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96822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级第4单元电子备课备课人:黄艳(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它。 本组所选的四篇课文,情节性强孩子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孩子能读;而含义深刻也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2、,可他们不一定能真正读懂,这正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好在每篇课文,特别是两篇精读课文,都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字的阳光里,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

3、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 习作”“回顾拓展” 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4、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013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45 课时,略读课文 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 课时,“回顾拓展”12 课时。21313钓鱼的启示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备课人:黄艳备课人:黄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 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阅读一、阅读“单元

5、导读单元导读”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 .通读课文通读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2、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三、揭题质疑三、揭题质疑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四、初读理解四、初读理解1、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2、再读课文

6、,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五、复习生词五、复习生词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3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1、自由读第 3 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a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2、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

7、地操纵着.”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3、争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b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c齐读第 3 自然段.4、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 4 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5、读 58 自然段,思考:11 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 ,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

8、.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对比读第 3、9 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a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

9、的诱惑人的鱼.”b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4c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二、拓展延伸,积累运用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 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514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

10、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备课人:黄艳备课人:黄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 4 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 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

11、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 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 们就一同走入 14 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 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

12、有不同的读法,可 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 印象最深?为什么?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6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13、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a.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 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 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实践五、拓展实践 (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 2025 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 30 岁左右。 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 2 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 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

14、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 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六、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 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 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 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七、尝试运用七、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 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71515落花生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备课人:黄艳备课人:

15、黄艳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 “成熟”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2

16、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二)检查预习(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8(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