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8232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探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规律一、解读考纲。一、解读考纲。二、剖析样卷。二、剖析样卷。三、能力迁移。三、能力迁移。一、解读考纲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具体要求 1、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情感态度) (2)评价文

2、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价值观 )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审美判断) 3、探究 F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篇) (2)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线) (3)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点)二、剖析样卷(一): 传记阅读 常识与术语传记:2(一)、自传。(二)、他传(叙述性传记、人物评传)自传特点: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叙述性传记特点: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人物评传特点:第三人称。 “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 “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

3、。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传记阅读示例 居里夫人自传 (节选) 16、请找出最能概括居里夫人在战争时期行为的指导思想的一段话,并作简要 分析。 (4 分)前一问(分析综合)后一问(鉴赏评价)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 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们当然也不能例外。 ”(筛选信息) 这句话是居里夫人思想认识的核心,是居里夫人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国难 当头时刻的体现,它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和我国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类似。 (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即从传主身上体现出 来的社会价值。 )17、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居里夫人是怎样发挥自己

4、的专长和学识,为国家 作出贡献的?请用摘要原文编写提纲的方式列出居里夫人所做的主要工作。要 求提纲显示三个层次。 (5 分) (分析综合) 提纲:提供 X 射线检查,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1)装备设施:a 创建和改造 200 多处 X 射线医疗站。b 装备 20 多辆流动 X 射线医疗车。 (2)培养技师:a 建议在护士学校增加 X 射线照相科。b 培养 150 名 X 射线照相技师。(整合文中信息)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的研究工作,而去做普通 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写读3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

5、请你就此二事谈谈居 里夫人这样处理的得失。 (6 分) (探究) 首先,国家危难当头,居里夫人把国家需要摆在第一位,义无反顾地参加 了战地救护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虽然因为战争推迟了镭的研究,但保卫了国家就从根本上保住了镭的研究。 (主观分析)其次,事实上,德国向法国宣战以后,居里夫人主持的研究所, 其他人员和学生都上了前线,现实不容许那个时候继续从事镭的研究。 (客观 分析)(主客观辩证分析)居里夫人并没有游离于“自传”之外写别的不相关的人物,而是在记叙与自 己战时与工作相关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等人物。不写这些人 物,无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

6、述清楚,而通过写这些人物,侧面反映了自己一 段生命过程,展现了一幅法国人民团结对敌的历史画面。 (个人与群体、祖国 的辩证关系)至于赞美这些人的无私、勇敢和智慧,不是虚言赘笔,而是居里 夫人开阔胸怀谦虚品质的自然流露。她赞美普通人并从他们身上吸取精神力量, 这是她的伟大之处, (平凡成就伟大。 “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学 习。(个人与时代的辩证关系,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总结规律:总结规律:(一)言之成理的几个要素: 1、 观点鲜明。 2、 “观点”(正题、反题)在题干中, “论据”在文本中。 3、 辩证说理:内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 平凡中,说理婉转

7、留有余地。(二)对人物(高考选材可能是正面人物题材)的探究评价: 辩证分析 1、 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2、 先天禀赋后天历练 3、 个人时代(集体、祖国) 4、 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 三、迁移训练(一): 巴金的道路 (人物评传)(1) 、作者是怎样评价巴金的?请在文中找出这个核心句,并分析本文是从哪 几方面来印证这一核心的。 (5 分)4(分析综合) “巴金毕竟是难得的一位具有理想和道德感的作家;虽然在思想方面,欠缺 应有的深度。 ” (2 分) 巴金是“五四”时期反对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的重要作家。 家和系 列人物传记的撰译是他这一时期的创作高峰。 四十年代巴金的创作出现了

8、明显的转折,创作和译著主要反映了知识分子日 常生活的困境,缺乏思想深度。 寒夜就是一个例证。 经历“文革”之后,巴金创作的随想录恢复了一个正常中国人的良知, 但就它实际达到的思想界域而言,并未超出一般民众的见识。(2) 、 巴金的道路是一篇人物评传,作者紧扣“道路”从哪两个角度展开 了评述?本文行文有什么特点?试由此概括人物评传的一般写法。 (5 分) (鉴赏评价) 思想轨迹,创作历程。 (2 分) 先分析思想轨迹,再展示创作历程。有评有传。 (1 分) 分析思想行为,叙述生平事迹,展示人生道路。/紧扣传主特点,有评有传。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任答两点即可。2 分)(3) 、有人说巴金是

9、“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作者在谈到巴金创作随想录 时却说, 随想录 “其实不过恢复了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的良知” ,你认为这样 评价巴金中肯吗?为什么?(5 分) (探究) 答案一:这样评价中肯。文本中的“其实不过恢复了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的良知” 是指随想录的创作,并没有涵盖巴金一生的创作。虽然“以家和系列 人物传记的撰译为标志,巴金度过了他的作为一个人、一个作家的英雄主义的 全盛时期” ,经历“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 “有所觉悟,有所忏悔” ,但 “也是有所保留的” , “就它实际到达的思想界域而言,并未超出一般民众的识 见” 。所以,用“恢复了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的良知”来评价巴金晚年特别是 随想

10、录的创作,是中肯的。答案二:这样评价不中肯。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这是学界公认的说 法。 “以家和系列人物传记的撰译为标志,巴金度过了他的作为一个人、 一个作家的英雄主义的全盛时期” ,在经历了“文革”之后,他倡导说真话, 真诚的忏悔, “写出为大家所盛赞的随想录 ” “作为作家的正义与良心的 见证” 。虽然“也是有所保留的” ,但“指出巴金言说的语境的严峻性仍然不是 多余的” , “至少,他的关于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建议,迄今仍然不能为时代 所接受” ,这些胆识说明巴金的良心远远超过“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的良知” 。所 以,用“恢复了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的良知”来低调评价巴金,这是站在“后人”

11、的高度苛求“古人” ,是不中肯的。 5小结:(1)第三题是探究题。出题角度是“探究”部分的一个“点”,即“探究文本 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实间接考到了“线”和“篇”,即“探讨文 本反映的人文文精神和时代精神”,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可见,做探究题,应该有“点”“线”“篇”联系分析的眼光。“点”“线”“篇”“点”不离“线”, “线”不离“篇” 。(2)论据从文本中来,或同一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 此即为辩证思考。剖析样卷(二):访谈阅读剖析样卷(二):访谈阅读常识与术语 访谈: 一、人物访谈。 二、专家专访。 人物访谈特点: 1、受访者是杰出人

12、物或明星人物。 2、目的是展示人物重大成就、成长经历、情感及修养等。3、访谈或抓住人物重大成就由果推因、逐层展开,或追问成长经历引导比较、适时应和,或叩开人物内心世界反问设疑、推波助澜等等。专家专访特点: 1、受访者是具有话语权(见解正确、独到、深刻)的权威或专家。 2、针对热点、焦点、公众关注的问题。3、访谈或紧扣主题(焦点、热点)、究果追因, 或由浅入深、逐层展开,或单刀直入,倒金字塔布局。 访谈术语 :访谈,是以问(记者)答(被访者)的方式展开,因此,记者提问方式常常是出题点所在。常见的提问方式有:6紧扣主题(焦点、热点),究果追因;由果(成就)推因(成长过程),逐层展开;引导比较,窥探

13、心灵;反问设疑,推波助澜;单刀直入,倒金字塔布局。要把握每种提问的方式的特点与作用。剖析样卷(二):剖析样卷(二):“专家专访专家专访”阅读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18、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说说这篇人物专访之所以成为一片优秀新闻作品的 原因。 (5 分)(分析综合) (1) 采访的关于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2 分) (2) 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解独特、深刻。 (2 分) (3) 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层深入。 (2 分) (以上三点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9、本文受访者马悦然先生对中国文学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5 分)(鉴赏评价)热爱中国文学,关注中

14、国文学。 (2 分) (一)长期致力于研究、传播中国文学,特别是关注中国当代文学; (二)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碍是翻译太差; (三)他亲自为山西作家翻译作品; (四)他对中国文学充满期待,对浮躁的现状充满忧虑。(结合文本分析 3 分)20、从文本看,中国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态?(5 分)(探究) (1) 、渴望,同时心态复杂。 (1 分) (2) 、主观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综合国力促使民族自尊心增强,急功近利、7浮躁思想也增强了,所以渴望得奖;客观原因: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个奖项。 (3) 、辩证看待这种心态:渴望得奖,希望中国文学走

15、向世界,可以理解,值 得肯定;但不能因为暂时没有获奖而不屑一顾,更不能妄自菲薄。 总结规律(一)总结规律(一)对焦点问题的探究评价:辩证分析 1、 主观愿望客观需求 2、 人为因素社会因素 3、 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4、 个别利益公众利益 5、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6、 零和思维双赢战略 7、 竞争合作 8、 传统文化现代观念 9、 继承传统扬弃革新 10、人文思想科学精神剖析样卷(三):剖析样卷(三):“人物访谈人物访谈”阅读阅读广一模实用类文本阅读 15、本次访谈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请写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中一 个结论。 (分析综合) (4 分) (1) 、三个方面的问题: 戴金星院士

16、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什么? 戴金星院士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如何看待如今报考地质专业的学生不多的问题? (2) 、对应的结论: 提出了“煤成气”理论,并由此发现了大批大气田,使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走 向黄金时期,并推动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略。略。 16、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访谈的质量。你认为本访谈提问的 质量如何?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鉴赏评价) (5 分) (1)紧扣主题,不蔓不枝。 (分析略) (2)善于引导,环环相扣。 (分析略) (3)适时应和,便于沟通。 (分析略)817、戴金星说“我还是不后悔当年的选择”,并希望年轻人也能像他当年那样作 出“选择”。你对戴金星的“不后悔”是怎样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