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97235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理念的转换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理念的转换, ,行政行政的作用领域、活动范围显着扩大的作用领域、活动范围显着扩大, ,行政行为日益多元化行政行为日益多元化, ,行行政权越来越多的介入直接调整民事行为政权越来越多的介入直接调整民事行为, ,使得人民法院受理使得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逐渐呈现出法律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的行政案件逐渐呈现出法律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有局限性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有局限

2、性, ,单纯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单纯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解决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关联的案件都难以达到理想效序解决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关联的案件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果。因此, ,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办法已成为一个亟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办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条件、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必要性、条件、范围以及的程序中的具体问题入手范围以及的程序中的具体问题入手, ,拟对于行政附带民事诉拟对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展开法理思考。讼展开法理思考。关键词关键词: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条件具体问题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条件具体问题当某一主体的行为分

3、别影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当某一主体的行为分别影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时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时, ,客观上就会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上就会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 ,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争议。在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争议。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之下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之下, ,由于不同性质的争议分别由同一法由于不同性质的争议分别由同一法院内部不同的审判庭适用不同的规则来审理院内部不同的审判庭适用不同的规则来审理, ,因此必然会发因此必然会发生不同性质诉讼之间的交织与关联。生不同性质诉讼之间的交织与关联。(1)(1)实践中实践中, ,行政争议

4、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织的案例历来有之与民事争议相互交织的案例历来有之, ,近年来随着行政权的近年来随着行政权的扩张扩张, ,行政理念的转换行政理念的转换, ,行政的作用领域、活动范围显着扩行政的作用领域、活动范围显着扩大大, ,行政行为的日益多元化行政行为的日益多元化, ,行政权越来越多的介入直接调行政权越来越多的介入直接调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整民事行为整民事行为, ,使得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逐渐呈现出法律使得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逐渐呈现出法律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关系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 ,行

5、政附带民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模式逐渐为实务界探索适用诉讼作为一种新的诉讼模式逐渐为实务界探索适用, ,但由于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人民法院在操作时往往左右为难、无人民法院在操作时往往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所适从。一、我国民行交叉案件的处理现状一、我国民行交叉案件的处理现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学界也认识不一学界也认识不一, ,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的案件处理方式形态各异。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的案件处理方式形态各异。多数情况下多数情况下, ,民事审判部门在审理民事争议过程中查明关联民事审判部门在审理民事争

6、议过程中查明关联有具体行政行为时奉行有具体行政行为时奉行“先行后民先行后民”原则原则, ,如涉及房屋权属如涉及房屋权属纠纷案件纠纷案件, ,民事法官在审理中一旦查知一方持有房屋产权证民事法官在审理中一旦查知一方持有房屋产权证便中止民事诉讼便中止民事诉讼, ,告知当事人先行就房屋产权登记进行行政告知当事人先行就房屋产权登记进行行政诉讼诉讼, ,待行政诉讼终结后再行恢复民事诉讼。也有在行政审待行政诉讼终结后再行恢复民事诉讼。也有在行政审判过程实行判过程实行“先民后行先民后行”,”,如房屋行政登记诉讼案件中如房屋行政登记诉讼案件中, ,行行政庭法官查明当事人因作为房屋登记基础行为的共有、买政庭法官查

7、明当事人因作为房屋登记基础行为的共有、买卖、赠与、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存在争议的卖、赠与、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存在争议的, ,便终中止行政便终中止行政诉讼诉讼, ,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实践中还存在分别裁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实践中还存在分别裁判互不影响的情形判互不影响的情形, ,但这种模式存在裁判结果不一致或相互但这种模式存在裁判结果不一致或相互矛盾而使法院陷入被动的可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有矛盾而使法院陷入被动的可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各有局限性局限性, ,单纯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解决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单纯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解决法律关系相互交织、关联的案件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

8、此关联的案件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 ,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办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的解决办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也就有了很多法院也就有了很多法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开始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开始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依据解读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依据解读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有许多相同之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有许多相同之处, ,我国在我国在行政诉行政诉讼法讼法实施之前实施之前, ,对行政案件的审理均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对行政案件的审理均适用民事诉

9、讼程序。两种诉讼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种诉讼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在我国但在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中却并不存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这一概念。却并不存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这一概念。19991999 年年最高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第 6161 条规定条规定: :被告对平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 ,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 ,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该条采用了该条采用了“一并审理一并审理”的措辞的措辞, ,而没有使

10、用而没有使用“行政附带民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事诉讼”这一用语这一用语, ,可以说学术界和理论界所讨论的行政附可以说学术界和理论界所讨论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提法及相关程序没有被最高人民法院所认可。带民事诉讼的提法及相关程序没有被最高人民法院所认可。(1)(1)笔者认为笔者认为, ,该条文规定略显简单狭窄该条文规定略显简单狭窄,“,“仅限于行政裁决仅限于行政裁决可适用一并审理可适用一并审理”,”,发布至今历时十多年发布至今历时十多年, ,很难适应并解决很难适应并解决实践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问题。但实践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问题。但透过该条文透过该条文, ,我们可以了解

11、最高人民法院如此规定是基于以我们可以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如此规定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第一, ,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当事人诉讼, ,节省诉讼成本节省诉讼成本, ,也也即符合诉讼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即符合诉讼程序效益原则的要求。以波斯纳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在诉讼程序中分析法学派认为在诉讼程序中, ,各主体的行为如同市场竞争各主体的行为如同市场竞争一样一样, ,彼此地位平等、机会相同彼此地位平等、机会相同, ,同时都要做出成本支付同时都要做出成本支付, ,才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恰当的审判程序不仅应当通过裁决使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恰当的审判程序不仅应当通过裁

12、决使资源分配达到效益极大化资源分配达到效益极大化, ,而且审判程序本身必须做到尽可而且审判程序本身必须做到尽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能减低成本、提高判决收益。能减低成本、提高判决收益。(2)(2)行政诉讼同样必须遵循效行政诉讼同样必须遵循效益原则益原则, ,以行政裁决为例以行政裁决为例, ,民事争议当事人以行政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以行政裁决违法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判决维持行政裁决法院判决维持行政裁决, ,则民事争议仍然存则民事争议仍然存在在; ;法院判决撤销行政裁决或责令重作法院判决撤销行政裁决或责令重作, ,则民事争议

13、也并未则民事争议也并未得到实际解决。在法院的审理过程中得到实际解决。在法院的审理过程中, ,已经对作为事实依据已经对作为事实依据的民事争议进行了审理或已查清了事实的民事争议进行了审理或已查清了事实, ,却对此不作裁判却对此不作裁判, ,而仅针对行政裁决部分裁判而仅针对行政裁决部分裁判, ,这是明显不符合诉讼效益原则这是明显不符合诉讼效益原则的。第二的。第二, ,提高行政审判效率提高行政审判效率, ,避免行政与民事审判结果相避免行政与民事审判结果相矛盾矛盾, ,意即保持法院裁判的一致性。从司法权威性的角度不意即保持法院裁判的一致性。从司法权威性的角度不难理解难理解, ,司法权威性是司法能够有效运

14、作并发挥其作用的基司法权威性是司法能够有效运作并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司法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裁量权础。司法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裁量权, ,而如何确保司法裁判的而如何确保司法裁判的最终性和一致性必然是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话题。实践中最终性和一致性必然是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话题。实践中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部门先后作出相互矛盾的裁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部门先后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也常有出现判也常有出现, ,这无疑极大的动摇了司法的权威性。行政争这无疑极大的动摇了司法的权威性。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关联日益紧密已经成为趋势现象议与民事争议关联日益紧密已经成为趋势现象, ,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将关联紧密的两

15、种争议一并审理实践中将关联紧密的两种争议一并审理,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也能够切实的确保裁判的一致性。也能够切实的确保裁判的一致性。第三第三, ,彻底解决纠纷彻底解决纠纷, ,维护法律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维护法律关系与社会秩序的稳定性。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各有其局限性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各有其局限性, ,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依靠任何一种诉讼程序都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地案件。在都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地案件。在实践中存在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中实践中存在的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关联的案件中, ,当事人当事人表面是诉讼具体行政行为表面是诉讼具体行政行为, ,背后却必然存在一个难以化解的背后却必然存在一个难以化解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民事纠纷民事纠纷, ,而且其目的也多是意欲通过行政诉讼为解决其民而且其目的也多是意欲通过行政诉讼为解决其民事纠纷。人民法院若只单纯的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事纠纷。人民法院若只单纯的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是无是无法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