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智慧阅读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6809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智慧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智慧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智慧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智慧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智慧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智慧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智慧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雪地里的迎春花插入原文P41 雪地里的迎春花 建议用时:1520分钟 实际用时: 我十岁那年,父亲终于决定外出谋生。他说,他得出去挣点钱,以后让我进城念好的学校。 他说话时,母亲正倚在门上,用破旧的头巾扑打着身上的灰尘。 父亲走的这天,母亲没有出门送他。我以为,母亲并不在乎父亲的走与留。殊不知,我却 在午后的玩耍中,偶然看到了蹲坐在玉米地埂上的母亲,正独自默默流泪。面前的母亲和一个 时辰前与父亲欢笑着告别的母亲俨然判若两人。 父亲回来的那天,隔壁邻居都过来看了。母亲一直不说话,父亲从兜里掏出一枚精致的黄 色发卡。我认识,那是一朵多么漂亮的迎春花啊!黄色的蕊,黄色的瓣,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 蝴蝶。

2、父亲将它插入母亲的发隙中,用手指一按,“啪”一声,别在了头上。母亲于是欢喜地进 了厨房,只剩我和父亲在门前嬉闹。 没过几天,父亲又回到城里去了。其间,他给家里写过两封信,说自己在一家公司里做搬 运工,货物虽不重,可都是高档货,很能赚些钱,叫我和母亲不要担心。那两封简短的信,不 识字的母亲硬是让我念了许多遍。而她每听完一遍,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时间。 春节前,母亲收到了父亲的汇款。经过一夜的深思,母亲最终决定带我去城里添置些东西, 好给父亲一个惊喜。母亲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两张年画和一个偌大的二手衣柜。母亲说,这种 衣柜,放在家里够气派。 衣柜有了,可搬运成了问题。我们只得花一点工钱,去桥头上雇个

3、搬运工。 桥头的工人可真多啊,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一地。前头的几个老练的小工一看到我和母亲, 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寻思间,一个声音粗犷的男人对着密集的小工打趣:“嘿,是不是又来老板了?找我啊,我 力气可大着呢,庄稼人!不偷懒儿!” 母亲迅速拨开人群,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空地上,坐着一个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男人。 我看不清那张黑黝黝的脸,只是他手臂上特有的疤痕,让我辨认出,他便是我的父亲。他在见 到我与母亲的一瞬间,惊慌失措地捂着肚子往远处跑,似乎是急着上厕所。 母亲没有叫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然后她随便指了一个 在旁的男人,拉着我,飞也似的离开了。我气喘吁吁地抬头,看到

4、母亲那簌簌滴落的眼泪打湿 了那条新买的羊毛围巾。 父亲出事的那天,母亲正在门前扫雪。一个神色匆忙的男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说:“不好啦, 不好啦,虎子他爹出事儿了!” 父亲是在搬运家具时出事的。楼梯上有水结了冰,父亲一时没有站稳,摔了下来。那张一 百多斤重的八仙桌,便毫不留情地砸向了他的身体。 父亲最终没能救活。抬棺那天,母亲盘起了头发,将那朵柔黄的迎春花缓缓插入了发际。 我没有哭,母亲也没有。 亲朋散去之后,我和母亲默默地收拾家里的残局。洗碗时,她捋着蓬乱的头发惊呼:“我 的发卡呢?我的发卡呢? ” 当夜,母亲硬拉着我,在漫天的雪花中,寻找父亲送她的那一枚黄色发卡。我从来没有见 她如此疯狂过。 大

5、雪呼啸着席卷了山野。漆黑的夜,路上,我和母亲趴跪在冰凉刺骨的雪地上,一步一步 地顺着掩埋父亲的方向找寻而去。 母亲的发卡真丢了。父亲下葬时,她不曾哭泣,如今却在惨白的雪夜里,为一枚没有生命 的发卡哭得没了声息。 当雪花再度悄然覆盖了村庄,我已不觉寒冷。因为我知道,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 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花。 1.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作答。2.2.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3.3.为什么母亲每听我读完一遍父亲写的信,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的时间?4.4.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的含义。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

6、,一定有一枚温热的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 黄的迎春花。参考答案 插入原文答案部分P106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前 1.1.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爱儿子、爱妻子、自尊心很强的人。 2.2.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看到父亲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丢失发 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 3.3.母亲对父亲非常牵挂和担心。 4.4.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亲。这种爱 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父亲插入原文P49 父 亲 建议用时:1520分钟 实际用时: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在地里干活,偶尔捉 只小兔或鸟

7、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 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 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 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 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 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了

8、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 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里路啊!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 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 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 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天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 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

9、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 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 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 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 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 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 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突然

10、,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 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 “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 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 “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1.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2.2.联系上下文,理解“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的含义。3.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

11、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 在表现什么?4.4.“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泡饼和咸菜为什么 让“我们父女俩”“吃得有滋有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参考答案 插入原文答案部分P107 改变一生的闪念前 1.1.本文歌颂了父爱的伟大。 2.2.“咽”字表现了“我”捧着桃子时的复杂心情;这句话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敬重和同情。 3.3.意在表现父亲辛勤劳动,历尽艰辛。 4.4.泡饼和咸菜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冲淡不了父女之间相见时的快乐与深厚的情谊。我也有这 样的经历,曾经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插入原

12、文P57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童心 建议用时:1520分钟 实际用时: 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 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 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 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 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 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

13、 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 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 冷了。 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 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 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 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

14、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 老人说。 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 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 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 了来买走它。” 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也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 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

15、纸,忙着在山 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 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 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 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 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 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

16、来,除了自己。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2.2.第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3.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 由。4.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5.5.读完这篇文章,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80字左右) 参考答案(插入答案部分P108 荞麦皮枕头前) 1.1.(1) 盯:喜爱。(2)盯:渴望。 2.2.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用:因为天气的寒冷,玛娅更加渴望得到那条围巾,起到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疼爱,同时也表明了玛娅是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