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6090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北京市“十二五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序序 言言规划意义:老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编制实施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 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推动首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促进首 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构

2、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 系为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 保障措施,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 化,是指导全市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依据。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国老龄事业发 展“十二五”规划 ;首都老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期限:2011 年2015 年。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本市围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 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敬老 优待服务

3、,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 方面稳步推进,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得到积极落实。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 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建立 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 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建立 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 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 61.3 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 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

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 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 万名 9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部 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二)老年人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老年人医疗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减轻。完善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制定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18 万名老年人每年享受参保费用补贴。提高了征地超转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了 覆盖老年人群的医疗

5、卫生服务网络,以老年人为服务重点的康复医院、护理院正在试点, 临终关怀医院(或病区)已出现。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六优先”(挂号、就诊、 化验、检查、交费、取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老年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大力推行 社区首诊制并为老年人提供“三优先”(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服务,为老年人免费 建立健康档案,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三)敬老优待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 文体娱乐等方面共 11 项优待措施。为 160 万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卡,老年人持 卡免费乘坐市域内 969 条线路公交车,部分公园、景区、文

6、化活动中心、博物馆(院) 、公 共体育场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市、区 老年心理咨询热线(96156)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为老年人 免费或优惠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四)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 和新目标(即:到 2020 年,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托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制定实施了北京 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 ,建立了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 岁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大

7、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 71589 张,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 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 (五)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开辟适合老年人使用和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配备 相关设施,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实施“山区星光计划”,共投入资金近 3 亿元,城乡老 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初具规模,成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场所。积极开 展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配备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体育器材。积极发展老年教育, 整合教育资源,培育学习品牌,探索实践终身学习的实现形式和途径。积极组织有益于老 年人科学养老和

8、文化养老等方面的选题出版。 (六)老龄社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各项老龄政策,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增强老年人和社会各界对政策的知晓度,大力倡导和弘扬敬老风尚。建立了老年人口信息 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发布制度。认真做好老年人信访接待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市人 大对落实老年法律法规开展的执法检查,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对发展老龄事 业提出的建议、议案、提案。 “十一五”时期,首都老龄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全体人口,社会敬老优 待服务惠及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全部实现,养老体 系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为“

9、十二五”时期首都老 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05 年2010 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元/月)10862097无社会保障居民福利养老金(元/月)200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月)3004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年)970252090 至 99 周岁老年人100经济 保障高龄津贴 (元/月)10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00退休人员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5%90%人均预期寿命(岁)80.180.8医疗 保障区县级以上老年病医院(个)1721“山区星光计划”建设数量(个)1255老年学校数量(个)24173150精神文化生 活和 社会参与

10、老年人协会数量(个)55846127办理老年人优待卡(证) (万人)55230发放居家养老(助残)券(万人)42.1养老(助残)餐桌(个)4584托老(残)所(个)5305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辆)322养老服务机构数(个)313419福利 服务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张)3026771589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1.532.87老龄事业经费(亿元)38老龄工作保 障养老(助残)员(名)2000 “160 万 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卡”加“70 万 60-64 岁老年人办理优待证”。 “34.1 万 8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加“8 万名重度残疾人”。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

11、,是首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全市发展呈现 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 略部署,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赋予了老龄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同时也对老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一)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 2010 年,全市户籍人口中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235 万,占户籍人口的 18.7%。 “十二五”时期,老年人口将以年均 17 万的数量增长,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 2.8 个百分点, 处于快速增长期。到 2015 年,户籍人口中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320 万,占户籍 人口的 2

12、3%;65 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 212 万,占户籍人口的 15%;80 周岁以上人口将 达到 54 万,占户籍人口的 4%。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基本的市情特征 之一。 当前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中 后期水平。在当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老龄工作机构,规范的社会保障和 社会福利法规体系,养老福利事业向多元化模式发展,构建了政府监管下的养老服务社会 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开始由重在养老机构建设向加快发展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转变。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本市完 善社

13、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压力更加凸显,统筹解决人口数量、质量、结构、 分布问题的形势更加紧迫,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的任务更加繁重,构建老年宜居社会环境氛围的需要更加强烈,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的 要求更加急迫。 (二)老龄事业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年人口抚养负 担相对较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从物质、精神、制度、人才、文 化等方面做好准备,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对老龄事业发展提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

14、”时期,本市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首善 之区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首都老龄事业要适应新形 势、新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的先进经验,制定首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实现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 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做出贡献。2.首都经济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新要求,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2010 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 13777.9 亿元、人均超过 1 万美元,进入了新的历史发

15、展阶段。 切实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着力点。老龄事业 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 作用,要抓住机遇,围绕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丰富 服务供给,构建首都特色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3.人口抚养比低和低龄老年人口比重大,为老龄事业发展赢得时间创造了条件 “十二五”时期, 15 至 59 周岁人口的比重维持在 70%以上,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 在 21%-25%之间,总抚养比在 36%-41%之

16、间。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期。同时,老年人口中 70 周岁以下低龄老年人口占总体老年人口 的近一半,对日益增长的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服务需求压力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缓冲 作用。要抓住时机,加速养老资源配置,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 作体系,全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4.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支持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 务”,将作为“十二五”时期及今后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指导方针。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 和各种有利条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上,按优先发展原则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健全体制机制,规范管理,拓展服务业新领 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使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更加便利、更加舒适、更加温馨、 更加幸福。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