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98925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多少精英正在移民海外他们寻求什么他们寻求什么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0 年 06 月 03 日 来源: 南方周末广州的一家移民中介门外,申请者排起 长队。新世纪十年,移民潮愈加汹涌。本报 记者翁洹/摄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已成为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军,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移民 输出国。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全 球化的新阶段。本报记者潘晓凌本报特约撰稿阎靖靖实习生胡嘉欣余梦溪“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这句 18 年前的电影大撒把中演员葛优谋划移民路线图的经典台词,如今已由喜剧几 乎变成现实。想移民么?现在

2、,你不再需要乘上前往西伯利亚的火车,穿越广阔的俄罗斯,到巴 黎等待夏季观光团,再伺机前往贝劳,然后以贝劳为跳板前往美国。你只需要准备一张 35 万美元以上的存折,在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里,由热情的 中介小姐引导你,在挨着太平洋,同样浩瀚的加勒比海地区,无数撒落的璀璨明珠之 间,使劲圈中其中的一小颗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闻所 未闻的小国,如今竟已成为众多新富阶层的移民目标之一。这个将电影变成现实的场景,只是眼下众多移民推介会的一幕。在众多更高端 的推介会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才是主流重头戏。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 道

3、,获取他国永久居民权(以下简称 PR)或国籍。在他们看来,优质教育、清洁空气、 安全食品、资产转移、安全感,都将在移民的彼岸得到。各种数据表明,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90 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 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已成愈发汹涌之势。不同于第一 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 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 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是否正在经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北京买房,不如移民?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 国。2010 年 4 月

4、北京车展上,一则移民广告打得相当煽情: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这条广告背后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是:在二套房购买门槛提至史上最高,北京二环 以内一手房价每平方米均价仍死守 3 万元时,仍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美国,已开始 推行 EB-5 类签证,吸引各国有钱人入籍,最低投资 50 万美元(约人民币 342 万),即 有资格申请美国绿卡。“理论上,居住二环以内的北京人民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 件。”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笑说。其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 EB-5 类签证的中国申报 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 2008 年的 500 人上升到超过 1000 人。中国再次掀起投

5、资移 民海外的热潮。2008 年一宗移民美国拒签案让大众对中国富人的美国梦与财力叹 为观止。彼时,147 名富豪组团投资,每人欲出 50 万美元,集资 7350 万美元,打算投 入到美国费城会议中心的扩建中,以此办理投资移民。申请因涉及人数众多,有违移 民法之嫌,全部遭拒。这并没浇冷富人们的移民热情。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08 年 10 月- 2009 年 9 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 EB5 类签证移民总数,已从 2008 财年的 1443 人升至 4218 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齐立新说,投资移民成功率高的 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分别为 40

6、 万加元(约 235 万人民币),80 万澳元(约 454 万人民币),150 万新元(约 962 万人民币)。此外,申请难度最高的欧洲,近两年仍频频有富裕家庭关注。在荷兰一家移民机 构任律师助理的黄馨(化名)说,中国富人已成为他们最优质的客户,每年他们都会提 供免费往返机票和酒店住宿,邀请中国富商赴荷考察投资项目。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 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 2055 人,中国 大陆的名额占了 1000 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 40 万加元(约 235 万人民币)计算,仅 2009 年,即使只按“门槛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 23.5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世博

7、会中国馆。事实上的财富转移远远高于以上粗糙的估算。2001 年,申请移民加拿大时,马 舒办理的是技术移民,尽管身为广州某公司高管的他彼时资产已达上千万。“投资 移民门槛很高,不是说你口袋有三百多万就能移民加国了,还必须雇用一定数量的当 地雇员,每年有一定销售和利润额度。”在相对少数的投资移民之外,技术移民是一 个更为庞大的群体。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告诉本报记者,近十年 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 201。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 60 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 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不仅仅是加拿大,过去十年,随着各移民接收 国政策的

8、放开,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与财富精英大量入籍澳大利亚、新加坡、 美国。如今,对于几乎所有一线城市中产阶级而言,一个集体感受是,每个人身边都 有起码一个朋友正在或已经办理了移民。马舒学的是国际贸易,加国驻香港的移民官专门为他设了一场长达一小时的英 语面试,申请顺利通过。他的履历是中国典型的中产精英:毕业于某名校,三十出头 即担任广州某文化公司高管,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后独立创业经商。“分数有可 能达标的人才基本素质为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3-5 年以上工作经验,”马舒说, “就是中国的中坚分子。”马舒只是庞大的“中坚分子”群体中的一个。据统计, 2009 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共 2.5 万

9、人;移民美国约 6.5 万人;2008 年度移民澳大 利亚约 1.6 万人。在加、美、澳三大主流目的地之外,香港、新加坡和异军突起的中北美小国也 同时在吸纳大量中国大陆移民。2007 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 显示,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中国流失的精英数量也居世界之首。自 1978 年以来,有 106 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仅 27.5 万人回国。流出海外的 78.5 万青年才俊,相当于 30 所北大、30 所清华的所有在校本科生。他们在寻求什么?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规范的法律,甚至身份的象征,都对移民 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1992 年葛优、徐帆主演的大撒

10、把热播时,马舒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三年。 这部移民题材电影反映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移民热潮,彼时,移到哪是次要的,移出 去才是关键。马舒并没陷入那拨移民狂躁症之中。由于工作的关系,马舒常在国外出差,熟知 1978 年以来大批偷渡出境的同胞,在海外维生本领仍是卖苦力,这批处于社会底层 的群体至今仍占所有华人华侨的绝大多数。1990 年代初期冲出去的同龄人,也远未 过上光鲜的生活。一名定居欧洲的朋友,工科博士,彼时做着一家杂货铺的老板兼店 员,每天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是计算一双人字拖加两罐卡布其诺等于多少英镑。拘谨、沉默、没有宗教信仰、畏惧谏言、不参与公共事务,这些骨子里挥之不 去的集体气质加深了黄

11、、白两个世界的隔膜。马舒的理想是逐渐做到公司高管,而不是出国做超市店员。干了几年,马舒独立 出来单干,顺风顺水的生意突然败于一场糊里糊涂的官司。2001 年,马舒办理了赴 加技术移民。寻求安全感、为孩子谋求优质教育,是所有受访者移民的前两条理由。其中一 名受访者是身家数亿的温州商人,与本报记者第一次见面的场合,竟然是在他中学同 学的家中。尽管在中东经商多年,他身上仍未散去温商特有的熟人社会处事风格。 2009 年,他开始将中东的生意转移至美国,通过投资一座中美贸易城,投资移民。他 坦言越来越不喜欢每周有四天时间得在外应酬、打点各路官员、朋友,向往“公私 分明的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老婆和孩子

12、”。在他的圈子里,移民甚至成为身份量级的标识。他们将之称为“抄捷径”,即用 过去 20 年里迅速积累的财富,支付转型期的中国所付的或忽略的代价:规范的法律、 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 国护照的便利等。他的同龄人中,许多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父辈、亲友偷渡欧洲,有的为了入 籍还加入法国外籍军团,“现在轮到我想出去了,”他说,“但已经跟他们那批移民 不一样,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另一个低调得近乎隐秘的移民群体常人无法轻易接 近。公开资料显示:加拿大的多伦多和魁北克是华人富豪移民的首选地。而在澳大 利亚,华人富豪的首选地是悉尼与墨尔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

13、经明确将吸引华人 富豪作为移民政策的重要考量依据。而对于这些新富阶层来说,财产的安全则是他 们最大的需求。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2008 年新加坡取消了遗 产税,令该国对国内富豪的吸引力加大。与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 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 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许多国内富豪都在新加坡乌节路(属 于商务中心)购买公寓房,或者是圣淘沙购买别墅,形成新的生活圈。这一群体在技术移民印象中,封闭而光鲜,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从不参与 任何华人社团活动,全都住在当地高端社区,有的甚至把名字都改了

14、。一位移民律师 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曾被中国某部门要求配合调查他的一名客户,据说此人出境后, 被查涉嫌挪用上亿公款,这位律师拒绝了:“保护客户的隐私是律师的义务。”为了子女的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普通到平淡的生活。 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在技术移民的世界里,他们首先得适应谋生的艰辛与社会地位的落差。各国在 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时,都将本国急缺的人才类型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澳大利亚、加 拿大青睐 IT 工程师和会计师。但由于两国各大公司只认可本国及北美的工作履历,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技术移 民都无缘从事原先的职业。刚到加拿大时,马舒的谋职底线是“先当个经理,也

15、是可以的”。以他在国内的 公司高管背景,“无论如何不算过分”。当看到一位在国内做 IT 工程师的朋友,在加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餐馆服 务生,三天后还因表现笨手笨脚被开除时,马舒“心都凉透了”。三个多月后,他终于在一家电讯公司谋到销售国际长途电话的工作。这名快 40 岁的新手,每天都要和小年轻一起竞争业绩,每拉到一个顾客,奖励 2 加元,如果足够 勤奋,一个月能拿到 800 加元(折合人民币 5191.28 元)。没人知道他曾打理过资产上千万的公司,也没人在乎。每次面试时,面试官的态 度礼貌而坚决,“虽然你在中国的工作履历很吸引人,但对不起,这不算数。”受过 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五年以上工作经

16、验,教养良好,地位体面,收入可观,这是中国技 术移民的共性。相比二十出头即赴美读 MASTER、PHD,毕业后留美工作的留学型移 民,他们移民时年龄已在 3040 岁,选择余地与竞争力都较小。马舒身边的移民同胞,有的曾是大学老师,有的曾任公司主管,有的是技术骨干, 到加拿大后,他们成了卡车司机、超市货柜员、收银员;一名好友,在一家公司做技 术,表现颇受认可,却十年未受提拔;另一名好友,在四十岁时,重返大学,现在正读 大一。和普通大众想象中不同,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 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 普通到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他们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够 在异国延续自己在国内的成功。“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一位已经移民加拿 大近 10 年的技术移民如此总结。也不是每个中国技术移民都想得开。2005 年,让加拿大移民圈内轰动的两起事 件,一是湖北省前理科状元读完博士后,只在一家工厂找到一份体力工,跳楼自杀; 另一名中国博士在被公司辞退后,跳桥身亡。马舒觉得,这都是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