究实验 ,亦是北京市朝阳区“十五”重点教育规划科研课题。此项研究在教育部职成教司的支持和领导下 ,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在理论、应用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有关领导不但参加课题研究的中期 汇报和结题活动,在理论、实践研究上给予了许多中肯的指导,而且在实践检验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 理论研究的重点,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生涯教育、生涯咨询理念及其支柱理论的本土

5、化 ,以及在职业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中使用的可能性。理论研究的理念,是“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 研发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广吸收、不套用、有创新”,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 和一线同仁应用服务。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在于对引进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改造和创新, 为我所用。课题结合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从挖掘职业指导、生涯教育的德育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涯 发展定位理论和职业指导支撑理论可借鉴的内容,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相关性,找到了 国家意志与个人需求的结合点,明确了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可以进行的德育内容,以及职业院校生涯教 育及规划的特点,为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德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

6、作为德育载体,奠定了理论基础。 应用方式研究的重点,是职业生涯教育及其规划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内容主要有4个:一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设计思路;二是适合职业学校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式;三是便于大面积推广的组织形式;四是作为教材形式出现时应有的课 程框架、表述形式,以及“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应用方式研 究在参研学校的支持下,通过个别指导、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内竞赛以及就业供需见面会、德育 课学习、专业课和文化课渗透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实践。 教育部职成教司于2004年开始,把“职业生涯设计”列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7、文明风采”竞赛的 常规项目,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德育内涵、功能、实施开展了连续五年的大面积检验,成效显著。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生涯设计及其学习指导书,作为教育部职成教司推荐教材受到 学校和师生的欢迎。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是职教德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 关精神,从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出发,于2002年、2004年先后颁布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 工作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职业生涯教育,但对职业生涯教育应 承担的教育任务都有不同程度的阐述。 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德育内容,有一个渐进过程。生涯教育在世界范围看,问世不长,自美国在

8、20 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至今不过30余年。80年代引进我国以后,“不服水土”,几经波折。本土化需 要有个过程,将其作为德育内容更要慎重。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其研究自1996 年正式起步,2001年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内容,2008年演进为一门独立设置的德育必修课。 历经了12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为“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明确职业生涯教育作为一门德育必修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形成体系和框架,是在 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结合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自主创新的成果。 二、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的由来二、生涯咨询和生涯教育的由来 生涯咨

9、询和生涯教育均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先后引入我国。 (一)生涯咨询的由来(一)生涯咨询的由来 职业生涯咨询是职业指导的衍生物,即生涯咨询源自于职业指导,但己发生质变,是高于职业指 导的新事物、新理念。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倡导下,190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 业指导机构 波士顿地方就业局,1913年成立全国职业指导协会。该协会把职业指导定义为“是帮助个人准备职业 、选择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己包涵了职业生涯设计的雏形。在20世纪 20年代前后,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苏联和中国也继美国之后,相继推行了职业指导。职业指导 的支撑理论主要是人

10、职匹配理论、特质因素匹配理论、人格 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成熟过程理论、职业选择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理论等。 “职业指导”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生涯咨询”所代替。美国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在1983年 建立了全国生涯指导员制证委员会,制定了生涯指导员资格标准,于1984年组织了第一次考试,颁发 国家注册的生涯指导员资格证书。同年,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改名为“生涯发展协会”,发展理论、职 业生涯和职业系留点(又称“职业锚”)理论成为生涯发展定位理论。 职业指导演变为职业生涯咨询,就发源地美国而言,其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0 1919),以就业咨询定位服

11、务为主,服务于不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第二阶段(1920 1939),中小学的职业指导教育成为焦点;第三阶段(1940 1959),重点转向大学生,并对咨询人员进行培训,支撑理论体系开始得以完善;第四阶段(1960 1979),由于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余地加大,重视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教育理念于70年代初问世,职 业咨询进入兴盛时期;第五阶段即发生质变的阶段(1980 1989),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生涯咨询更加受到欢迎;第六阶段即生涯规划理念完善的阶段( 1990至今),生涯咨询走向国际化,从学校到择业的过渡和人的生涯发展成为焦点,其着眼点虽然也 在于求职谋业,但更着重于人的发展,生涯教育

12、引起众多国家的重视。职业生涯咨询进入我国后,在 职场“白领”中产生较大影响。 (二)生涯教育的提出(二)生涯教育的提出 生涯教育又称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由美国教育部前身 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德博士(Dr.Sidney P.Marland),于1971年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存在的 问题首先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学校所学与社会现实 生活脱节,学生对学校缺乏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学生盲目追求升学,毕业即失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 需要,不能适应职业环境;人力供需结构性失调,既有找 不到岗位的人,也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者;受教育程 度高的人日渐增多,教育投资

13、加大,但教育绩效不高,使 民众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度下降。由于美国学术界有开放之风,诸子百家对生涯教育的内涵、要素、目标各有其说,在各州的实施 也形成多种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是美国联邦教育署模式、内华达州模式等十余种模式。 各种模式对生涯教育的理解、分段和 内容都有区别,各有所长。但分段中大多 包括认识、试探、准备和继续教育四种阶 段,都认为每个阶段的生涯教育的功能不 同、内容有别,都强调各阶段与工作世界 (World of Work)的接触,认为生涯教育是一种公共 教育(Public Education)和社会的整体努力,认为生 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熟悉以工作为 导向的社会(Worko

14、riented Society)的价值观,并将其融于个人价 值取向而加以实现,使工作具有意义并获 得满足。1973年,美国联邦教育署为提高 生涯教育效益,设计出生涯教育的四种类 型,即学校本位、雇主本位、家庭和社区本位、乡村居所本位的生涯教育。 美国的生涯教育并非仅是一门课,而是一个系列化、分阶段实施的教育过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指导课程体系整体改革,体现为不同阶段的具体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主要通 过三类渠道: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参加职业实践和模拟仿真训练,个别化生涯发展咨询和计算机 网络服务。仅就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而言,就有三种:一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开设生涯发展指导课,在

15、 学校教育不同年级开设;二是特殊生涯指导课,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一些特殊需要的技能、行为确定教 学内容,大多为短期,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大致相当于我国就业前的培训);三是开发与生涯 发展相关的学术课程,把生涯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化学、生物、物理等各学科教材中,引导学 生联系相关职业学习学术科目。 课程综合化在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学术课程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CHEMISTR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是由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 McGraw-Hill的Glencoe公司 2005年出版的一套高中化学教科书,是美国高中化学的主流教材之一。该教材将职业生涯教育

16、内容与 化学学科教学和谐地融为一体,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技能。这种融 合式的课程综合化,以专栏镶嵌的形式呈现,以典型案例访谈的形式展开,介绍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 ,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素质、职业选择、生涯设计等生涯教育的内容 ,镶嵌在化学知识逻辑顺序的主线上,由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导出。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与化学知识体系 和谐地融为一体,职业生涯教育与化学教学相互促进,既扩大了化学教学目标,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 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巧妙地将学 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结合起来,是课程综合化成功的典范。此类成果,既应该对我国 职业生涯教育整体合力的形成有所启迪,也应该对在我国职业院校文化课、专业课的开发有所启示。 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与美国类似的生涯教育体系。上个世纪末,我国台湾地区部分学校开设了 生涯规划课,在香港也有类似内容。 三、职业生涯及其教育的特点三、职业生涯及其教育的特点 课题研究梳理了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